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综影开始的旅途 » 第四十二章 平津

第四十二章 平津

    36年,曰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

    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曰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曰军已强占丰台,逼迫华夏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华夏政府,曰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曰本驻军在未通知华夏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华夏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曰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华夏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曰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华夏守军进攻。华夏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华夏全面抗曰战争的序幕。华夏军民奋起抵抗,抗曰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华夏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属河北省宛平县管辖,距北平仅30里,为捍卫北平的屏障。驻守在平津一带的华夏军队是第二十九军,总兵力约有10万人。

    7月7日夜10时,驻丰台曰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第八中队,由中队长率领,在卢沟桥以北地区举行以攻取卢沟桥为假想目标的军事演习,11时许,曰军诡称演习时一士兵离队失踪,要求进城搜查。

    在遭到驻军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的严词拒绝后,曰军迅即包围宛平县城。翌晨2时,第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北平市长为防止事态扩大,经与曰方商定,双方派员前往调查。

    但曰军趁交涉之际,于8日晨4时50分,向宛平县城猛烈攻击。并强占宛平东北沙岗,打响了攻城第一枪,华夏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还击,曰军在同一天内,连续进攻宛平城三次,均遭华夏守军的英勇抵抗。

    7月8日,北平当局令驻军坚守卢沟桥。二十九军军长致电常委员长,报告卢沟桥事变真相。

    同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结成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曰本侵略者。

    同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为卢沟桥事变向曰本大使提出口头抗议。

    同日,曰本内阁会议提出所谓“事件不扩大,就地解决”的方针,欺骗世界舆论,麻痹国军当局,争取时间调集部队。

    9日,北平当局与曰军达成协议:(1)双方立即停止射击;(2)曰军撤退至永定河左岸,华夏军队撤至右岸;(3)卢沟桥守备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担任。翌日,华夏军队撤退,曰军不仅不履行诺言,反而大批调兵向华夏军队进攻。

    11日,平津当局与曰军达成现地协定:(1)第二十九军代表声明向曰军表示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及其他抗曰团体的抗曰活动;(3)永定河以东不驻华夏军队。

    10日,各方纷纷报告,曰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即将再发。

    11日起,曰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

    第二十九军各部分散于各处应敌。曰军出动飞机在各处侦察扫射,战事时断时续。

    “卢沟桥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曰战争的序幕。

    7月16日、17日,常委员长在庐山先后发表《常委员长庐山抗战声明》,号召全民族抗战。

    7月19日,曰本华北驻屯军与冀察当局三次达成的协议,都被卢沟桥时断时续的炮声证明是一纸空文。“现地谈判”使曰军赢得了增兵华北的时间,但它却蒙蔽了冀察当局的视线,迟缓了第29军布兵应战的准备,给平津抗战带来极大危害。

    到7月25日,陆续集结平津的曰军已达6万人以上。曰本华北驻屯军的作战部署基本完成之后,又在7月25日、26日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

    26日下午,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华夏守军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被二十九军军长拒绝,并于27日向全国发表自卫守土通电,坚决守土抗战。

    同日,曰军参谋部经天蝗批准,命令曰本华北驻屯军向第29军发动攻击,增调国内5个师约20万人到华夏,并向华北驻屯军司令官下达正式作战任务:“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华夏军队。”

    血战平津已再所难免。华夏军队坚决抵抗。

    7月28日上午,曰军按预定计划向北平发动总攻。当时指挥已云集到北平周围的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团,华夏驻屯军步兵旅团约1万人,在100余门大炮和装甲车配合、数十架飞机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华夏第29军第132、37、38师发起全面攻击。

    第29军将士在各自驻地背水一战。南苑是曰军攻击的重点,第29军驻南苑部队约8000余人(其中包括在南苑受训的军事训练团学生1500余人)掘壕进行阻挠,最后,第29军副军长、第132师师长战死,不少军训团的学生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28日夜,二十九军军长撤离北平,29日,北平沦陷。29日凌晨,冀东保安队第1总队队长张庆余和第2总队队长张砚田,在通县发动起义,活捉殷汝耕(后逃跑)。

    7月29日,第29军第38师在副师长李文田的率领下,攻击天津火车站、海光寺等处,遭曰本军机的猛烈轰炸,伤亡极大,遂奉命撤退。30日,天津失守。

    7月31日,常委员长发表《告抗战全体将士书》,宣告战争已经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