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安土桃山时代 » 第七十三章 岛津降伏

第七十三章 岛津降伏

    在这个肉食普遍摄入不足的年代,大多数人都患有夜盲症。

    所以很少有人会把夜袭作为常规战术选择。毕竟执行的部队规模小了,夜袭可能毫无作用。而规模大了,失控的风险又直线上升。

    当一个人暂时的失去视觉,其他感觉就会被放大,也更容易进入神经紧绷状态。

    所以,黑夜是最容易发生营啸的时间。即便没有任何外因,紧张的士兵也可能因为莫名其妙的事情,而对同袍拔刀相向。军队可能就此陷入混乱,甚至溃散。

    所以夜袭成功的案例,都是用少量部队引起敌方的大混乱。

    不过岛津军的夜袭规模可是不小,所以在第一道工事前就被发现。

    毕竟是信介精心修筑出来的工事,敌人想要突破得先越过一道壕沟,然后再破坏一道栅栏,最后翻过一道土垒才算是突破一道工事。

    被发现的岛津军并未撤退,而是排好阵列后,开始进攻。

    双方默契的点燃火把,数万只火把,把战场照映得如同白昼一般。初夏的夜,本该有的一丝凉意也被赶得无影无踪。

    勇猛的岛津军,沐浴在铁炮的弹雨之下,发起着一波又一波的冲锋。留下的尸体,很快便将第一道壕沟填满。

    “主公,多处栅栏已被焚毁,第一道工事快要失守了。”

    铁炮不止射击间隔时间长,还有射击极限。枪管过热后,就没法再装填了。仅有的几支弗朗机也发挥不佳。岛津军似乎已经熟悉这些火器的性能,卧倒躲避十分熟练。

    “枪管过热那就拿起长枪,给我死守第一道防线。”

    本来信介想得很好,从下到上的三道防线,射击时可以一起射击,撤退时也可以逐道撤退。

    但现在是夜晚,一丁点儿混乱都可能造成全军溃散。所以信介完全不敢下达撤离第一道工事的命令,害怕执行成溃退。

    只能把所有的力量都顶到第一线。随身的侍卫也派了上去,负责与突入防线内的敌人进行肉搏。

    信介的护卫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刚刚结束武士教育,却没有家业可继承的二子和三子。

    这些人的十到十五岁都是在信介的居城接受教育。他们的食宿也是由信介提供。

    得益于纪伊丰富的渔业资源,这批孩子的身材比他们的前辈高大。

    但是肉搏的结果,却未能占据优势。

    “主公,你看。”

    突然有人打断了信介对于战况的观察。身后,有一条火把组成的长蛇正在往南移动。

    火把的数量倒是看起来不多,可能最多只有两千。不过人数多少,还无法确定。更无法确定的是身份,不知是绕后偷袭的岛津军,还是赶来支援的羽柴军。

    “不要声张,你悄悄带几个人去确定一下对方的身份。”

    “那主公你呢?如果是敌军,你这里是最危险的。”

    信介孤零零的坐在山坡的最高处,因为侍卫都已经派了出去。如果背后而来的是敌军,确实非常危险。

    “我不能移动。现在前面还能勉励支撑,因为抬头就能看到我在他们身后。”

    好在最后验证的并不是坏的猜想。

    从后而来的是羽柴秀长的家臣,藤堂高虎。

    超过一米九的身高,在夜色的映衬下,显得十分有压迫感。

    “游佐大人,在下来晚否?”

    “不晚,敌人就在当前,我就不为藤堂大人一一引荐了。”

    “不必劳烦,在下自己去人认识即可。”

    说着,藤堂高虎带着部下冲入山坡,与岛津军绞杀在一起。

    这时,西面也传来了喊杀声。

    从此地往西,一直到海岸是一块平原地带。信介只在此处布置了少量部队用以警戒。难道岛津家想从西面包抄?

    “来人,去西面侦查一下,喊杀声到底从何而来。”

    然而还没等到回报,东面也传来了喊杀声,并且越来越清晰。

    东面已经接近群山,岛津的大军不可能试图从东面绕过。所以只能是羽柴秀长派出的援军。

    没一会儿,果然一面面一文字三星旗出现在视野中。小早川隆景所率领的毛利军赶到。

    这时,去西面探查的人也返回了。

    “西面是,黑田大人的军队正与岛津家交战。”

    执行夜袭的岛津军,好巧不巧的被三面夹击。其实已经不算是夜袭了,而是夜晚强攻。

    受到三面夹击的岛津军,理所当然的败退了。让人意外的是,羽柴秀长并未下令追击,而是继续围困高城。

    ……

    几天后,秀吉率领的西路军毫无阻碍的攻入萨摩国。岛津义久选择了投降。

    随后,在岛津义久的配合下,羽柴军扫平了萨摩,大隅两国。

    撤军的命令也随即下达,九州征伐总共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便结束了。

    “秀长大人,怎么这么快撤军。主公不怕大军一撤,就掀起一揆么?”

    “告诉你也无妨。粮草不足了,再不撤军就得挨饿了。”

    ……

    信介回到纪伊后,秀吉如何处置九州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岛津义久退位出家,让家督予其弟岛津义弘。

    岛津家保留萨摩,大隅,以及日向的一部分。

    其中岛津义久继续领有萨摩,岛津义弘领有大隅,刚刚去世的岛津家久的儿子岛津丰久,领有日向国的一小块领地。

    同样得病而死的还有终于等到岛津降服的大友宗麟。

    大友宗麟的儿子大友义统保有了丰后一国的统治。

    作为向导发挥了不小作用的伊东佑兵,得以返回旧领,重振伊东家。

    日向北部剩余的领土被封给了,站在岛津一方的秋月种实。

    担当西路军先锋,从而立下大功的立花宗茂。被秀吉授予筑后十三万石的领地。从大友家麾下脱出,成为独立大名。

    对马的宗家,肥前的龙造寺,松浦,有马,大村这五家大名,很早便表示降服之意,所以被安堵本领。

    小早川隆景获封筑前一国,及一部分筑后和肥前,总石高为四十五万石。

    而同样立下大功的黑田官兵卫却只能和毛利胜信分享丰前国。黑田官兵卫获得十二万五千石,而毛利胜信获得十四万石,其中有他的儿子毛利胜永的一万石。

    肥后国的大部分领土则被封给了从新启用的佐佐成政。

    博多港这个对明,对朝贸易的重要港口被秀吉收为直辖,由石田三成担任代官。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获得的是封赏,担任东路军监军的尾藤知宣就被没收了领地。

    信介获得了他被没收了的赞岐国五万石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