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当主播 » 第三十七章:看病

第三十七章:看病

    喔!

    喔!

    喔!

    清晨,伴随着一声声公鸡打鸣的声音,县城里有不少人起床,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时刻。

    秦烨醒来之后,从床上坐起,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

    昨天睡的比较早,夜里也没有多做噩梦,算是一觉睡到天亮。

    此刻起来的时候,都感觉身体非常的舒服。

    然而,就在他刚坐下不久,却感觉身体和平时,有些不对劲。

    秦烨立即闭上双眼,在体内查看了片刻。

    随后,他这才慢慢的睁开了双眼,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刚才他闭上双眼查看时,发现身体里的那卷《医学宝典》,已经从之前的一卷,变成了现在的三卷。

    想必是昨天在和别人看病,激活了宝典中的另外几项。

    而且,这《医学宝典》中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是“内科篇”,以及“针灸篇”。

    “内科篇”和第一卷的区别不大,算是第二卷的升级版,讲的是身体中的五脏六腑,若是哪里有损坏的话,可以使用别的药物,适当来调理。

    只是,让秦烨没有想到的,是宝典中的第三卷“针灸篇”,里面包含了世间所有的针灸手法。

    如此一来,以后再遇到的疾病,即便是不用吃药,只需要扎上几针即刻。

    不过,刚才他也发现,这针灸一篇的内容,可不比其它,里面的门道非比寻常,困难程度也大大增加。

    如果将其用好,自然是事半功倍。

    如若不然,很有可能会弄巧成拙。

    秦烨坐在床上沉思了片刻,觉得这针灸可不是闹着玩的,还是等以后完全熟练了,再用它来治病吧。

    别到时候,病还没有治好,一不小心,再把人给扎没了。

    还是再等一段时间,将《医学宝典》中的所有卷集完全激活,到时候就不用再担心其它。

    秦烨穿好了衣物,下床打开房门,来到了院子里。

    当房门打开的瞬间,空气中一股淡淡的清香,迎面扑来,使人的心情又增添了几分美好。

    “真舒服啊!”

    秦烨闭眼又伸了一下懒腰,就走到了水井前,开始打水洗漱。

    就在他刚拿起毛巾,将脸上的水渍擦净时,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

    咚!咚!咚!

    “秦大哥,秦大哥起来了吗?”

    秦烨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小茹那个小丫头,又来送早饭了。

    不过,今天倒是比平时,要早了很多啊。

    ‘嘎吱’一声,秦烨将大门打开,映入眼前的,依旧是扎着两条麻花小辫,双手捧着方巾的小丫头。

    此刻,小茹歪着圆圆的小脑袋,笑眯眯的看着秦烨。

    “秦大哥,诺,这是你的早饭。”

    说着,她迅速将方巾打开,露出了两个热腾腾的白面包子。

    秦烨伸手接过包子,拿起咬了一口,说道:“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早?这天才刚亮呢。”

    小茹背着双手,嘿嘿笑道:“我是怕你又要早出门了呢。”

    “上次我来送早饭,你都已经离开了,所以我这次就早早的来。”

    秦烨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这小丫头说的上次,应该就是前天,他让铁匠打造武器的时候。

    当时为了节省时间,天还没有完全大亮,他就已经出门了,所以小茹才来晚了。

    一想到这里,秦烨的内心,也开始对那些武器充满了期待。

    能不能顺利的制造一把枪,明日晌午的时候,就能见分晓了。

    现在火药已经制造完毕,就差手枪的外壳。

    秦烨三两下将手里的包子吃完,向身旁的小茹说道:“你现在回去收拾一下,我们等下要去开药堂了。”

    小茹听到这里,兴奋的点了点头,转身就往家里跑去。

    秦烨也随手将大门关上,回卧房换好了衣服,再次将大门打开走去。

    很快,秦烨就带着小茹,朝着东街走去。

    ……

    东街,济世堂。

    由于昨天的宣传,今天来‘济世堂’看病的人,又多了不少。

    现在整个县城里的人,都知道东街新开个药铺,里面的大夫医术高明,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最关键的是,人家看病还不收钱。

    现在这群人,不管是有病还是没有病,都跑来凑个热闹。

    毕竟,能白嫖的事情,谁不愿意做啊。

    ……

    济世堂中。

    接连的有人,先后进入看病。

    “大夫,我最近晚上睡觉时,都会觉得胸口闷,好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似的,而且肚子也很涨呢。”

    “姑娘,你这不算是什么大病,以后每天都按时吃饭即可。”

    “可是我每天都按时吃啊,一顿饭都不曾落下呢。”

    “我说的是饭,指的是清粥,馒头,面条,不是烧鸡,肘子,大鲤鱼,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不消化,肚子自然会胀痛。”

    ……

    “大夫,俺这身体是不是得病了,总是感觉浑身不得劲啊,这是咋回事?”

    “简单,以后每天上午拿着锄头,去地里锄地,什么时候汗水把衣服打湿,什么时候就可以回家,七天后即可痊愈。”

    “哦,大夫,锄地也能治病吗?俺之前咋没听过?这是什么治病方法。”

    “没什么,你只不过是太懒了,每天除了睡觉就是睡觉,身体都快躺废了,我让你锄地,就是为了让你累点,这样每天身体就不会不舒服了。”

    ……

    “大夫呀,不知道怎么回事,人家最近总是心神不定,手脚冰凉,还很空虚呢,有没有药可以治疗呀。”

    “这个简单,你去西街的‘暖春楼’应聘美人,等你接了几次客人,身上的症状就会立马消失,”

    ……

    “大夫,我的身体很不舒服,总是反胃和难受,这是怎么回事?”

    “我刚才给你把过脉了,等你回家的时候,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啊?大夫,我是不是没救了?这难道是我最后一顿饭吗?”

    “不是,你其实一点都没有病,就是经常吃的少,身体缺少营养,回去吃点好吃的补补就行了。”

    ……

    数个时辰后。

    伴随着最后一名病人离开,秦烨也结束了这场看病时刻。

    今天来看病的人,大部分就没有病,都是来凑热闹的,所以看了将近三十个病人,真正有病的只有四个人。

    不过,尽管病人没有几个,但他“济世堂”的名气已经打出去,想必过不了几天,整个山阳县,将近两百个村子都能知道。

    到时候,真正有疑难杂症的人会更多,那《医学宝典》就能够完全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