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当主播 » 第四十九章:求情

第四十九章:求情

    京城,皇宫内院。

    一名年轻的太监,快步的来到东宫,走进了一座大殿里。

    太监走进宫殿后,开始东瞧西看,想要在里面寻找着什么。

    “殿下,殿下。”

    这时,一名相貌俊秀,身材挺拔,穿着黄袍的青年男子,手中拿着几本书籍,从大殿后走出。

    当太监看到青年男子后,立即向他跪拜道:“奴婢,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看了一眼太监后,向其挥了挥手,就继续翻看手中的书籍。

    “原来是小李子啊,何事慌慌张张的来找本宫?”

    太监从地上站起,快步的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朱标数丈外,开口说道:

    “殿下,就在刚刚不久,前去保护谭王殿下,和长宁公主殿下的侍卫们,传来了消息。”

    “哦?是何消息?”朱标抬头问道。

    太监回道:“据说是谭王殿下,在民间找到了一名神医,声称可以治好长宁公主殿下的病。”

    朱标眉头一喜,立即将手中的书籍合上,问道:“此事当真?十妹真的有救了?”

    “回殿下,侍卫们确实是这么回的,具体的消息还不曾传出。”

    朱标握着手中的书籍,略显兴奋的拍了拍手,道:“如果此人真有此能耐,可治好十妹的病,那可真是喜事一件。”

    “到时候父皇和母后,必定也会开心。”

    尽管长宁公主和太子朱标,并非一母所生,但也是他从小看着长大,心中的疼爱之情,丝毫不比其他人差。

    他再也不想亲眼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夭折,而又无能为力。

    然而,就在朱标面色欢喜时,太监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从他的头上浇灌而下。

    这时,太监又说道:“殿下,奴婢还有一事要禀告。”

    “就在昨天夜里,陛下已经派人,将宋大学士带回,关在了天牢里,声称三日后,斩首。”

    “什么!”朱标面色一惊,身体不由的向后倒退几步,手中的书籍,差点没拿稳掉落在地。

    糟了,之前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刚才太监口中的宋大学士,正是他的老师宋濂,为人学识渊博,正直纯朴,是难得的好官,国家的栋梁之才。

    然而,他现在之所以会如此,全然是因为年初时,受到了胡惟庸案件的波及。

    其实,宋濂本人与胡惟庸一案并无掺联,而是他的孙子宋慎,被牵扯其中。

    结果就导致宋濂一家,遭遇横祸,宋慎与其叔宋璲,都依法坐死。

    原来朱标以为,父皇不会对宋濂出手,结果现在……

    朱标将手中的书籍扔下,急忙向殿外走去。

    “快,我要去面见父皇!”

    ……

    奉天殿。

    朱元璋端坐在书桌前,正翻看着手中的奏折,坚毅英武的脸上,时不时露出无奈之色。

    随后,他将奏折合起,伸手扶住额头,缓缓叹了一口气。

    “咳,天灾,大旱,民不聊生。”

    “什么时候,朕能不再为子民吃饱饭而发愁,那该多好啊。”

    就在朱元璋闭眼叹息时,从宫殿外走进了一道人影。

    “父皇,儿臣有事禀告。”

    朱标刚走进奉天殿后,就急忙开口说道。

    朱元璋睁开双眼,看着眼前的朱标,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好像早就知道会如此。

    “是标儿来了啊。”

    “父皇,请您收回成命,宋大学士一生清廉,为国尽忠,怎么会……”

    朱标话还没有说完,却被朱元璋伸手拦下。

    “标儿,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但事已至此,谁说也没用。”

    “此事你就别管了。”

    朱标立即跪拜在地,继续说道:“父皇,儿臣请您三思啊,宋慎被以谋反之罪斩首,那是理所应当,但宋濂大学士冤枉啊。”

    “他现在年事已高,常年不与其子孙来往,又怎会参以谋反之事,以儿臣所见,此事还需要……”

    这时,朱元璋立即从书桌前站起,冷声道:“够了!”

    “朕刚才说过,此事已成定局,你不用再替宋濂求情了。”

    朱标见状如此,又怎敢轻易放弃,继续说道:“父皇,儿臣求求你,再给宋濂大学士一个机会吧。”

    “哼!”朱元璋甩手冷哼一声,不再和朱标多言半句,直接朝着殿外走去。

    “父皇,父皇!”

    尽管朱标跪在大殿里大喊,朱元璋却依旧没有回头,身影渐行渐远。

    等到朱元璋的身影完全消失,朱标蹲坐在地,一时间慌了神。

    “惨了,这下父皇是铁了心,非要杀了老师不可,即便是我求情,也根本没有用,这下该如何是好。”

    就在朱标蹲坐在地上,不知所措时,突然间便想到了什么。

    “对了,母后。”

    “父皇这么听母后的话,说不定她会有办法救老师。”

    朱标想到这里,迅速站起身来,走出了大殿。

    ……

    另外一边。

    客栈里,丫鬟满脸兴奋的向十妹说道:“小姐,这个面真是太好吃了,比我们之前吃的东西,都要好吃呢。”

    “您快点尝尝。”

    十妹半信半疑的看着,眼前的那碗面条,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难道这碗面条,真有什么特别之处?

    香儿跟在她身边十多年,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能够让她说出这种话来,说不定这面条,还真的不错。

    想到这里,十妹慢悠悠的夹起几根面条,轻轻的放在嘴里,嚼了几下。

    结果,她那略显苍白的脸上,瞬间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原来香儿没有说谎,这面条果然不同凡响,甘甜清爽,又带一丝辛辣,让人吃了之后,味蕾瞬间大开,浑身舒畅。

    这可比之前在宫里,吃的那些山珍海味,还要好吃的多呢。

    片刻间,十妹眉头微皱,抬头就向秦烨看去。

    不对,面条平平无奇,并没有什么特别,有味道的则是这面汤。

    难道是因为,刚才大夫放进去的东西?

    这时,秦烨说道:“这是我特别研制的调料,对你的病情大有帮助,赶紧吃吧。”

    十妹默默的点了点头,此刻看着眼前的面条,已经胜过其它山珍海味,急忙拿起筷子就吃了几口。

    “十妹,你快来看,我给你买什么好玩的……”

    这时,朱梓从外面推门而进,手里还拿着不少的小玩意。

    当他的话还没有说完时,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后,立刻大惊道:

    “天呢!”

    “十妹你……你居然进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