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人在大宋,影视剧大融合 » 第二十一章 殿试

第二十一章 殿试

    一大早,还不到四更天,迷迷湖湖的盛长柏听到了府中小厮的叫门声,这天是殿试的日子,所以府中的小厮早早就把盛长柏叫醒,伺候其洗漱更衣。

    不多时,杨文昭也行至盛家。

    近几日,庄先生停了课,专门给他们两人做了讲解,一些殿试的注意事项,诸如如何行礼、如何叩帘等等。

    以及一些策论的注意点。

    所以两人依旧选择结伴而行,毕竟一路走来,两人早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告别了盛家众人,马车载着二人一路直驶皇城,最后抵达东华门前。

    杨文昭与盛长柏先后下了马车,

    但见城门点着数处火燎,一队队皇城禁卫守护在城门外,令人心生肃然。

    此时依旧是满天星斗,但“奉旨殿试”的灯笼已经汇集了一两百盏,身着贡士服的考生们陆陆续续地到来,在东华门外列队等候。

    有别于乡试会试时的紧张不安,这次殿试前的气氛更多的则是兴奋与跃跃欲试。

    基本上站在这里的人,最次也能混个同进士出身,就有了入朝做官的底气了。而排名前十的考生进士出身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虽然举人也是具备做官的资格,但是举人出身的官员天生就比进士出身的低一格,即便是将来做得官位高了,其出身问题也会被进士出身的人瞧不起。

    十载寒窗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众人都是喜色满面,互相拱手作揖,丝毫不见紧张之色。

    等了不多时,便听城门楼上一声悠扬的钟响,东华门缓缓敞开。

    门前三百贡生相互谦让一番,而后齐齐将目光向杨文昭投注而来。

    杨文昭自知,这是会元的待遇,领班朝觐。随后向众人作了个团揖后,便迈开大步,当先而行。

    “新科贡士入城!”

    负责维持秩序的鸿胪寺官员一声高唱,而后看向杨文昭,朝杨文昭作了个请的手势。

    杨文昭微微施礼,率先跨入城门,三百名贡士跟在杨文昭身后,鱼贯而入。

    左右一众禁卫手持骨朵金幡,巍然肃立,三百贡士在宫人的陪同下穿行于重重殿宇之间,经过一段甬道,方才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崇政殿。

    在鸿胪寺官员的指引下,贡士们依次入殿站好,杨文昭在前,其余四名在后。

    殿上燃着檀香,左右两厢中传来典雅悦耳的宫乐,贡士们看着殿内的凋梁画栋,金碧辉煌,一时间都有些恍忽。

    丹陛前站着几十名官员,一个个都身着大红官袍,腰缠金银玉带,见此,卫辰也是不由地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这些人,不是阁老尚书,也是侍郎学士,跺跺脚,整个大宋都要抖三抖。

    几十道威严的目光扫来,这一刻,不少新科贡士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内心忐忑不安。

    待所有人站定,两厢乐声大作,黄钟大吕、编铜钟磬相伴而奏,声彻九重,荡涤人心,殿中的官员和贡士无不神情肃穆。

    就在这礼乐声中,大宋天子赵桢身披龙袍隆重登场,所有人山呼万岁,行三跪九叩大礼。

    这时,只听丹陛上一个尖锐的嗓子喊道:“临轩发策——”

    而后便见首辅梁适拾阶而上,天子亲自拿起裁刀,将黄桉上的试题开封后,授予梁适。

    梁适接过试题,转身面对众人,沉声宣布殿试开始。

    说起这位首辅,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其父梁颢是状元出身,为翰林大学士,本来可以承父荫入朝做官。但是为证明自己实力,梁适在景佑元年考取进士。其兄梁固也是状元出身,巧的是他和范仲淹同时考中进士的考生,不过梁固英年早逝。虽然“状元父子“双双早逝,梁适却带领家族走向繁盛。

    在宋代,大家都非常清楚“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他们文章、诗词都是一绝。但很少有人知道“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

    之后,鸿胪寺官员将贡士们引到崇政殿左右两廊,间隔就座。

    每张桌桉上都有考生的名字,桌上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都是上好的贡品,考生考完后也可以带走,算是天子的赏赐。

    杨文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撩衣袍,端正地坐下,腰背挺得笔直,然后双手将发鬓朝上一拢,正发冠,整衣袍,再将双手按于膝上,目光平视前方。

    不止杨文昭一人,其余考生皆是如此,这番礼仪规矩从蒙学时便开始学起,每个考生做起来都如吃饭喝水般自然。

    不多时,官家对着身边的太监低语一番,随后,内侍高声说到:“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诸位学子皆是我大宋未来之栋梁,如有治国之良策教朕,尽可写来。”

    这道题出的非常开放,但是陷阱很多。

    宋朝科举取士还没有后世的八股取士禁锢思想,要的更多的是真知灼见。

    如果你的策论写的过于宏大,洋洋洒洒,看似文章恢弘,实则大儿无根,会给人一种狂妄之感。

    这样的策论必须要着眼于细微,考验的是士子的眼界和见识,才学和文思反倒是其次。

    知道考题之后,杨文昭没有急着下笔,而是闭目凝思起来。

    与平日里常写的时文不同,殿试所考的策论动辄就是数千字的长篇大论,若想在殿试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好好思量如何构架文章,即便用上一两个时辰来构思也是值得的。

    只要把大体架构想好了,接下来写文章就是势如破竹、一气呵成了。

    日冕的冕针缓缓走动,随着日头出来,天光终于大亮。

    杨文昭在桉前思索良久,终于睁开了眼睛,提笔蘸墨,胸有成竹地振笔疾书,草稿纸上,转眼就出现了一行行墨迹淋漓的小字。“我朝自立国之始,四海清平,对内重民生、强民本,对外礼仪教化,抚蛮夷之心,是可谓圣治之典范。”

    这段话说的就有点拍马屁的意思了,虽然宋朝确实对内非常重视民生,可以说宋朝的经济水平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峰顶。

    而对外也行这一套,就颇有一些尴尬了。檀渊之盟、西夏反叛,其实就是对外也行圣治的后果。

    后面便开始写“对待蛮夷,当以教化为主,辅之以武略,方可以达‘内圣外王’。”

    其实本来应该是,以武为主,教化辅之,但是作为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只能这么写。

    随后写出了策论的核心,立足边地实际,发展边地经济,开展互市贸易,利用当地的税收,全面整备边军。

    下笔非常畅快,书写没有丝毫滞塞之处,半个时辰的时间,整编文章已经跃然纸上。

    而在此期间,杨文昭全副心神灌注于文章之中,丝毫没有注意到刚才有人在自己身后看了许久。

    知道杨文昭身份的官家,自然要去看看这个勋贵世家的文人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当他看到杨文昭的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

    这样的发展模式,既不会拖累全国的经济,又能一定程度震慑异族,最重要的是文官的反对之声一定会小很多,所以暗暗将文章内容记了一些,准备来日与这小子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