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远荒归来 » 第七十八章 忙趁东风放纸鸢

第七十八章 忙趁东风放纸鸢

    交流会为期三天,就辩足了三天,三天一百多轮,尽占上风。

    第一天互辩的事迹仅在各学院流传,第二天就已经在医道界流传开来了,第三天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如果不是有门卫挡着,估计这时的一院已经人满为患了。

    前有医道刺客在线上的传统医道激起风浪,后有这学院学子坐而论道,不禁让人觉得这已然没落被现代医学逐渐代的传统医道,是否出现了什么外人不得而知的内情。

    第三天的互辩明显让高岙胜等人倍受压力,当然,盘子复从始至终感觉不是很明显。

    不怪高岙胜他们感觉到压力,全因今天来的大都是闻讯而来的行业深耕多年之人。

    关于前两天的辩论视频已在网上流传开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普通人虽然听不太懂,但看着就很爽。

    刺客之威名,人们早就有所耳闻,只是刺客互辩都是以语音或文字进行,可观性那有看现场的视频高呀。

    人们根本想不到,这医学生间的学术交流互辩居然也能这么吸引人,代入感超强,刷刷的,看着这几个年轻人在舌战群雄,竟然比看武者打擂台还要爽。

    论道哦,多新鲜,游戏不香了,电视电影都没什么吸引力了。

    坊间都在流传关注着这个互辩,虽说前两天的互辩视频加起来有十几个小时,但通宵刷完竟还觉意犹未尽,对今天的辩论又期盼了起来。

    谁又能想到,一年一次的内部学生交流会,几个年轻人挑起的互辩,居然搞出了一现象级的事件,为世人所关注。

    今天除了在校生和来参加交流的各校师生外,来的都是周边在传统医道界沉浸多年的成名之人,其余的都拒之于门外,为满足大家的需求,早早的就已有直播车进入了学校。

    这些在行内成名的人士之所以放下身段,来捧这几个年轻后进的场,一来,是为宣扬传统医道出分力,二来,是这几个年轻人,尤其是那姓盘的同学确实有水平,三来是这关注点太高了,来露把脸。

    “在线上与医道刺客没占到便宜,希望在这为自己正正名,最好一举成名”这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想法,没办法,不再吃香的传统医道这么露脸的机会实在是太小了,一辈子还是头一回遇上,称之为医道盛事也不为过好吧。

    “今天偶感不适,这班就不上了,老板,来两斤花生瓜子,辣条什么的拿几包,再来打啤酒”不少人请好假就在屏幕前候着看大戏了,现场直播大型真人苏即将开幕,人们拭目以待。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肯定,给我们搭建了这么个盛大的平台,下面我隆重的给大家推荐一个修身之术”

    推广这龙虎修身术盘子复几人可谓是不遗余力,不放过任何的机会,开场白就先把它给带上了。

    简单的讲解一下,四人认认真真的演示了一番修身术后才进入辩解环节。

    “我乃回春医馆首席坐馆医师张一发,请指教”

    “老先生客气了,可以开始了,嗯,规则你知道吧”

    “知晓的,是指练修身术是吧”

    “是的,但看在你年事已高,可以免去”

    “无妨,老夫看这修身术有几分与相传的五禽戏相似,不知是否有渊源”

    “老先生好眼力,确有共通之处”

    “既然如此,可真要好好的练上一练了,年轻人真不错,传播传统、倾私囊而惠及民生,精神可嘉,后生可畏呀”

    “老先生过奖了,可以开始了”

    “说到五禽之戏,就不由想到已佚的青囊书,……”

    后人有诗曰: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所以关于青囊书的内容,后世之人相当的好奇,也由此出现了冒用此书名而撰写的大量书籍,有些书籍的内容确是值得一读,对此不少人给混淆了视听,造成了误解。

    此时张一发所要辩的是一本几百年前,假托青囊经的医书所记之法。

    “首先我可以告诉老先生的是,这版的青囊书绝非出自华陀之手,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肯定,就不在互辩的范围了,回到先生的辩题,我仅以为乃……,黄帝内经有提……,后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有关于……的记载,皆可作佐证”

    “那么我再请问,……”

    “我个人认为……,扁鹊所著之《难经》中有记载,……”

    ……

    “佩服,传承医道后继有人,我传统医道有望发扬光大”

    “过誉了”

    “‘小刺客’盘子复果然名不虚传,日后欢迎来回春馆作客,我必倒屣相迎。医侠高岙胜,我知道你小子,来吧,手把手教老夫这修身之术”张一发与盘子复客套了几句,就对一旁的用不言而喻的眼神看着他的高岙胜说道。

    “老先生那里的话,我就怕你这把老骨头禁不住,要不您老还是歇着得了”

    “少用这激将法,给我上全套”

    “这把年纪还要玩全套?老而弥坚呀,善意的提醒你一下,不行就停下来,量力而行可别玩脱了”

    ……

    “我乃省医莫德娴,擅长妇科领域,专程奔着‘千金圣手’南相泽而来的”

    药王孙思邈擅长妇科、儿科,非常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且在传统医学上首次主张治疗妇女儿童疾病要单独设科,在他的影响之下,后代医学工作者普遍重视研究妇、儿科疾病的治疗技术,可以说他是妇幼医科的开创者,南相泽这两天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他对妇幼方面的惊人造诣,于是便被人起了这么个名号。

    “仅限于口舌,圣手之称实愧不敢当”修习传统医道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起话来都文绉绉的,观众们听着更带感。

    “如此年轻便对妇幼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已是相当了不起了,有空欢迎来医院,我们再作更深入的交流”

    “求之不得”

    “嗯,我有一事存疑已久,想和你作个探讨”

    “请说”

    “关于……,这个你是怎么认为的”

    “我觉得……”

    ……

    “有理,这种解读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见解可谓独到,你很不错”

    ……

    “来者何人,本大侠不降无名之辈”高岙胜在盘子复的协助下都快要杀疯。

    “你这么狂,就没想过以后的路难不难走”

    “有什么好顾虑的,我年少气盛,得意自当尽欢”

    “这些都是前辈,个个名头都不小,你这样搞,……”

    “怕什么,真有本事的不会计较这个,计较这个的想来也是本事有限,几十岁人若是连这点涵养都没有的人,能成什么气候,泛泛之辈又岂能奈我何”

    “随便你”

    “你说我现在有没有几分刺客的风采了”

    “不止几分,隐隐以有超越之感”

    “好,忙趁东风放纸鸢,有风就要使尽舵,我得再加把劲,别错过了这大好的露脸机会”

    ……

    第三日也是全后一日的交流,在众人齐练了一遍修身术中结束了。

    “杏林四杰”算是自此打出名号,不用多说,这名号自然出自高岙胜之口,当众宣之于口,倒也没人有意见,不服就来辩。

    “小刺客”盘子复,所有人都知道他是这个组合之首,无可争议的主心骨,支柱般的存在,大家帮他起的名号足以说明对他的肯定和认可。

    “医侠”高岙胜,狂是狂了点,确有其狂的资本,且由于他无拘张狂的风格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千金圣手”南相泽,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妇女之友,儿童福音。

    “慢朗中”陈良楚,由于其风格沉稳,最符合人们对传统医者的印象,反而最受行内的认同。

    人们对于这“杏林四杰”与医道刺客的碰撞,充满了无限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