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守寡重生后,侯门主母她改嫁权臣 » 第八十七章新的货源

第八十七章新的货源

    从西苑那样的老破小搬回去,柯依卿每日都睡得十分踏实。

    之前将她得罪狠了的二夫人之流,也狼狈地夹着尾巴不敢出现,只在过来讨食时会说两句好话。

    “虽说咱们没缺她那口粮,但二夫人脸色瞧着怎么越来越差?”

    柯依卿哼笑一声,“二爷没饭吃,自然抢她的了。”

    玉锦点点头,也不再关心。

    说起来,虽说上一世侯府也是靠她吃饭,但两世对她却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之前她受气,现在她得意。

    对她们好的时候不记好,如今挨打了,反而乖觉了不少。

    念及此,她也不由得失笑,人果然都喜欢犯贱。

    “夫人,轿子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柯依卿抬起头来,李为有事找她?难道是楼香椿一事有动静了?

    先前为了避免身份暴露,两人便商定,李为找她时便吩咐轿子来接,她找李为,便直接过去即可。

    法子执行了许久,这还是第一次李为派轿子来接。

    看来事情不寻常。

    “走吧。”

    德济堂处,李为老早烧了暖融融的红罗炭,又备好了汤婆子,她一进去,也面色和缓下来。

    “你找我什么事?”

    “之前盯着的弟兄传话来了。”

    她心中一动,果然是楼香椿的事。

    “他们怎么说?”

    李为斟酌着开口,“夫人,此事似乎牵扯颇深。”

    剩下的话他不敢多说,只是沾着水在桌子上比划了一个字。

    柯依卿凝神一看,也十分骇然,她深吸一口气,却还是压不住内心的慌乱,便不由得起身来回踱步。

    “此事不要再查下去了,若是被发现,只怕你我都保不住。”

    “那怎么办?咱们粮仓里,如今能撑的日子,不过一旬。”

    怎么办?她也不知晓该怎么办!

    这来之不易的消息不能放过!

    柯依卿急得满嘴冒火,突然,她想起一件事,“李为,之前让你给燕铭写的信,可传到了?”

    李为也是一愣,说信件早已送到了,今日找她过来,也有燕大人来信一事。

    她没好气道:“他还写信回来?信里说的什么?”

    “夫人,燕大人说,官道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

    打开了缺口?!

    她喜上眉梢,“这么说,咱们可以先去运粮了?”

    “可以是可以,但靖南还在战火之中,只怕有进无出。”

    李为的话无异于一盆凉水,将柯依卿浇得透心凉。

    是啊,先前出城被刺杀,她的人手已经折了不少,再让这些人为她冲阵杀敌,她也不忍心。

    可若是找镖局,只怕人多眼杂,并不可靠,毕竟她们运送的可是人命关天的粮食。

    她盘着手里的腰牌,一时陷入了沉思。

    如今德济堂进退维谷,若是继续卖粮,不出十日便会弹尽粮绝,若是不再卖粮,以如今的情况,只怕不会比上一世好。

    而且她辛辛苦苦打下的口碑,这样一来,顷刻间就会崩塌,这绝不是她想看到的。

    “李为,我开铺子,不是想开一时,更不是只想开在盛京。”

    李为有些困惑,“夫人,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我想在整个大齐,不,甚至突厥那儿,都挂上咱们德济堂的招牌。”

    自古以来,都是重农轻商,可如今她不过刚开了几个月不到,往来却都是达官显贵,粮食与药材,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通货。

    如今她不过只拿捏住了少许,就有这样的变化,若是她能掌握天下大半的资源呢?

    届时,她再也不是人人可欺的寡妇,权势都要对她俯首称臣。

    李为被她的壮志折服,也明白了柯依卿用他时说的话了:你跟着我是要做大事的,不必拘泥于眼下琐事。

    他深深地看着眼前美艳如花的女人,第一次觉得,他人生的贵人或许不是燕铭,而是她。

    “夫人雄才大志,李为自愧不如,日后但凭夫人差遣,无有怨言。”

    柯依卿想完这些,内心也生出一股豪气来,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世道容不下她,她便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咱们的铺子必须要有粮,这腰牌你拿去,先写一封信给燕铭,让他派些人与我们接应。”

    “夫人,您之前不是不愿意动用燕大人的人嘛?”

    “他的人都是真刀真枪的练家子,在战场上才能发挥最大用处,到了用他们的时候,再不用不是可惜了?”

    再说,燕铭这次能这么快就打开缺口,靠的不就是她的粮她的药材?

    至于其他的,等这次危机过去了再说吧。

    燕铭这个人,与朝野乃是后宫,都牵扯颇多,柯依卿本来实在不愿意再与他有什么瓜葛。

    可她不作为,却还是有人上赶着杀她,既然如此,何不富贵险中求?

    放手一搏,指不定还能挣出一条活路来。

    拿定大方向,剩下来的就是琐碎的准备工作,柯依卿与李为在里面详细说了许久,如今她怀孕,不好喝茶。

    玉锦端来的热牛乳冷了又热,热了又冷,等她说的口干舌燥,这件事情才大体定下来。

    “夫人,有一事还要过问一下您的意见。”

    她痛饮一大杯,才问:“什么事,你说说看。”

    “咱们新开的炭火铺子,目前生意最好,已经有许多贵人问了,说以后跑堂的能不能也捎上炭火。”

    “这……”

    说起来,此前上次粮铺被围,李为陈词慷慨之后,那些个视名誉高于生命的清高之士,也不再派家仆过来与平民百姓抢粮食了,一时间粮铺倒是非常井然有序。

    甚至有些颇有名望的书生在铺子里题字作诗,李为是个有心的,写的好的,振聋发聩的,都裱起来挂在当堂处。

    如此日复一日,粮铺更加有序。

    这件事让柯依卿看到了名声的好处,便又让人在贵人名单上添加了许多清高名流。

    这么一操作,被德济堂的跑堂送粮,就成了清雅权贵的代表,更加让人趋之若鹜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让跑堂送炭火的,究竟这贵人册里的哪一波人?

    李为解惑道:“不拘哪些,都说今年冬天熬人,再不多添些炭火,只怕不好。”

    柯依卿点点头,是她疏忽了,以为这样的寒冬,只有普通百姓难熬,倒是忘了贵人们也有自己的需求。

    看来是时候让人烧些红罗炭了。

    但这也是他们的难处,如今他们的炭火都是城外流民烧制,成色算不上好,但这样的世道没涨价,加上买的都是急需炭火的,才没有招致谩骂。

    现在再赶制红罗炭这样的上等炭火,是否会自砸招牌?

    “我前些日子问了李昌,他说现在流民里招募一下,但也叫我别抱希望。”

    她沉吟片刻,觉得还是不能一味的等,“城中烧炭的师傅,应该不少吧?”

    李为答道:“回夫人的话,自从咱们炭火铺子开业以来,确实有不少师傅过来问,但一听要出城,便都走了。”

    此话不假,就算在盛京,如今也不太平,何况是人吃人的城外呢?

    这可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