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穿回大宋之我在宋朝当首富 » 帝姬宫奇遇记

帝姬宫奇遇记

    家丁换了两次灯笼里的蜡烛,花无印他们,才意犹未尽的各自回了房间。

    洗漱完毕,躺到床上,林云儿却说道:

    “无印哥哥,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你就要离开我了!”

    花无印说道:

    “傻云儿,喝了些酒,又在这里胡言乱语。”

    林云儿抱紧了花无印,说道:

    “无印哥哥,让我生个孩子吧,最好生十个八个,这样一来,以后我也有了念想、不会孤身一人。”

    第二天。

    昨晚只有十三岁的无双没有喝酒,她早早起来,煮了米粥,煎了饼子,等到日上三竿也不见有人起来,便回到别院里,叫醒了春夏秋冬四香,说道:

    “雨彤姐姐初来乍到,你们还不赶紧起来,去等着伺候她梳洗打扮?”

    四香赶忙起来,收拾了一番,春夏去了西厢房,秋冬去了花无印住的正屋。

    肖雨彤已经醒来,春香送来一套从林云儿那借的衣裳,让她给换了,夏香又拿一枚金钗,给肖雨彤挽了发髻,不曾想,肖雨彤却颇有古典美人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

    春夏两人不禁感叹:

    “姐姐真美!”

    花无印和林云儿,也懒洋洋的起了床,不一会儿,东厅了又热闹了起来。

    吃午饭时,花无印对肖雨彤说道:

    “雨彤,我带你去我的工厂参观一下?”

    不料肖雨彤却说:

    “我来到宋朝,还要去理会那些996的事情吗?从现在开始,我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倒要好好体验一下,心安理得宅在家里是什么感觉!”

    这时,官家却走进东厅来,说道:

    “公子,临安府的张公子求见!”

    张公子,便是临安府“张记”商号的少当家张仲明,也是花无印穿越以后,交的第一个朋友。

    那张记商号,在瓷器、茶叶、霜糖、食盐、布匹诸多领域都有所涉猎,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是临安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

    花无印赶忙让官家把那张仲明迎了进来。

    无双端上茶水。

    两人相互作揖,张仲明说道:

    “无印,别来无恙!”

    “仲明,我道今天一早,怎么会有喜鹊在屋顶叫唤,原来是兄台光临寒舍啊!”

    一旁的肖雨彤听了,“噗嗤”的偷偷笑了起来,林云儿问道:

    “姐姐笑什么?”

    “你们几点睡醒的?”

    林云儿才反应过来,也差点笑出声音来。

    两人寒暄了半天,花无印才说道:

    “你我兄弟二人难得一见,今晚何不一醉方休?”

    张仲明却连连摆手,说道:

    “无印,实不相瞒,我今天只是路过,顺道拜访一下,一会还要赶路呢!”

    花无印问道:

    “如此匆忙,仲明是有何要紧之事?要赶往何处?”

    张仲明感叹道:

    “无印有所不知,前两个月,张记发了一船瓷器、布料到四川,原本计划再装一船药材回来的,不曾想,至今不见船只返航,也不见伙计文书,家父便要派我前去查看。”

    花无印回道:

    “两地相隔遥远,待仲明回来已是入秋了,我只能在陈塘等你你平安归来!”

    张仲明突然压低了嗓门,问道:

    “无印,整个临安府都在传,说皇上到你家来住了两天,此事当真么?”

    宋徽宗虽说是微服私访,但皇家禁军围着花府,加上那顶张扬的五转金龙銮驾,“私访”的事情自然很快传开。

    如今宋徽宗已返回临安府,自然不需要再隐瞒,花无印便点了点头。

    张仲明兴奋的说道:

    “如此看来,你便是攀上了皇室,若求得一两件那黄马褂、御赐金牌,以后出门做买卖,还有哪处官家敢为难你?”

    只有花无印知道,此时宋徽宗气数将尽,即便有那张仲明所说的皇家信物,也用不了多久了。

    他只能说道:

    “我身份卑微,岂敢在皇上面前造次?”

    张仲明还要赶路,便匆忙辞别了花无印。

    此次造访,让花无印心中也产生了危机感:

    这古代不仅到处都是拦路的山匪,即便是官家,也好不到哪去,各种吃拿卡要,对经商的人极其不友善。眼下,“飞柔牌”香皂虽然畅销,但货物和资穿梭于东西南北,难免会遇上像张记这样的遭遇。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花无印当然懂得这些道理。

    张仲明走了以后,花无印对肖雨彤耳语了一番,让她写了一张药方,让春香去药铺去抓药,又让几名家丁架着驴车,去城外砍竹子。

    他自己却去菜市场,买了些桐油、鱼胶回来。

    这鱼胶,是古时造船的关键材料,倒也不难买,花无印买鱼胶,自然是为了做那徽墨。

    徽墨初创于唐朝末年,但制作工艺真正到达巅峰,则是乾隆以后的事情。此后,徽墨的制作配方一直是机密,即便网络发达的现代,在网上也难寻真正的配方。

    而肖雨彤,她的姥爷便是那传承人,同窗四年,花无印启能不知?

    也正是她告诉了花无印:

    常人制墨,都用皮胶,却不知用鱼胶效果更佳,不仅触笔轻盈,墨质更细,更是千年不褪色的核心机密所在。

    劈竹、挂碗、点灯、取灰,一直忙到公鸡打鸣,才取得了一二斤桐油灰。

    肖雨彤也熬好了那十几味中药。

    这些步骤,丫鬟无法替代,只能花无印和肖雨彤亲力亲为,两人的脸上、衣服上都一片漆黑。

    接下来洗灰、锤泥、压模、风干、刻字描金,繁琐耗时的工序,七天以后才制作完成了。

    花无印将五块制好的徽墨,装入定制的黄花梨盒子中,才算完成。

    花无印沐浴更衣,让丫鬟收拾了换洗衣物随身细软,便准备出门去,却听到林云儿和肖雨彤异口同声喊道:

    “我也去!”

    林云儿粘人,片刻也离不得花无印。

    倒是那肖雨彤,花无印心里想:顺便带她去临安府见一番世面吧!

    索性,花无印叫春夏秋冬无双五位丫鬟也跟了去,还可以伺候着林云儿和肖雨彤。

    那肖雨彤,换了刚取回的定制服装,又被春夏二香精心打扮了一番,越发显得古典精致,比起那貂蝉、李师师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连林云儿都忍不住夸奖:

    “姐姐美极了!”

    四驾马车,浩浩荡荡的向临安府奔去!

    在客栈安顿下来,花无印向众人吩咐道:

    “我去办一件要紧的事,你们在客栈里候着!”

    花无印单人单马,穿了几条街区,来到一座大宅前,巍峨的门廊上,一块硕大牌匾写着:

    帝姬宫!

    这便是蕴欢公主的住处,也是宋徽宗赐给她的成年礼。

    管家见是花无印,马上迎进了大宅里,让他在会客厅候着。

    不消一会儿,蕴欢公主便一路小跑,来到了会客厅。

    花无印赶忙起身行礼,蕴欢公主则笑吟吟的问道:

    “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

    “回公主,小民有件事情,想劳烦公主!”

    “哦?”

    蕴欢公主把“哦”字拖得很长。

    “小民有事想晋见皇上,不知道公主能不能帮忙引荐?”

    “小事一桩,不过......。”

    公主却打住了,脸上竟然还荡起一阵红晕。

    花无印赶忙说道:

    “公主尽管说来!”

    蕴欢公主犹豫片刻,才说道:

    “以后,你叫我蕴欢,我叫你无印,如何?”

    花无印岂敢造次,连忙摇头:

    “公主,万万不可......”

    没等花无印说完,公主打断了他说话:

    “既然不可,便是你我关系生疏,那晋见我父皇之事,我也不好安排了!”

    花无印听了,只能答应下来。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蕴,蕴欢了!”

    蕴欢公主又说道:

    “无印,我两次去陈塘,都是住在你府中,你这次来,何不住在我帝姬宫?不然,显得我失了礼貌。”

    花无印听了,赶忙作揖答道:

    “蕴...蕴欢,万万使不得,晋见皇上之事已经多有打扰,无印不敢再造次!”

    公主却不依,说道:

    “无印见外了,不把我蕴欢当朋友啊!”

    花无印无奈,只能说道:

    “实不相瞒,小民还带了家眷,都是乡下人......”

    蕴欢公主却不容花无印推托,问了客栈名,便差了家丁前往,将林云儿、肖雨彤一行人都接到了帝姬宫。

    众人向公主行礼。

    “这位是?”

    公主认得林云儿、春夏秋冬和无双,却没见过肖雨彤,所以便问道。

    “哦,她是,她是我的同乡。”

    花无印赶忙介绍道。

    公主显得将信将疑,倒也没有放在心上,继而说道:

    “无印,你那些精美菜肴,自打回了临安,便一直让我念念不忘,今天难得你来了,就有劳你了!”

    帝姬宫库房里,各种南北干货琳琅满目,都是上等的贡品,花无印取了些干参、火腿、鱼翅,却发现,库房角落里,竟然有一袋干辣椒和一口硕大的橡木桶,花无印闻了闻,这不是葡萄酒么?

    花无印心中大喜,此时,辣椒还没传入中土呢,必定是番邦进贡的!他赶紧查看了品相,颗颗红艳饱满,拿回去种它几十株,吃香喝辣就在大宋就成为了现实!

    比起那宋人十分嗜好的麻椒、芥末等等,这才是真正的辣椒啊!

    而那帝姬宫里的厨子,几时见过花无印这样的手法,他们瞪大了眼睛,看着花无印娴熟地做着葱烧海参、叫花鸡、盅炖鱼翅、炭烤梅花鹿排、红酒焗鹅肝,就连那花府的丫鬟夏香,就已经让他们自叹不如。

    几名厨子当场下跪,连连请求花无印收他们为徒。

    花无印很快就操办好了一桌菜肴。

    上菜的功夫,花无印抱着一只“鬼谷子下山”的罐子,里面盛满了葡萄酒,他朝肖雨彤笑道:

    “今晚,你有口福了!”

    公主看了,不屑的说道:

    “我以为是什么稀罕玩意呢?原来是这比汤药还难喝的番酒!等你回陈塘,一并带走吧!”

    有了趁心的人儿相伴,加上这来自一千年以后的现代菜肴,蕴欢公主自然喝得天昏地暗,整场几乎霸占了花无印,不停的与他行酒令、对饮。

    惹得一旁的林云儿悄悄向肖雨彤说道:

    “雨彤姐姐,你前几日还说,等我和无印哥哥拜了天地,你也嫁给他,怕是等不到这一天来,无印哥哥就成了驸马爷!”

    花无印自然也观察到了林云儿和肖雨彤的神情,但眼下,他正求着这蕴欢公主办事,如何是好?

    帝姬宫的酒局,自然没有像上次花府那般欢快,在一片貌离神合中散了场。

    此时正值盛夏,花无印一行人,待到夕阳西下,才走上了街头。

    从帝姬宫出发,辗转两条街道,便见一条河从城中穿过,两岸绿树掩映,房屋沿着河流、街道整齐的排开,城里的一些人家,正在拾掇着屋檐下的灯笼,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夜市。

    河上已是热闹非凡,那些花枝招展的艺伎们,“咿咿呀呀”的哼唱着,不时拨弄怀中的琴弦,发出“噔楞噔楞”的声响,以吸引岸上来来往往的游客。

    若有哪位客官对上了眉目,艺伎便会招手,让那停靠在岸边的渡船,把客官接渡到花船上来。

    以现代人的思维,你以为花船上净是那些苟且之事么?

    那些艺伎们,个个身怀绝技,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若和她攀谈起来,光是《诗经》、《道德经》就能和你聊上一整宿。

    若怀着纯净的心态去,倒也是十分不错的消遣地。

    作为“宇宙第一城”,临安府的繁华程度,让第一次来的肖雨彤感到瞠目结舌。

    远处的寺庙,传来一阵阵鼓声,所谓“晨钟暮鼓”是也,既意味着寺庙“打烊”了,请众位香客明日再来,显得庄严肃穆,又让城市添了一分来自音乐的灵动。

    不消一会儿,来自四面八方的摊贩,纷纷推着板车,集结在河流沿岸,支起了锅灶,掌起了灯笼。

    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小吃食儿,肖雨彤惊叹道:

    “这比南都的夜市还热闹啊!”

    林云儿、肖雨彤、春夏秋冬和无双几人,都在兴致勃勃的欣赏着繁华热闹的城市夜景,只有花无印却感到无比的着急。

    那宋徽宗,即将被金人掳为人质,却依然有心情游山玩水!

    果然是:

    爱艺术不爱江山,有名的昏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