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216号宇宙 » 第四章 夺冠吧,少年

第四章 夺冠吧,少年

    周一过后,考古系男生宿舍多了六个踌躇满志的少年和一个从不在意别人目光的女孩,没有一个人睡过懒觉,没有一个人迟到旷课,图书馆,足球场,宿舍,教室,你只能在这四个地方找到他们的身影。关于他们的议论也多了起来,怎么可能会有人这么爱学习呢?连去食堂打饭都是轮流去打包,然后回到宿舍边吃边看书,日常的社交活动都没有,宿舍的门从来都是反锁的,这七个是葫芦娃吗?还是神经病呢?考古系为此召开过三次教授级会议,众说纷纭,有人觉得考古系要出高材生了,这是喜事;有人说是受了刺激了,班主任愁的直挠头,去宿舍多次探听过情况,可是他们确实是在正规学习,不能因为充满了对学习的热爱去劝诫吧?七个人晚上熄灯了也在学,管理员关了电闸他们就点上蜡学,不到十二点绝不休息,甚至一段时间后管理员也不敢管了,这几个人对学习的执着让整栋楼的同学都钦佩不已,以至于后来这栋楼单独改成了十二点熄灯。

    茹安每晚准时十二点从男生宿舍出来,跑步回到女生宿舍,三分钟就洗漱完了,也不和其他人说话,倒头就睡。三年来的梳妆打扮的习惯都改了,一到周末就和其余六个男生在操场踢足球。也没人和他们一起踢,除了杨贝和李剑是校队的,其他五个人踢球就像是在自残。关键是这种天赋和这种水平为什么还要到操场去抛头露面呀?玩社死吗?大家都很困惑,以至于后来操场上只要这七个人出现,其他人自动会停下来站在场边围观,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呀,大学校园足球丑态现场综艺秀!

    这个风景延续了大概不到一个月,然后,众人眼中看到了奇迹,七个人踢球的水平呈现出指数级突飞猛进,他们那精巧的盘带、远射世界波、吊射、香蕉球、眼花缭乱的传球和子弹出膛一样的头球在球场上大放异彩,甚至胖胖的任杰的胖似乎可以胖到挡满了整个球门,扑球的稳准狠,灵巧的完全像个瘦子,现在就算是说这七个人从出生就开始练球都不为过。各个系都自发组织起人手来,摩拳擦掌,抢着去和这七个人比赛,可惜的是不管哪个队伍上去,都像是在自残。大家当然不服输,都以能够和七人比赛只输十个球以内为荣,峰西市许多强队都闻讯后赶来然后铩羽而归。《峰西晚报》赫然出现了一条头版文章,题目是《考古史与足球之间的渊源》。考古系几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历史课与考古课从来都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他们提倡体育系增设历史的相关课程,也非常欢迎体育系纳入考古系。

    十月的秋风已略带寒意,远泰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如期而至。

    原定为期五天的联赛在峰西大学最大的操场举办,由于参赛队伍多达三十余队,周边省市的代表队也主动自筹资金前来参赛,联赛日期延长为十六天。

    前十五日两两抽签,决胜队对决,负队直接淘汰,最后一天为四强队轮候对决,积分制决定冠亚季军。

    比赛开始的第一天,就发生了足球史上最为奇怪的一幕,峰西队场上有四名队员站在自家球门门柱两侧,携带各种照相机摄像机等录制设备,场上仅有六名队员和一位门将。这四个队员整场比赛均未上场参赛的情况下,全程负责录制7人对决11人的比赛盛况。比赛过程7人队单方面完全碾压对手11人,简单粗暴,七人中任意一人得球后,就只能看到眼花缭乱的奔跑和精准定位的传球,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动作,体力、速度和默契的配合呈现出力与美融合的精彩画面。比赛仅进行了上半场就结束了,下半场11人队及时选择了放弃比赛,已经输了十六个球,0-16,真的不能再踢下去了,侮辱性太强。最后双方在友好的握手中结束了本场对决,峰西大学校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女孩子们疯狂了,纷纷拿出最心爱的笔记本和书籍请“七个葫芦娃”签名。11人队无精打采,怀着对足球爱好的质疑和对人生的怀疑黯然离场。

    随着赛事的推进,峰西大学奇观7人不败赛事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观赛的群众口口相传,纷至沓来,越聚越多,各地的报道都说看到了华国国足未来的希望。各类媒体、电视台和电台都派出了精兵强将,熬夜在峰西操场守护最佳拍摄和采访点。峰西市每时每刻都在涌进全国各地的观众,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网络和电视平台提供的在线观看,都希望亲眼目睹活生生的葫芦娃。远泰省委省政府连夜拟定安保措施和紧急预案,成立了由军分区、消防官兵、交警组成的联合治安委员会,负责维护城市秩序和安保工作。峰西市酒店房价由300元涨到了4500元,过道都挤满了人,广大市民踊跃腾空自家卧室,开辟了临时旅舍,人均住宿费也被炒到了3000元每日。

    “七个葫芦娃”的事迹在各大城市间传播开来,聘请考古系教授当国家队教练的呼声日益高涨,凡输球在伍球以内的队伍回到本校时,全市群众都会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他们虽败犹荣的凯旋。

    赛事期间,峰西系下属各个集团的总裁和经理们除了观看直播,其他时间都坚守岗位,号召全员全力以赴,争取两周内完成全年总业绩目标。峰西商超也由于客流量过大,发生了多起踩踏事件,被勒令关门整顿。周边小商贩数量猛增,很多白领从业者在联赛赛事过半时都提交了辞职报告,全家出动下海摆摊。

    “葫芦娃”毫无悬念的一次次胜利将比赛推进到了决赛。

    决赛当天,昊阳当空,秋风正爽,球场上空多家媒体的无人机秩序井然盘旋待命。操场上除了球场白线以内,其余空地包括周边树叉上已经人满为患。由于连续熬夜和坚持,媒体记者们都眼睛里泛出了红红的血丝,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激动,要知道大批后知后觉的传媒都被阻挡在赛事外围。

    决赛的两只队伍是峰西队与上海复旦队,双方在热情欢呼的人群中走上赛场。我们看到复旦队中现身了八名外援,国足六名现役球员和两名国外明星球员位列其中。这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当初的联赛赛事规则,但是此时此刻,规则显得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操场北侧的文科大楼内挤满了观看比赛的来自各个院系的本校莘莘学子,他们激情澎湃,举着印有葫芦娃图样的彩旗,把脸紧紧贴在窗边,等待着最终的巅峰对决;校领导、考古系几位教授陪同峰西市分管文化的副市长站在十一楼的窗边谈笑风生,整个会议室内洋溢着欢快的氛围。无论从高度还是远近距离上来说,十一楼会议室都是赛场周边最佳的观赛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可以将赛场上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万众期待的决赛开始了,凭借着拥有专业素养的球员,复旦队在上半场发挥非常稳定,显然,他们在赛前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反复观看视频回放,仔细研究过“葫芦娃”队的配合打法。他们牢牢守护住了一次又一次“七个葫芦娃”的凌厉进攻,同时也守护住了华国国足的荣耀。但是下半场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复旦队体力明显透支,上半场的竭尽全力让复旦队在下半场显得力不从心。李剑和杨贝的穿插配合几次攻门都险些得手,守门的非洲球员在整场比赛中表现最为优异,因其在场上没有过多的体能消耗,使得该名外籍球员全程都可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始终目不转睛地专注于“葫芦娃”的每一次进攻动向。23次成功扑救化解危机,直到下半场11分钟都将比分牢牢锁定在0-0

    考古系宿舍内,小宇站在窗帘后远望着球场方向,看着攒动的人潮,他陷入了沉思——体能极限的突破方法,一次比一次奏效了。摆脱乳酸菌后的肌肉组织在第216次发挥了最大限度的碳链硬化效应,兼具刚度和韧度的形态,是不是在未来可以完全取代钛硅基呢?转念一想,不妥,只要有碳基的存在,菌体就可能有生存的空间,对,决不能保留碳基组织,这是人类觉醒后的底线。

    下半场12分钟,只见峰西队的“七个葫芦娃”越战越勇,越跑越快,整体作战速度达到了十几天以来前所未有的阈值;反观复旦队,疲态尽显,腿上的奔跑的步伐逐渐沉重起来,几名国脚此刻非常后悔当初的参赛冲动。作为从小深深热爱足球运动,且接受过系统化专业培训的体育健将,百米冲刺是训练常态,而且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但是今天,就是刚刚过去的56分钟里,他们始终被迫由对手带着节奏进行了高强度的难以计数的百米冲刺,整整56分钟啊,真的没有这样练过啊。除了门将疲于应付射门之外,他们内心是痛苦的,是欲哭无泪百感交集的,是喘不过气而又无可奈何的。下半场12分钟开始,复旦队没有再组织过一次进攻,也没有再和“葫芦娃”发生过任何正面交锋,比赛只剩下“葫芦娃”们一次次的单方面凌厉攻势。南非黑人球星一次次救球成功后,试图抛球、传球、大脚远射,然而复旦队的队友们拖着沉重的步伐,眼睁睁看着球轻易被抢断,腿脚却不受掌控,实在是跑不动了,能保持直立行走就很不错了,千万不要秋风骤起,会刮倒人的。终于,南非门将再也撑不住了,热泪夺眶而出,射门像雨点般袭来,他是复旦队唯一拥有体力的孤勇者,球门一次又一次被攻破,比分从0-0直线刷新到0-9.这个倔强的南非小伙趴倒在球门前,竟然用流利的华语高喊着:“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啊你们!太过分了,呜呜。”

    整个赛场刹那间寂静了,这是一个无比尴尬的场面,“七个葫芦娃”呆呆站在场上停止了进攻,杨贝无奈地看了看身后的几人,大家都觉得于心不忍。那就终止吧!“葫芦娃”上前扶起了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南非小伙,转向裁判,示意终止了比赛。群众的欢呼声再次响彻了整个峰西,未能进入校园的街边群众举着手机观看了整场比赛,只为感受现场氛围,他们没有白来,因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强烈的信念,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将在下一届世界杯中实现了!这一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时刻!

    校长和几位教授陪同副市长一行踱步进入电梯,下了楼,亲自来到花团锦簇的颁奖台,与冠军队伍亲切握手。“七个葫芦娃”开心地捧起了属于峰西大学的荣耀奖杯,雀跃欢呼,一个女生冲出人群,喊着杨贝的名字:“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贝贝我爱你,我知道错了,我不该说你神经病,原谅我好吗?”可惜她的叫喊声被沸腾的人群淹没在人潮人海中,球场上只能听见一浪高过一浪的“葫芦娃!葫芦娃!”载入史册的这一幕当天就传遍了所有的媒体平台,“七个葫芦娃”和考古系爷爷们的故事风靡了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