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7 章 孤树欲静,北风不止

第 7 章 孤树欲静,北风不止

    “听说了么,薛侨直接定了八品!”

    “嗯,昨天听力哥说了。说实话,那天隔空取剑,我还以为他在变戏法……”

    “看来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没错,霜寒剑选中的,果然都是人中龙凤!”

    “我那天也在,说真的我都快看哭了……”

    “真提气!”

    薛侨这几天很悠闲。

    他在岢岚军中的表现迅速传开了。

    坞中的夸赞声,还有一束束期许、嘉奖的目光,让他心里充盈着巨大的满足感。

    惊讶不已,难以置信!

    除了崔芸三人,其他人都是这个态度。

    “夫人,你早就知道侨儿的实力?”

    看到薛肃脸上难以抑制的兴奋,崔芸知道,自己有意隐瞒的小诡计得逞了。

    “那当然,他在家跟月儿已经是平手!”

    “爹,他是我徒弟,比你教的强多了!”

    薛月十分得意,笑靥如花。

    “太好了,选骑尘埃落定,终于能踏实准备你的婚事了……”

    这句话羞得她跑开了。

    薛侨有一些变化。

    他不知怎的,很想仔细看看薛家坞。

    身体原主人与这里格格不入。

    他喜好文学,坞中私塾只教识字写字。而需要他学的,他既不喜欢也不擅长。

    更多的时候,他宅在校尉府中,就连坞堡里长什么样,也没给薛侨留下多少印象。

    坞堡呈长方形,背靠岢岚山而建。

    东西长二百五十步,南北宽一百六十三步,坞墙用板筑夯实,厚约一丈。

    墙高每处不同,矮的地方约有一丈七尺,高的地方有二丈四尺。

    薛侨里外走了一圈,有个惊喜的发现。

    建造坞堡的人肯定是个奇才!

    堡中的设施,遵循星相和堪舆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

    百来户人家宅院外,竟还有庙宇九座、水井九口,军营、校场、粮仓、武库一应俱全。

    不止如此,坞堡下还匍匐着地道。

    很长、很密集的网状地道!

    地道中不仅能屯兵、屯粮,还有陷阱、伏击坑、箭垛、淹水道、通讯道、嘹望孔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甚至还能排水、逃生。

    坞堡有专用旱井,供人上下地道。如果遇到战事,整个坞堡足可屯兵……

    上万人!

    薛家坞建于永嘉之乱。

    当时这一带,是匈奴人的营帐。

    准确的说,是降汉内迁的那一支南匈奴人放牧之地。

    八王之乱后刘渊叛晋自立,匈奴人南下。

    薛氏、崔氏、卢氏的一支迁到这里避乱,建堡自卫,这是岢岚九坞最早的三坞。

    刘琨借鲜卑兵攻刘渊,拓跋氏因功被封为代王,占据雁门关以北,此处是交界之地。

    而后是绵延数百年的大乱世……

    这一片牧坡,渐渐迁来其他六个家族,形成了九坞的局面。

    论起九坞中的地位……

    薛氏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他们曾经分家,有一房南附晋州强宗,百年来对突厥作战又过于忠勇,损失了不少族人,反而沦落到了下三坞的地位。

    从坞堡出来,是一片牧坡。

    薛侨看到牧坡广阔、水草丰盛、马羊遍野,妇孺老少纵马圈羊、临水打闹,胸襟为之一广。

    “真美,难怪守护了家族几百年!”

    坞堡背靠的山林处,一片片整齐的的梯田,黄色麦穗迎风飘荡,被无边无际的云杉海洋包围。

    薛侨心中顿时生出一种感觉。

    眷恋、安定的感觉!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与前身合二为一。

    他不仅对薛肃一家有了亲情,也对薛家坞、乃至九坞土地倍感亲切。

    要守护好这个坞堡!

    不仅仅因为眼前岢岚军里的暗涌,更重要的是,如果按历史的话……

    五年后乱世就要来了!

    半个月之后,卢家坞。

    新人喜宴。

    新郎是卢家少主,卢飞。

    新娘是薛家坞主千金,薛月。

    “你定了八品?”

    天暖风轻,凌霜身穿素色窄袖裙衫,外系银边绢缎披风,飘扬着飒飒英气。

    语气却还是那么生硬。

    “女侠,我没有名字的么?”

    “你……知道我在跟你说话不就行了?”

    “凌家坞的人真没礼貌,没空理你!”

    薛侨作为娘家人参加喜宴,确实没工夫搭理这个冷冰冰的少女。

    新郎的堂叔叫卢鸿,在他们这桌敬酒时,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下三坞比武?为什么!”

    “据说是柳家坞提议的,下三坞历来平均分配选骑,他们对此有所不满……”

    “柳家坞?”薛肃皱了皱眉头。

    “这几年柳家坞势头很好,今年通过选骑考核的有四十五人,直奔中三坞而去!”

    “原来如此,他们想升到中三坞,也不是什么坏事,为何要打我薛家坞的主意?”

    啪!

    崔芸把酒杯重重砸在桌上。

    她脾气跟年轻时一般急躁,还没等卢鸿回答便怒从心起,引得邻桌人侧目。

    上三坞之首凌家坞,选骑九十人。

    中三坞之首崔家坞,选骑六十人。

    下三坞历来不分首末,薛、柳、齐三坞平分九十个选骑名额。

    选骑的数量,决定着各家占据的牧场、林地大小,也就是生存空间。

    这是岢岚军定的规矩。

    “柳家坞打算先称霸下三坞,占据更大牧场林地,然后再盯住我们卢家坞……”

    好大的胃口!

    “数百年来九坞相安无事、联手御敌,想不到突厥灭后,反而自己争夺起来……”

    “那也没有比武的规矩啊!”

    崔芸怒叱一声,又引来许多目光。

    卢鸿瞧了瞧周围,压低了声音。

    “岢岚军副军使跟柳坞主私交不错,是朱帅定的,过几日便会跟你们知会……”

    薛肃和薛侨恍然大悟。

    选骑的事,背后搞鬼的定是柳家坞!

    本来的谋划,恐怕是让薛家坞通不过考核,顺理成章地淘汰掉,让凌家坞分家。

    这是计策的第一步。

    第二步,柳家坞要求下三坞重分选骑。

    决定权就到了凌家坞这里。

    为了保证上三坞首位,凌家坞不敢分出太多力量,必然会支持这个提议。

    于是柳家坞计谋得逞……

    还有第三步!

    一枝独秀的凌家坞被削弱,上三坞也会起争斗,形势将越来越乱。

    九坞之地,暗涌已现。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好不容易保住了薛家坞,另一个威胁又来了。

    以柳家坞的实力,比武胜券在握……

    薛肃的鬓角,被风越吹越斑白了。

    坞中人才凋零,坞外他人窥伺。

    岢岚军对薛家坞的态度越来越差。

    河东节度使韩休琳,更是对整个岢岚九坞心存不满,视如眼中钉!

    连圣人都动了拆除坞堡的心思……

    坞主并不好当。

    返回薛家坞的路上,薛肃和崔芸都心事重重,连薛坚都一脸愁容。

    只有一个人例外……

    薛侨眼中又发出了光!

    “侨儿,你什么事这么高兴?”

    “叔,比武可能是个好事!”

    “啊!怎么说?”

    “现在我还不能下定论,咱们先打探打探比武的方式。另外,我还需要半年时间……”

    第二天,校尉府来了个客人。

    “侨少爷,有访客,自称叫做马燧。”

    “来得正好!”

    薛侨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