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大唐之霜寒天下 » 第 61 章 檀州新胜,师州新败

第 61 章 檀州新胜,师州新败

    “岢岚军当真勇猛无敌!”

    杜运收起了对薛侨的轻视之心。

    在墙头上,他亲眼瞧见这位少年将军斩杀十数名奚人,即便是战功赫赫的范阳军,也很少见到如此壮举。

    而薛侨手下,有好几位这样的猛将!

    范阳军的将校、军士们普遍认为,河东军自从王忠嗣离任后,就没有什么战斗力了,因此一直不太瞧得上他们……

    六坞骑兵的表现,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一战,斩首两千三百人,俘获九百人。由于守军人数少,无法看管,贾循命令全部就地处决。

    最大的战果是:夺得了近两千匹战马!

    贾循当即将今天的战报、连同薛侨和岢岚军的功绩,一并报给前线的安禄山。

    薛侨此时,心里有些难过。

    虽然斩杀了奚人两千余人,六坞也损失了二十余人,其中阵亡十人,重伤十五人。

    他本以为趁乱掩杀,奚人完全组织不起阵型,没有还手之力。但奚人的善战,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有些将领顽抗之下发挥出了不凡的能量。

    损失的都是年轻儿郎,看着他们的尸身,薛侨的感觉和安西时不一样……

    一来,他把九坞当做自己的家。

    二来,这是他直接统帅的队伍。

    这些人,前几天还听他讲安西的故事,今天人就没了……

    薛侨去探望了重伤的军士。

    他们有些人被奚人合力撞下马,有的被从侧翼袭击,至少得几个月才能恢复。有的人,甚至可能一条胳膊废掉,很难再举起长枪了……

    面对他们,薛侨有些哽咽。

    “子昂,无须难过,男儿战死沙场是荣耀!只要争取朝廷抚恤追认,厚加安葬即可。他们的亲眷,我们会去安抚和照料。”

    凌尘和薛肃的安慰,让他回过神来。

    确实,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既然做了一军统帅,就不能婆婆妈妈、妇人之仁。以后该考虑的是,如何尽量降低损失。

    六坞子弟的脸上,也看不到畏惧。

    他们其他河东军不同,不是朝廷花钱招募的,而是武者世家,军人世家!

    从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目睹了亲族出征、负伤、带着尸体回来,也看到过赏赐、授勋。在他们心里,战争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收起犹豫之心,薛侨也写了书信给辅璆琳报功,同时也把贾循、杜运坚守十天的功绩上报。

    贾循得知这个消息,对薛侨刮目相看。

    这位少年将军,是懂官场的……

    奚人应该是真的撤退了,斥候探报,五十里内已经看不到他们踪迹。

    据薛侨和贾循、杜运分析,奚人看到北口关有强悍的骑兵,必然担心安禄山主力已经从辽东撤回,所以立即远遁而去。

    事实上,安禄山才刚刚回到营州。

    薛侨是三天之后,才从贾循这里得知的这个消息,完整的内容是:

    两个月前,安禄山开始召集军队,调动三道兵马总共六万人出征契丹。大军一路东进,越过平卢千余里,十月中旬到达土护真河。

    此时正好天降大雨,安禄山率轻骑两万人突进三百里,直奔契丹牙帐。因为是突袭,所以重骑兵曳落河、轻重步兵没有跟来。

    虽然是突袭,其实两军都有劣势:契丹意外遇敌,各营兵力散乱;而唐军远来疲惫,战斗力不强。

    这一战契丹人运气更好,打赢了。

    奚人看到唐军败了,趁机反叛,与契丹人夹攻安禄山,唐军两万人死伤略尽。安禄山带着二十多个亲兵跑了出来,趁天黑逃入师州。

    也正是这个时候,奚人分兵入寇檀州。节度留后贾循亲赴前线,征调云中、横野军来支援,薛侨因此来到这里。

    与此同时,契丹人围攻师州十多天。营州守将史定方率军击败契丹人,救了安禄山,护卫他回到平卢节度使治所营州。

    “薛校尉,有件事我不好开口……”

    贾循介绍完了前线军报,想说什么,又有点吞吞吐吐。这位文人出身的将领,是顾及朝廷律法和规矩的。

    薛侨猜到他要说什么。

    “贾帅,末将既然到此,自然遵守军令,但说无妨!”

    “好!安节帅要征调骑兵去营州,我猜测史思明、李归仁、阿史那承庆等将军的军队,还没有跟他汇合,营州有被契丹人攻击的危险,所以……”

    薛侨拱手道:“末将愿往!”

    贾循大为欣喜,却仍然小心地说:

    “有两件事,薛校尉请务必理解。一来,请你将此间难处告知辅中使,以免他误会范阳军越权。二来,营州此时人心不定,薛校尉需要委屈做我的副将,随我前去营州。”

    薛侨当即答应。

    第一件事很好理解,第二件事贾循说得委婉。言下之意是:安禄山兵败之际谁都不信,如果薛侨自行前去,肯定不会放进城,没准还会当成敌人。

    他立刻修书辅璆琳,让威武军送到云中。

    贾循向杜运安排好北口关防务,便带着五百名范阳军、薛侨的岢岚军东进营州。

    由于俘获了两千匹马,他分出一千匹带走。除了范阳军乘骑、补充岢岚军轻微损失外,另外近五百匹驮着五日的口粮和甲具,军士则轻骑赶路。

    营州沿长城内走,东出渝关后沿辽西走廊北进,再北上营州,千里路程都在大唐境内,又有斥候一路探报,这一段是安全的。

    他们每日行军约两百里,五日可到。

    薛侨这几天在想一个问题:

    今年以来,他为什么总是遇到打仗……

    虽说此时他也算见过大场面,并不害怕战争,但连续转战西北、东北,仿佛战争就缠着他。就算没来东北,没准也因为九坞的原因去西南……

    到底是因为自己有意改变历史,主动的选择这条路,还是被迫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大唐连续在遥远的三个方向发动战争,这个国家吃得消么,老百姓承担得起么?

    是谁在推动这一切?

    长安城内的皇帝、宰相知道如此穷兵黩武,对大唐的损耗有多大么?

    薛侨有模糊的答案,却没法求证。

    五天之后,他即将面临另一场战斗……

    在这之前,他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那个人,那个让大唐盛世堕入深渊的人:

    安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