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无因见 » 第十五章 是谁

第十五章 是谁

    在《热点背后》节目现场。

    “应女士,您好!”黄旭道。

    “主持人好!”应欢雨道。

    “我听说,我们栏目组邀请您的时候,最初您是拒绝的。那为什么,后来您又答应了呢?”黄旭提问道。

    “实话说,呵呵…”应欢雨笑了笑,接着回答道:“直到现在,我对自己的决定,还都是怀疑的。”

    “您的意思是没想好吗?”没给对方回答的时间,黄旭接着道:“既然您还没做好决定,那…致使您来到现场的原因,又是什么?”

    “虽然我还不清楚,自己现在做的决定是否正确;但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也没有其他比这,更好的选择了。”应欢雨诚恳道。

    “您指的是…恢复硬盘的数据吗?”黄旭问。

    “对的,”应欢雨回点了点头,继续道:“咱们栏目组的领导,答应我,会整合最好的资源,去修复,而且是做到无损;这对我诱惑力很大。”

    “那块硬盘里的东西对您...真那么重要?”黄旭问。

    “对,很重要;呵呵…只是…”应欢雨道继续道:“只是不值一块。”

    “哦,是吗,我还没看到;”身为有经验的主持人,黄旭并不为说错话,而觉得尴尬,接着就又进入了问话,她道:“那您为了恢复硬盘数据,都经历过什么?

    或者说,都做过怎样的努力?

    能拣一两件,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其实也没什么。”应欢雨道。

    “那您去过多少地方?”黄旭问。

    “去过几个吧,呵呵…”应欢雨笑笑。

    “几个?”黄旭疑声道:“看您在网络上,分享的票根…”此时,身后的大屏幕适时地,放出了资料图,正是应欢雨之前分享过的“这可不像您说得,那么轻描淡写啊?”

    “哈哈...不想太煽情。”应欢雨道。

    黄旭看过大屏幕,“嚯,这得多少啊?”再次转过头,叹道。

    “嗯,呵呵…”应欢雨点头,继续道:“基本上,呃…

    我不敢说跑遍了全国,但是能去的都去过了;

    尤其是大都市,科技好嘛!对吧?

    还有很多网友推荐的,哪怕是犄角旮旯,也去了;不都说高手在民间嘛,也怕错过喽。”

    “去了那么多地方,难道…”黄旭又看了眼大屏幕,然后,继续道:“去那么地方…难道结果都不理想吗?”

    “对,他们给的反馈,不是修复不了,就是不敢保证能把数据,全找回来。

    我不敢赌,所以到最后只能作罢了。”应欢雨道。

    “当中吃不少苦吧?”黄旭道。

    “嗯.…过程中是吃了点苦,但没什么大不了的;话说回来,做什么不苦呢!对吧?”黄旭道。

    “嗯,也是;”黄旭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我听说您颠沛了两个多月,还带着年迈的父母,不怕他们年纪大,受折腾吗?”

    “怕,当然怕了;”应欢雨不置可否,补充说:“只是,那是计划外的,因为我身体的原因,刚出院不久;

    我爸妈不放心,就提出,要么不让我去,要么他们得跟着;我只能妥协。”

    “为什么那么着急呢?既然身体有恙,那就先休养呗;养好再去,也不迟啊!”黄旭道。

    “是,我爸妈当时,也这么劝我;但是我吧,呃…”没总结好,应欢雨不好意思地笑道,“呵呵…我也说不好,就是心不安,不踏实,总有一种急迫感。”

    “您是说心理上…能跟我们形容一下吗?”黄旭问。

    “嗯,就是那种…”说完,应欢雨眼皮耷拉下来,眼睛像微闭着,时而蹙眉,时而摇头…像是在用力感受;过了会儿,她继续道:”那感觉…若隐若现的,

    想若具体说说…这会儿,这会儿好像又体会不到了;呵呵…

    要不,不说了吧;我怕说不好,反而引来大家的嗤笑。”

    “没关系…”主持人鼓励她,笑了笑又道:“放松一下试试,说个大概也行。”

    “嗯…就是有点儿空落落的,很焦灼…总折腾的你难受。

    吃不好,也睡不好;除非行动起来、除非你在路上…怎么说呢…

    就像,有很重要的事…在等我去做,在等着我去完成似的…”

    “不安宁…”黄旭道。

    “对,不安宁…也或许,只是心理因素吧!”应欢雨道。

    “还有一点我很好奇,那就是,您是怎么说服那些大V,还有那些大网红的…”黄旭接着道:“我还听说,那些大明星也在帮你,可都是顶流啊!”

    “对。”应欢雨含蓄地笑了笑,接着道:“我没那么大能力,都是网友们的功劳;事实上,若不是成千上万的网友,在一直孜孜不倦地为我打CALL;我肯定是做不到的。

    嗯…也正好,今天借助这里,我想由衷地跟他们说声“谢谢”。”说着,应欢雨起身,双手合十,口中说着“谢谢”,身体并鞠半躬。

    “应女士请坐,”黄旭让座,并问道:“您用了什么办法,呵呵…让网友帮您的?”

    “谢谢。”应欢雨边坐边说:“什么也没用。

    最初,我只是照实,发了一张帖子;先是…有网友提出,可以向名人请愿;跟着就…有人助力;再然后…助力的人就越来越多;最后就大家看到的那样了。”

    黄旭笑了笑,又道:“没有别的了?”

    应欢雨摇了摇头,继续道:“其实…除了我心里不安的感受外,我还是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想尽快找到救我的人。

    可救我的人,就在那个坏掉的硬盘里;所以我一定要修好它。

    可能是我的执念,感动了网友们吧。

    要说…网友们为什么会帮我?

    我认为应该是,人性的本善。”

    “找恩人…”黄旭故意停顿下,接着问道:“这就是您,要求修复硬盘的原因?”

    “对,这就是原因。”从应欢雨的一个特写镜头里,可以看到她回答问题时,眼神很笃定。

    此时黄旭调整坐姿,再次面向了她正前方的摄像机,总结道: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现实中。

    被资本的洪荒巨兽,冲击到不成样子的现在社会形态里;

    我们一度认为千年的优良品质,已经薪尽火灭、枯本竭源了。

    可是,就在这里,就在我们眼前;

    我们又看到了,有恩…不,是知恩必报。

    或许您会觉得这微不足道。

    但它却预示着品行的复苏。

    昭示我们民族良知的星星火种没有灭。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星火燎原的希望。

    我们要感谢…

    感谢成千上万的网友们,感谢他们对良善的弘扬。

    更要感谢应女士。

    是她、成仁取义,再次将火种点亮。”

    接着镜头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黄旭特写的镜头上。

    “至于我们…是否能不负众望?

    是否又能…不负应女士?

    请看大屏幕。

    让我们一起,连线场外记者,姚星辉。”

    随着黄旭手势的引导,镜头切换;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位看上去二十七八岁样子,戴眼镜的男性身上。

    “星辉,你好。”黄旭道。

    “你好,主持人!”姚星辉道。

    “能跟我们说说,现场的情况吗?”黄旭道。

    “好的,主持人。

    我此时正,身处在一所,研究信息技术与科学的实验室里。

    现在有十几位专家,皆是磁盘方面的翘楚;他们临时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天了。

    而站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专家组的组长,李弘岑;李教授。

    至于现场的具体情况…

    我相信、李教授的解答,会比我更有权威性。”姚星辉说完,接着,直播间的黄旭一声“好的”,场外镜头就转了过去,话筒也对准了教授。

    “你好,李教授,”黄旭打招呼道。

    “你好,主持人。”李弘岑道。

    “咱们目前,进展怎么样?李教授。”黄旭问道。

    “总体来说,还可以。”李弘岑道。

    “那请问李教授,”黄旭直接开问,道:“咱们专家组在修复的过程中,现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方便跟我们讲讲吗?”

    “好的,没问题。

    首先呢…是硬盘损坏太严重。

    咱们都知道,机械硬盘的损坏主要分两种,分别是逻辑损坏和物理损坏。

    逻辑损坏的机械硬盘,想要恢复还是比较简单的;可物理损坏的机械硬盘,就比较不好修复了。

    比如,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损坏,虽然难,但也还是有可能修复的;可是像磁头、盘片、磁涂层等,有损坏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再加上,要修复好硬件的同时,还要保证不能损害其内的数据,这就更难啦!

    其次是,设备实在太旧啦。

    损坏的零部件,厂家都已经停产了;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将,需要更换的那些部件…要先纯手工做出来。

    而且还得考虑到,要修复的磁盘是独一份,不能随便或直接接受测验。

    在调试或测试零件之前,我们还要刻录一份硬盘套件;才敢进行达标测试,只有达标之后,才能替换到目标硬盘。

    至此…我们才敢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还有最后一点,就是时间紧、任务重。

    应女士提供的硬盘,是多套硬盘阵列。

    通俗点说就是,数据中心使用的硬盘,每套都有数十个盘片。

    考虑到磁盘的年限,保守预估…每一套阵列大概得有四个多T的数据。

    可以想象,在这么庞大的数据海洋里,单独找出应女士需要的个人的资料;用大海捞针类比,一点儿都不过分。”李弘岑分析道。

    “吼,听上去,是很复杂。”黄旭感叹道。

    “是的,很复杂。”李弘岑道。

    “那么李教授,咱们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啦?”黄旭继续问道。

    “目前的话…

    我们一开始,采取的是由简入繁;对损伤程度相对轻些的盘片,先做了修复。

    从目前来看,经过我们数天的努力,已经复原了小部分数据库的数据了。

    而且,我们对这小部分数据;已经开始在做、数据整理了。

    如若顺利的话,我们今天就可以对这小部分数据,进行数据筛查。

    只不过筛查的这部分数据,是否有应女士所需要的?我们就不敢保证了。

    至于,其他影像资料的数据还原工作…我们还需要更多时间。”

    “好的,感谢李教授,也感谢专家组;我们将…”黄旭的“拭目以待”四字还未说出口,就听到现场一阵喧嚣,并伴有叫嚷声;

    “李教授,数据显现啦,数据…显现啦!”

    接着,屏幕的影像,开始颤抖起来;然后,越来越剧烈,最后,开始大幅度地摇摆;原来是摄影师正扛着镜头,在追李弘岑。

    一直追到了隔壁房间,镜头才开始慢慢稳定下来;最后,定格在了一位,头发有些稀疏的中年男人身上;李教授也在他电脑旁边。

    “是找到…找到有关应女士,需要…需要的信息了吗?”因为跑动,李弘岑有些喘;说话断续中,还明显夹杂着激动。

    “嗯,找到了;”男子回答的很兴奋,看了眼李教授后;他继续补充道:”我刚才查到,应女士要找的那个人,应该叫,:“苏清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