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万象之书 » 第三章:南国往事

第三章:南国往事

    南国有一位书生,从小立下大志,誓要成为天下最优秀的人,然而此事非一朝一夕可成。书生出门游历以后十年未归,连家书也没有几封,每逢过节,书生父母家里都冷冷清清,邻里乡亲都对此十分不解,认为书生是不孝之人,其父其母也颇受困扰。

    某日书生远亲在他乡遇到了书生,便问他为何不回家看看,书生说了三个典故,一说徐庶徐元直,为救母亲,转投曹操,从此不献一策,就此失去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二说东莱太史慈,其母劝其投军所说的“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三说天水姜伯约,良田千顷,岂在一亩,但有远志,何必当归。远亲听完后,苦笑点头。

    书生的话传回乡里后,遭到邻里耻笑,笑他如何能比得徐庶、太史慈、姜维等英雄人物。其父其母听不得闲言碎语,便找人将书生带回家,安排其娶妻生子。

    书生回家后,对待邻里都恭恭敬敬,不失礼节,别人却说他惺惺作态,明明是不孝之人,却装出一副正人君子模样,长此以往,书生身边的朋友也渐渐离他而去。从此书生幽居家中,不再与人打交道,其妻问道,别人如此对你,你却不还击,为何如此软弱?书生只是默默饮了一碗酒,对妻子说道:“别人如何看我,是他们的看法,我知道我不是那样的人就够了”,又看了一眼忙碌的妻子,深鞠一躬,说道“夫人受苦了”,其妻心头微动......

    某日,南蛮入侵,天子大举征兵,书生第一个应征,而观市斤平日飞扬跋扈、评头论足之人,无一应征。那年立秋,书生领十余斥候,在边境与南蛮前军相遇。面对万余人的南蛮先头部队,书生为了掩护其它斥候将情报送出,单人单骑不断袭扰蛮人,战至最后一刻,仰天大笑,力竭而亡。蛮人感其勇气,将头颅送回。天子为激励三军用命,下令为书生建立功德祠。邻里乡亲谈起书生,也都赞不绝口,与有荣焉。其妻却从来不曾去功德祠祭拜亡夫,更没有借此炫耀,只是每日吃饭依然会摆上亡夫的碗筷......

    某日几个游手好闲之人饭后谈论书生,说他傻的可爱,国家人那么多,哪需要他舍生忘死。被某位返乡军士听到,拔剑教训了几人,却因此身陷牢狱。书生的妻子知道这件事后,花钱买通狱卒将其救出。从此军士卸甲归田,南方多了一位任侠,立志荡平天下不平事。后来听说他在救商队时,死在马贼手中。

    说书先生说到此处,神情悲恸,一后生不解,问道“为何这等人物,下场却都如此凄惨?”说书先生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如果书生不受非议,不受曲折,任侠不死在马贼手中,我今日如何讲得出这等故事?就好像天才总要客死他乡,最好孤独一生,总之越惨越好,人们才会传颂他们的事迹。又有几个英雄人物一生没有遭受非议和质疑呢?”后生听罢,若有所思,又问道“他们却都是为不平和功名所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杜绝这类悲剧呢?”说书人笑道“难矣,最是人心求不得,人心似海,千人千面,你如何杜绝得了呢?能做好自己已是万中无一”后生面容坚毅,起身道“我就要与这人心斗上一斗”转身离去。

    说书人长叹痴儿。

    五十年后,后生已是老人,他踏遍国土,遍观世事,写下传世名篇,已成当世大儒。但老人仍有未解意,弥留之际,老人回光返照,叫来子孙后人,说道“我还有很多困惑未解啊,你们说我们一生究竟该如何度过呢?”子孙有说享尽天下乐事,有说报国从军、建功立业,也有说躬耕田野、独善其身。老人只是不断摇头又不断点头,最后写下“顺心意,不负人”六字,含笑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