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二十一章 丙字班

第二十一章 丙字班

    “易容术还是LV3的?看来李进收获不少啊,这么说来,是不是也能通过这种方式掠夺别人的能力?”

    荣耀觉得这应该是李进的天赋造成的,体内的次生树蠢蠢欲动,在击杀或者俘虏敌人的时候有几率爆出一些能力,丁善义最为依仗的就是易容术了。

    也凭借这个能力能干采花这么高难度的工作,只是这一次的话,他大意就大意在对于一个寡妇的小视,觉得没有必要易容他熟悉的男人。

    或者说他没见过李威,要是见过的话,搞不好会来一场戏,只是可惜的是,不论他怎么易容在荣耀的侦查范围内他都无所遁形。

    而且易容术虽然是偏门,但是对于李进来说用处还是很大的,能够起到掩人耳目的效果,何况宋朝这边又不经常查户口。

    李进可以易容过来上课了,就不用在晚上过来上高级小灶班了,基础不行的李进上起来还是很难受的。

    他很清楚基础的作用性,为了避免麻烦的话,他打算易容来上课,从教授识字写字基础的丙字班开始学习!而易容术他首先就想到拿来读书!

    小黄颤巍巍地回到了榕树底下,荣耀用树枝安抚了下小黄,随后小金给小黄摘了树上的榕树果。

    本身榕树果就有解毒的效果,荣耀把这个效果给增强之后,很快小黄就恢复了正常,一般情况下,小黄会被毒死的!

    “贪吃的小黄得到了教训,估计以后不敢乱吃东西了。”荣耀用树枝充当手臂安抚下小黄,吃过了榕树果之后,强化的抗毒果实能够给小黄产生抗体。

    今后这些毒药对于小黄来说就没什么了,只是现在的话吃了亏之后,小黄瘫倒在树底独自生着闷气。

    而荣耀也知道李进已经完成了任务,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能力,宋代的奇人异事并不少,以宋朝为背景的各种武侠故事还是很多的。

    这也是因为在当时的民间极为开放,官方的限制性也没有这么大。

    毕竟刚从五代十国的混乱国度终归于统一,所以说接受度还是很高的,这也导致各类人的存在。

    “李进有意思啊,打算把易容术用到榕树书院上,哈哈!”李进可能也是有点不好意思大晚上来打扰符安,加上李清清、张伯玉他们都太厉害了。

    李进都有点自卑了,想着去丙字班吊打一帮低年级的学生增强下自信心。

    李进虽然是新加入的树友,但是荣耀对于李进的关注还是比较多的,也算是很有潜力的角色,而且很多时候李进的身份也比较适合去做一些暗地里面的事情。

    而李进对于官府那一套还是很熟悉的,丁善义很快就被缉拿归案,交由福州府衙处置。

    毕竟还有不少的人证可以证明他就是采花大盗,这方面就不需要他担心了。

    而且相比较落入黑吃黑的山贼手里面,到官府里面至少不会这么受折磨,当然了,他也会受到应该有的惩罚。

    这也让身为建安知县的张伦政绩上又多了一笔,而且在人证王翠娘的暗示下,似乎也知道是李进所为。

    对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又有了一丝好感,当然了,具体剿灭不剿灭李进,还要看上头的意思。

    现在的话,既然李进要跟他相安无事也就顺他意了,这些日子建安不能乱!

    “老师,我是李峰,城东村的。”李进冒充他的一个亲戚李峰,他经常在外做生意,一年不回几次的。

    而且他们之间又有几分想象,李进一个易容术直接把自己整成别人了,类似于现代的化妆术的感觉,不熟悉的人根本认不出。

    只要李进不脱这身儒衫,基本上不会显露自己的九纹龙的刺青,那么他的身份就不会暴露,加上他自己刻意压低一些声音,像是很怯弱的样子。

    “李峰?你是想进书院学习?”

    “是的,老师,我平时在外做生意,发现自己的文学太低了,想要学读书识字,听说榕树书院对我们城东村的人免费开放……”

    “是有这个政策,但是都是针对小孩啊,你今年多大?”

    “二十岁。”

    吴子德看了看李峰,觉得他很好学,既然是城东村的人,书院的教学理念又是来者不拒,只要好学就行。

    吴子德还没发现这个所谓的李峰就是上次帮他打跑收贷的泼皮,而且还帮忙付了两贯钱的山贼头子李进!

    丙字班的教学难度不大,却要极为有耐心,落魄举子的吴子德虽然借了高利贷。

    但是不是拿来赌博之类的,而是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治病,还是很有孝心的,这也是为什么符安在上次之后没有开掉他的缘故。

    而且为人很有耐心,基础的识别和教人写字完全是足够的,所以说在丙字班李进都变成了学霸,就连符安他们也没有认出李峰就是李进。

    可能是不在一个院子,没有近距离接触,符安只是知道外出做生意的李峰来到丙字班学习。

    做商人的话也要多读点书,这样生意才能做大,符安对此也没有多说什么,榕树书院现在就是要给城东村最好的教学资源。

    毕竟这是人家的地盘,也有点类似于学区房的意味,只有让当地的百姓感受到榕树书院的存在是对于整个村子都是好事的情况下,这就不会给书院为难。

    反而也会给予各种的便利,这也是为什么符安要扩大书院的规模之后,周围的村民都主动腾出院子的原因。

    这也让符安可以达到书院的规模,并且开了三个班子,虽然有补足,但是如果不是榕树书院的相关政策比较人性化,村民们为什么会如此配合?

    在后世也是差不多,学校、医院等基础民生的机构都是老百姓很赞同修建的。

    遇到一些利益纠葛的情况下,只要符合一般的常理,不是太过分的情况下,村民们都愿意退一步的。

    当然了,遇到那种刁民的话,也是小部分,只能通过官方的正规渠道了,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

    只是浪费一些时间而已,如今村民们如此配合,也是出于对于榕树的尊敬,如今城东村的老百姓都自发的来到书院祈福。

    逐渐形成了一个传统,也有人建议把村民改为榕树村,现在的话,还没必要,毕竟历史底蕴不够,荣耀还需要慢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