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三十四章 水上人家

第三十四章 水上人家

    “信徒+1!”

    “信徒+2!”

    荣耀看到状态栏上信徒数量逐步提升,这两年来,荣耀的信徒达到了一千人之多,这个数字还要逐步的提升。

    这也跟蛇患有关,树友李进得到的收获也反馈给了荣耀,灭掉了巨蟒之后,荣耀激活了收集信徒获取信仰之力的选项。

    此前也是有这个激活的趋势,不过因为本身荣耀的底蕴不足。

    几年的榕树又如何跟那种千年古树和千年巨蟒相比较?所以说荣耀也没把这方面当回事。

    当时过来祈福在他树枝上系上红绳的也都是本村的家长,为了自家孩子的学业来祈福的,比较单一,形成不了所谓的信仰之力。

    而如今几年过去了,城东村也因为榕树书院的影响力,变成了两个大的村子,大榕村和小榕村。

    并且村里面的宣传组逐步的发力之下,也让荣耀的信徒数量持续提升,不过这也跟荣耀有求必应的方式有关,在前期名气是最重要的。

    信徒们能来祭拜一次他的信仰之力就会越强,而信仰之力的妙用很多,暂时来说荣耀也在摸索阶段。

    简单地说,如果荣耀在几年前拥有信仰之力,再次遇到巨蟒也不用自己的树友李进如此冒险了。

    只能把自己的金枝化为武器赐予李进,但是远程的辅助基本只能靠小金了。

    荣耀只能干瞪眼,如果有了信仰之力的话,荣耀可以远程进行注入信仰之力,就算李进被巨蟒打得重伤也能够原地复活,效果要比榕树果强上不少。

    不过也是因为信仰之力的增强,荣耀可以做得事情变多了,有求必应也是理所当然的。

    “榕树大神,我是一名蜑民,最近收获不行啊,能不能给我来一场大丰收啊!”宋朝的沿海的百姓会以采集生蚝采珠、江海捕捞等。

    他们属于岭南水居的族群,所以在宋代被冠以蜑(dan)民的称呼,也就是专门在江海生活的水上人家。

    祈福的蜑民皮肤漆黑,常年在海上漂泊所以被晒黑是常态,年纪大概五六十岁左右。

    蜑民一边祈福一边在自言自语,说明自己的一个情况,虽然是蜑民,没有陆地上百姓耕种的压力。

    但是要以渔获换米粮和报酬,压力同样很大,而且老余六十多岁了,家中的两个儿子都被编入了宋朝的水军当中。

    几年前在一次剿灭海盗中牺牲了,老伴也因为所以说六十多岁的老余可谓是孤独终老了。

    老余头的渔船破旧不说,每次出海捕鱼都没什么收获,而且还容易出现翻船的事故,前几天老余就差点被海浪掀翻。

    说完了这些老余头似乎轻松了许多,他也是找一个倾述的对象,只是听说这颗大榕树有灵性,有求必应,所以打算来试一试。

    “余铭,62岁,蜑民……”荣耀利用信仰之力搜索了下老余头的相关信息,通过他的那上千信徒的信息网查询到了老余信息,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老余头的儿子并没有全死!

    “渔获简单,赐予一把钓竿或者渔网就行了,但是要能跟儿子重聚,这估计是余铭做梦都想不到的。”

    荣耀原先只是有几个树友,如今有了这么多的信徒,信息网会更广泛一样,其实跟这个时代的神棍和神婆一样都是通过收集信息来给人占卜的。

    几日后,余铭跟往日一样在海边修补舢板船,上次的海浪让舢板船几乎散架,可是又没有多余的钱去买木料,只能打补丁一样。

    江河的话这样修补倒是没多大的问题,但是在大海,一个海浪就能把这艘破烂的舢板冲散,别说是捕鱼了,就是用这艘渔船在大海溜一圈都有点难度。

    此刻海边来了一群宋朝军人,为首的乃是新任福州经略府提辖李进,从县衙临时工都头直接升迁为了军队的提辖,李进的官运开始亨通起来。

    “你就是余铭?”李进看了看老渔夫,枯瘦的他连骨架都清晰可见,而破损的渔船别说下海捕鱼了,能不能顶得住风浪都是问题。

    “官爷,小人正是余铭。”

    “余大风和余小雨是你什么人?”

    “我的大儿子和小儿子……”

    李进这次来无非是带着命令过来的,作为福州经略府的提辖,李进主管的是训练军队,其中福州经略府当中的水军也在筹建训练当中。

    主要是招募当地的蜑民入伍,他们水性过人,以海为家是比较适合的水军人选。

    几年前余大风和余小雨就是首批招募的水军士卒,但是可惜的是在跟海岛的作战中指挥不得当,水军几乎全灭。

    本身宋朝的海战实力就不强,失败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惜的是这些刚入伍的蜑民,全是一些二十左右的适龄青年俊才。

    “余大风英勇献身了,这是抚恤金和余大风的遗物……”

    李进说完,随行的士卒都十分的庄重,对于烈士来说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只是宋朝对于军队的管理十分的混乱。

    如果没有荣耀的授意下,李进也是没法找到这些信息的,所以这次专门过来给余铭带来相关的信息。

    “大风!”虽然早就知道了,但是看到余大风的随身物品,老父亲肝肠寸断,而且过了这么久才过来,可见宋朝当时的军队制度还是有问题的。

    这也是为什么北宋南宋一直被各个国家按着打的缘故,经济如此发达,军事力量却起不来,重文轻武到如此程度。

    “老人家节哀顺变,还有一个就是余小雨没有死!”

    “什么小雨没死?”

    “对!他就在……”

    榕树书院,余小雨被特招到这里读书,那次的海战之后,余小雨失去了记忆,一直流浪到了建安城。

    不久被荣耀的信徒李诨找到,身为押司的李诨经常去会榕树祈福,一来二去就成了荣耀的信徒。

    相比较树友来说,关系没有这么亲密无间,显然是没有达到心灵相通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没有专属的次生树存在,可是很多时候沟通还是没有问题的,因此荣耀很轻易地就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了过来祈福的李诨。

    他毕竟是县衙的押司,路子比较多,三教九流都认识,找到流民余小雨还是很简单的。

    刚来的余小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经过书院的几天的熏陶,慢慢开始记起了原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