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九十一章 因材施教

第九十一章 因材施教

    毕竟真正动手的还是韩三,韩大只是一个出谋划策和协助包庇的角色,何况尚家都原谅韩大了,毕竟尚良治的确有错在先,不仅长时间的语言暴力韩大,而且还欺辱了韩大的老弟嫂!

    这是伦理道德层面了,所以说尚良治死有余辜,只是可怜了韩三一家子,本来很圆满的,却遭遇这种局面,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

    包拯这次的审理建安焦尸案件很快就传了出去,包拯的名气也开始大了起来,虽然没有公民。

    但是作为衙门之中的人能够有这么强大的推理能力和验尸才能,这是所有衙门都需要的人才。

    毕竟官老爷的话,大部分只是读书和考试厉害,真正的实践能力还是很差的,许多做官的都是在慢慢学习和成长的。

    所以包拯也算是提前把做官查案的一些经历给做了,对于今后自己做官之后来说还是很有用处的。

    有这个底气的话,也更能为民作主,没有能力去查案,只是依靠他人,到底靠不靠谱的情况下也说不定。

    而包拯的话很快也被许多官老爷招揽,不过都被包拯婉拒了,毕竟有科举为重来挡住,不然的话,包拯早就被福州府衙门给抢走了,张伦也没法说什么。

    现在的情况下,包拯还是以读书为重,只有命案才会让包拯出手,平时他都是在衙门和书院读书。

    也没人敢于打搅包拯,毕竟按照张伦的说法,包拯是必定高中的,到时候就是官老爷了,而不是一个小小的都头!

    “树力+88!”

    “声望+56!”

    随着建安焦尸案的侦破,包拯的任务也宣告完成,得到了不菲的树力和声望的加成,这些能够升级包拯的善恶眼镜的相关权限和功能,也是开启榕树书库的钥匙。

    而声望的话,越高的话也能够提升民心,使得包拯不论是做官还是做文人都能够出类拔萃。

    加上自身的影响力从而使得荣耀的信徒数量越来越多,让大榕树的光芒照耀在华夏的每一寸土地上。

    树友的力量越是强大,荣耀和他的次生树也就越是郁郁葱葱,而且能够得到老百姓们真心实意的守护,如今有书院作为掩护。

    荣耀能够有一个安稳的生长环境,不至于在生长期遭遇人为的破坏,这也多亏了树友们的帮助,荣耀跟树友之间是互相依存的,所以说荣耀也一直在培育和发展树友。

    随着包拯神探的名声日显,书院内的各种人才也开始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各自的领域内都得到了比较长足的发展,而且通过荣耀的协助下,树友们的成长潜力都是极强的。

    而书院内不仅是读书的地方,也是传授技能的地方,医者仁心、匠心独具,书院内也有了两名历史上留名的医者、匠者的存在。

    随着他们开始开设课堂,书院的乙字班、丙字班或者说是没有入过书院读过书的寒门学子出于对于医术、土木工程等方面的好奇随堂来听了钱乙、喻皓的课之后,逐步也发展出来了一些有潜力的医药学徒、木匠学徒之类的。

    开始把榕树书院走成了集合了传统读经典书籍考取功名的班级加上专科方面为主的书院,培养得不单单是官,而有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些医、匠等。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公务员,也不是所有人在读书这一行很在行的,在乙字班和丙字班就有不少的学子都有些迷茫,没有读书的悟性不说。

    每次读书都像是杀了他一样,越来越厌学,相反让他们来雕刻雕刻木工倒是得心应手了,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

    榕树书院培养的不光是读书之人,还有读书不是很在行,却精通医术和木工手艺的大师,这也是社会上极为需要的人才。

    而且在经过了常规的学习之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各种人生哲理,就算悟性不足的话,也能够知道不少的道理。

    对于接下来的学艺还是很有帮助的,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能识字写字的话,事实上不论学什么技艺,接下来的成长潜力都会高很多。

    很多匠人的手艺都是靠言传身教,之所以无法把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也是因为没有读过书,又如何把技艺转换为文字,反正这种情况还是很多的,对此荣耀也是知道这么一点。

    在他的示意下才会成立分堂,如今也开始有些成果了,许多没有读书进阶之心的榕树书院的学子也都传堂来到了钱乙、喻皓的课堂上,院子内也不至于总是这么冷清了。

    这些课程的话也都是灵活变通的,也不是说来到了他们的课堂,平常的读书写字外面的课程都不会去学了。

    而是一个人要学多门技艺,而看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则可以专注于学习哪一科目,榕树书院的塾师也在符安的授意下都会注重于学生的喜好和潜力,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程度。

    而且不管是医师还是建筑师,在古代和现代一样都是很吃香的职业,待遇和前途都很好的,因此如果在考取公务员这方面有些吃力。

    完全可以走其他的路子,榕树书院不会强制让所有的人都去考公务员,这也是不现实的,毕竟编制就这么多,一個萝卜一个坑,要跟全国竞争,可见难度有多么大。

    倒不如选择一个自己适合的赛道,一样可以光宗耀祖。

    当然了,光是医学和土木建造学方面的专科还是太少了,今后也可以慢慢进行发展,就连法医方面也可以成立一个分堂。

    只是现在的情况下,包拯培养出来的宋义还没有上手,让他们来教授显然是不合适的。

    而且只能限制于衙门之人去学习,可以使得破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只是现在的包拯也在学习之中,又要兼顾科举,实在是抽身不了开班了,一开始他是打算开班的。

    但是主要讲得是一些法学方面的知识,都是一些书面上的,真正技术方面的话,当时的包拯也没有开启榕树书库,所以说也没有办法去说法医方面实战的技术。

    现在的话也在增长之中,只有遇到的案件越来越多,真正地实践了之后才能作为一些例子来开堂授课,不过现在的话,科举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