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古榕树,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第九十七章 金榜题名

第九十七章 金榜题名

    老翁和小翠前些日子就去荣耀那边祈求过,更好可以通过广济之手来完成信徒的祈求,倒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榕树大神在上,我等马上去还愿!”佛祖是在菩提树下悟道,广济是在榕树底下,两者都是以慈悲之念为己任。

    所以不论是榕树还是佛祖,都是百姓心中对于善良之心的追求,无所谓高低。

    “树力+99!”

    “功德+10!”

    这次虽然是意外碰到,但是却也算是完成了荣耀作为榕树神的一个工作,广济类似于凡间使者的角色。

    普世的不仅是佛法还是榕树庇佑一方百姓的精神信仰,两者的思想理念都是共通的!

    广济的疯癫只是一个掩护,可以让广济更好地融入到世俗当中,从而开展一些征恶扬善的行为。

    毕竟在一般人来说都在为生活奔波,就算心中有理想,也难以去实现,而广济则不一样。

    经历过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涯,广济已经有了新的人生领悟,而且一朝在榕树底下悟道,这虽然有荣耀的帮助。

    但是也有广济个人的一个人生信仰的缘故,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去走,那么就不会迷茫不会彷徨。

    广济的出世,也让榕树的香火日渐繁荣,成为当地百姓守护神树的存在,而且随着金榜揭晓,榕树书院可谓是人潮汹涌,每天来上香祭拜的人不计其数。

    都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家人金榜题名的,而且榕树书院的学位开始真正意义上值钱了!

    符安带领着学子们一起在看金榜,上面是今年科考的成绩,虽然张伦、符安他们一早就知道了。

    可是真正等金榜张贴在城门口的时候,无数人在翘首以盼之时,那种感觉还是让人回味的。

    符安就是想让没有参加科举的这些乙字、丙字班的学子看看他们的学长是怎么金榜题名的!

    “李清清!”

    “张伯玉!”

    “苏洵、苏轼、苏辙!”

    “包拯、余小雨!”

    金榜上特意把从建安出来的学子全部用红笔勾选了下,这次科举高中一共有267人之多,属于历年来最多的一次,报考人数达40万之多,全国只是挑选200多名进士可见竞争之激烈。

    而后世的话,竞争更加惨烈,录取的数量都要比宋朝少得多,就算是唐朝也是比不上,仅仅一次科考录取人数就要唐朝十多年开科录取的进士都要多。

    “李清清是状元!”

    “张伯玉也是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榕树书院出身的人大多都考取了功名,而且李清清还得到了状元及第的头衔,张伯玉虽然稍逊一筹却也是状元功名。

    要知道北宋时期的科举,前三名为一甲,都是状元,而到了南宋才区分为状元、榜眼、探花。

    除此之外,三苏名列二甲,包拯和余小雨则是三甲,也算是意外之喜了,毕竟按照包拯和余小雨的成绩可能要垫底,但是能保证一个进士功名就不错了。

    没想到还是三甲同进士出身,排名还是很靠前的!也就是说榕树书院这次科考几乎包揽了一甲不说,苏氏三父子还是同列二甲,可谓是可喜可贺啊。

    “榕树书院,棒!”

    “榕树书院,强!”

    “榕树书院,神!”

    身为榕树书院出身的学子们荣誉感爆棚,要知道一個状元就已经烧高香了。

    李清清和张伯玉居然双双得了状元及第的功名,可见榕树的确是文曲星下凡啊,一下子就培育出了两个状元,还有这么多的进士。

    榕树书院的历史底蕴一下子就深远了起来,这么多的大官笼罩,又有谁人敢于抵挡!

    今天注定是榕树书院狂欢的日子,虽然主角们都没有回到建安。

    但是他们回来的时候必定是衣锦还乡之时,因为此刻他们正在汴梁接受奖赏,要知道考中状元者能得到皇帝御赐诗文或其他墨宝,官职任命也是特殊处理。

    通常情况下,状元无论年龄多小,均可直接为官,担任一任地方官后便可回到中央,甚至直接进入馆阁,一生官运亨通。

    李清清和张伯玉的前途可想而知了,但是李清清作为女状元,受到的注目更多,这也会传为历代的佳话。

    如何给李清清官职,这也是赵祯比较头疼的地方,本来让李清清参加科举他已经承受不了不少的压力,没想到直接让李清清一举夺魁了。

    而且他们福建人一下子中了这么多的进士,这不免让人怀疑福建人是不是祖宗显灵了?读书这么厉害?

    所以说这次的金榜题名,也让福建出了一个大名,这也让当地对于读书人的培养有许多政策上的倾斜。

    而不出所料,李清清和张伯玉都被修进了状元坊,进了族谱当中,李清清也是第一个被列入族谱的女状元,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个!

    -----------------

    公元1033年。

    十年!荣耀来到宋朝十年,也做了十年的古榕树!

    从一棵小树苗茁壮成长了一棵真正意义上的参天大树,他的蜕变除了有自身每天吸收天地之精华。

    也有村民和学子们的悉心的照料,根系已经很粗壮了,树高达到了10米的程度,树杆足足有两个人合抱的程度。

    吸收的养分阳光水分不计其数,拥有的树力也是极为磅礴的,遮天蔽日的树杆和树叶已经把整座书院几乎都笼罩下来了。

    所以才会有四季如春的情况,而且虫子也没有多少,这是非常奇怪的,因为一般的大树周围几乎是蚊虫满地,人处在其中会很难受。

    但是荣耀却把这些虫子全部吸收为养分了,也让学子们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除了主树之外,其他的次生树也在周围繁荣发展,形成了一片树林。

    而这片树林又跟书院、寺庙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这十年来,荣耀培养了不少杰出的树友,其中就有女状元李清清和状元张伯玉。

    如今李清清在考取了功名之后,衣锦还乡,以御赐国子祭酒的身份回乡执掌榕树书院。

    简单地说榕树书院因为女状元李清清的到来,直接升为了官方承认的书院。

    已经算是国子监当中的一个地方性的书院了,名声直接超越了四大书院!

    要知道这是女状元直接主动过来回到榕树书院教学,而且是四品的国子祭酒,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清华校长空降到地方的一座高中做校长的感觉。

    张伯玉的话受到了赵祯的重用,委派他作为建安的县令,而他父亲张伦则早就升任为福州府通判了。

    张伯玉到建安其实也是他极力争取的,毕竟这也是衣锦还乡了,并且能够再次跟李清清朝夕相处。

    而且也只有张氏父子继续接管建安,这么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才会继续出人才!其他人去的话,不服众不说,还可能会导致建安原先的一些政策无法延续下去。

    致使榕树书院出现一些意外状况,这些都要考虑进去的,所以说张伯玉走马上任到建安做县令!

    三苏和包拯、余小雨则被分配到了其他县做县令或者县丞之类的,开始他们的仕途之旅!

    每个树友走得道路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榕树书院派系的,一生也会被打上这个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