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一百二十章 你就拿这个考验百姓?

第一百二十章 你就拿这个考验百姓?

    杨鹤,洪承畴,杜文焕三人骑着战马在三千军卒最前,周围军旗飘扬,手下兵卒持着武器列阵而行,不过对比刘振华的天兵民兵队伍,这些兵卒的脚步倒是显得有些散乱了。

    而且带甲率很低,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多都只是顶着帽子,身上穿着些纸甲制服,看起来有几分兵卒的样子。

    大明的精锐兵卒皆是在九边,杨鹤匆匆调集而来的兵马皆是‘家丁,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披甲率已经是不错。

    明末虽然穷,但是一些军队甲胄的钱还是出得起。

    眼下崇祯皇帝对于陕北地区的农民军祸患还并不在意,并没有重视,杨鹤也认为这些农民军只是一些‘活不下去无地可耕的农民而已,带着些救济款筹,这些农民军自然就会投降,就比如在陕北做大的王嘉胤高迎祥和王二。

    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协军。

    等到后面,崇祯六七年的时候,在围剿农民军打出威名的卢象升所部,三营六千名骑兵全部佩戴铁甲,两营火器步兵营四千人也全部身披绵甲。

    只不过这是卢象升东拼西凑筹备而来的,可以说是为了自己的手下军卒能够有甲胄费尽了心思。

    但是边军就不用如此,崇祯八年,入关剿匪的关宁军祖宽祖大乐部战绩突出,农民军一见到这支关宁军即大呼“何处来此铁帽子军”,那些关宁军带甲率百分之百不说,还有火器和红衣大炮。

    眼下杨鹤的兵卒带甲率低只是因为杨鹤不愿意去费尽心思凑齐这些甲胄,这人在政治方面倒是一把好手,但是对于治理农民军,他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元气论怎么会把用来补充元气的银子,用去筹备甲胄呢。

    洪承畴脸色有些不好看,因为士兵的带甲率实在是太低,这些兵卒在他看来都不是‘堪战之兵,这样的兵卒怎么能够拉上来打仗呢,若是离了远了看,和那些农民军混在一起,外人都认不出来。可惜,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是杨鹤的下属,洪承畴也没有办法说些什么,只能够坐在马上,盯着前面逐渐出现在视野里面的延川县城。

    汇报中的延川县城:被加固加高,抹上了不明的灰泥的小县城。

    可是出现在洪承畴眼前的延川县城却让这个在军事上有着杰出才能的参政睁大了双眼。

    原本应该是一个小县城的延川此时却高大的宛如边关的长城。

    灰白色的城墙严整,洒落巨大的阴影,这种色调的城墙是洪承畴此生第一次见到。

    不仅如此,城墙上似乎还有着一种杀伤力极为惊人的武器,只不过由于距离太远,洪承畴只能够看出来那宛如小太阳一样的反光物。

    “这是延川县城?”

    洪承畴心中愕然,想要将那个汇报的军卒拉下去处死,这哪里是县城,哪里是稍微加高了一些。

    简直就是在陕北的贫瘠之地凭空出现了一座巨大的都城。

    当然,规模可能小了些,但是逞强的规模绝对和都城有一拼。

    他的上级杨鹤,和另一侧的总兵杜文焕在看清楚远处城墙以后亦是同样的神情。

    “这此处是延川?”

    总兵杜文焕有些不顾形象的喃喃出声,一路上一来见到的城池哪有眼前的这个延川县城宏伟,高大的城墙带来的压迫感,让杜文焕感觉若是强攻的话,城墙下会成为他们的噩梦。

    那高大的城墙,三千兵卒的尸体堆积起来都上不了那城。

    “贼寇竟已此般?”

    杨鹤大惊,发虚皆颤,流寇竟然能够将延川县城修筑的如此高大,简直就是一座屹立在陕北的都城。

    若是被皇上知道了,估计要大发雷霆,在陕北边镇之地,九边之一的延绥之南,竟然不声不息冒出来了这样一个高大的城池。

    城池内还有三千贼寇!

    这简直就是插在大明王朝左膀右臂上的一根棺材钉,痛到了骨子里面。

    “此事不能被圣上知晓,灶王之事也不能够失败。”

    杨鹤看着眼前的延川县城,在历史上,贼首王嘉胤洗掠了延安、庆阳,杨鹤就将此事隐瞒下来,没有上报。

    毕竟王嘉胤可是在他的‘养元气之后洗劫的延安,可以说几乎是他亲自酿成的祸端。

    眼下面对这个灶王,虽然说灶王的壮大和他关系不太大,但是现在灶神的抓捕可是落在他头上了。

    必然不能将灶王已经壮大到了这种程度的事情告诉皇上。

    “王头,咋回事怎么停下了,不是距离那延川还有一段距离吗。”

    三千军卒后面,王嘉胤的队伍前,三位贼首凑在一起,他们没有马,只能徒步而行。

    “不知道,且看这总督要如何拿下灶王吧。”

    王嘉胤盯着远处的延川县,他们看不清楚那城墙。

    “只希望不要让我们上去送死才是。”

    高迎祥并不怕死,但是怕没有意义的死亡,眼下他们下地而行,前方又有一

    座县城,若是那大官儿让他们作为先头卒送死,高迎祥可不愿。

    “不会。”

    王嘉胤直接摇头道,“那大官似乎只想着招安,不太想攻城剿匪,否则也不会在延川县城面前开设粥棚。”

    “否则,我也不愿带着手下弟兄来此入军中,”王嘉胤主动请缨,想要跟着大军出击,他吃准了杨鹤不打算攻城。

    此举不仅能够让那大官对他们更加放心,还能够让他们混得更高的官职。

    这也是人情世故啊。

    “王头英明。”

    王二比了一个大拇指,心中却是依旧有些膈应。

    三人没有继续说话,因为队伍又开始前行了。

    最终,杨鹤的大军在延川县城外两百米处停下。

    刘振华摸出来一个民用望远镜,一种十分廉价的望远镜,刘振华以前宿舍里面就有,常常被舍友用来站在阳台上看着地上来来往往行走的大长腿小姐姐,不过后来被挂一次以后就不敢了。

    这种望远镜只能够看五百米,结构也并不复杂,因此所要的声望很少。

    他看到了端坐在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大官的杨鹤。

    “这人就是杨鹤吧,招安为主剿灭为辅,”刘振华喃喃道,他在城中阁内,巨大的床弩搭建在正中央。

    周围兵卒已经准备好发射搭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