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这多出来的弩手哪里来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这多出来的弩手哪里来的?

    任卓越从登记处退下来以后就带着人在周围四处的宣传灶王的思想和名头,刘振华偶尔也会来这边人前显圣一番。

    因此这附近的村民对于灶王可不陌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去过延川县投奔灶王的,但是因为不招收民兵的缘故,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村子里,当初带着红薯苗回去的就有这些人。

    眼下刘振华在此处招募乡勇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红薯苗种下去以后也不需要打理,就算是偶尔需要洒洒水家里面的老娘们也能够去,他们在家什么不干就是坐吃山空,还不如跟着灶王去,不仅仅发粮食,若是运气好当了天兵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一番周转,十里八乡的百姓听到消息以后全来了,最后刘振华只要了五百人,因为延川辖内可是还有不少守军。

    届时三方兵马汇聚在一处战场上,刘振华的兵力能够瞬间突破八千此时刘振华还不知晓杨立超等人在延长又募集了一批乡勇。

    等到三方兵马汇聚,刘振华的兵马恐怕要和当初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兵马一样多了。

    刘振华给这些拿着锄头柴刀的百姓们变出来了些钢筋棍子,这神之一手又是让百姓们惊呼,他让百姓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使用钢筋还是用那些农具。

    五百乡勇没有经过训练,不过这时候也没有那个时间了。

    又有快马来,告知刘振华对方已经开始绕过延长,刘振华知晓时机成熟,立刻从延水汇合兵马,朝着延川县内赶去。

    天兵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跟着刘振华,另一部分则是待在延长。

    队伍折返,直奔延川去。

    延川县城城墙上,民兵大队长张天和负责接引新兵的任明皆是坐镇城中,他们看着远处吴洋洋的人影。

    城墙上每隔二十米就有一个裹起来灰扑扑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棉被,周围十米的范围内没有一丝明火。

    这玩意可是‘万人敌,灶王的天火便在其中,等到敌人靠近,直接朝着城下丢下去,瞬间就会燃起熊熊烈火,焚尽一切。

    这也是他们就靠着些新兵就敢守着这城池而不丢的信心所在。

    “敌人上来了。”

    张天盯着远处的敌人,他的手隐约有些颤抖,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一个城的最高指挥官来指挥战斗,要知道他之前仅仅只是一个民兵大队长,虽然手下的人可能是最多的,但是地位并不高,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灶王不是说了吗,对方大概率是不会攻城的,我们看好就行了,若是攻城,也有‘万人敌在,根本不用害怕。”

    任明似乎是看出了张天的紧张,他出言劝慰道。

    张天‘嗯了一声,吞咽了一口吐沫,随时准备下达命令,让众人防守城墙。

    不过敌人和灶王当初料想的一样,停在了延川县城远处。

    杨鹤部此时只有杜文焕和都司艾穆在,杨鹤作为三边总督,洪承畴作为一个参政,没有必要深入其中以身犯险。

    他们在延安县城内等待前线的消息。

    杨鹤信心十足,毕竟己方兵马多于敌方,质量又多于敌方,在计策上,他们也算到了敌方的所有阴谋诡计,没有输的道理。

    杜文焕统筹全军,他将最精锐的部队八百带甲之兵,一百弓手,放在了西边。

    敌人的计划大概率是四面夹击,对方会以为他们会朝着延川县城冲击,但是杜文焕反其道而行之,对方夹击,延长延川之兵必然出城,杜文焕将精锐之兵全部放在西边,这样一来战斗打响,西边精锐兵卒出其不意撕碎对方防线,甘泉,子长之兵反将对方包围,在对方阵型大乱之际,直接实现反包围。

    尽可能的消灭灶王的有生力量,这样就算是灶王龟缩城内,也是元气大伤,并且还无法补充元气,那么解决灶王就只是时间问题。

    “禀报总兵,延长之敌已经出动了!”

    “哦?多少人!”

    杜文焕问道,这是他比较关心的事情,在他的猜测之中,敌方的主力应该在南北东三个方向,西方虽然不算做是主力,但是作为截断之兵,西方的兵卒数量应当有不少,按照杜文焕的估计,对方最多有三千人。

    “数量.”那兵卒似乎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看到的敌人数量,“五千左右。”

    “哦,五千,”杜文焕点点头,旋即猛然看向那兵卒,“五千?”

    “禀总兵,五千属实。”

    杜文焕乃至旁边的艾穆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五千兵,在延长,不是说那灶王一共才四五千人吗?

    为何仅仅只是延长一县之地就有五千人,就算是加上县内乡勇也不该有这么多人才是。

    杜文焕大惊,有些失措,仅仅只是西方就有五千人,若是加上灶王调出延川的两千兵,还有延川本身的守城军卒,这岂不是意味着对方的数量在八千以上,就算是他们调集甘泉,子长之兵,或许也仅仅只是和对方数量相当而已。

    数量优势荡然无存。

    “先前汇报灶王兵马的那人呢,”杜文焕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人谎报军情,对于人数误判,这是极为致命的事情。

    “禀总兵,那人在延安。”

    “总兵,眼下不是问责的时候,还是想着该如何应对才是,”艾穆劝道。

    杜文焕来回踱步,“此时已经没有办法撤退,甘泉,子长之兵已经收到消息,朝着此处赶来,两路兵马一南一北,若是我等中军撤去,必然有一股大军要被那灶王之兵马吞没。”

    “对方人数虽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料,但是最多也就和我们相当而已,虽无数量优势,但我也没有处于劣势之中,依旧可以打。”

    杜文焕道,幸好杨鹤采取了洪承畴的建议,去甘泉子长调集兵马,眼下双方只不过是来到了同一个水平线上。

    “对方四百强弩,我方一百弓手,但是对方带甲之兵不如我军,西线依旧是优势在我。”

    “依旧按照既定的战术来,以西线为重心,其他三线牵扯各自方向的兵马。”

    旗兵将消息传递出去,大军立刻开始调整方向,八百带甲之兵——当然,是轻甲,是一种含铁量比较少的布面甲,对于捅刺砍劈有一定的防御力。

    这已经是比较好的装备,仅次于京师营兵和边军之兵了,要知道到眼下明军最多的可能就是所谓的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