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粥榨菜管够,我怎么皇袍加身了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愤怒的崇祯

第一百四十四章 愤怒的崇祯

    崇祯元年岁末,天空中零零散散的飘起了雪花,不过非常小,小的几乎要抬起头仔细观察一番才能够看出来天空飘落的是雪。

    不过这对于京师的百姓,官员来说都是些好事,瑞雪兆丰年,凡遇事,皆是可以以此为开头。

    一如此时的朝堂议会。

    官员们个个门清,知晓最近还未能解决的大事,要么就是辽事,要么就是秦中灾情。

    前者他们没有太大办法,但是后者相关.几乎所有官员都想好了,若是皇帝问话该如何去说,诸如:皇上,瑞雪兆丰年,陕西灾情,想必来年定然转好。

    “带上来。”

    崇祯皇帝朝着大殿外看了一眼,立刻有太监捧着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弓着身子迎着诸多大臣和皇帝的目光走到殿内。

    “打开。”

    太监应声将怀中布包打开,一抹绿色浮现而出,是一个绿色的藤状植物。

    “这是?”

    “陕西参政洪承畴,差人送来一物,说是那,陕西流寇灶王变化出来的庄家,眼下秦中之地大旱,这植物竟然生长的郁郁葱葱,朕考考你们,此为何物?”

    崇祯皇帝并不相信这是那灶王变化出来的东西,当是不知道从哪里挖来的,适宜旱情下生长的作物。

    因此他才问道。

    “这”

    大臣们对视一眼,他们皆在京师,乃是朝廷命官,怎么会认得庄家物,还是这等稀罕之物。

    “皇上,臣知晓。”

    靠后的位置站出来一个老臣。

    “你且说。”

    “此物名为番薯,乃是外邦传播之物,在沿海广东之地多有种植,耐旱,”那老臣拱手道,他曾经去过广东,见到过这种东西。

    “怪不得看起来如此眼熟,”崇祯皇帝心中道,番薯他也知晓,极为耐旱,但是百姓不喜种植,他当时也并不在意,眼下竟然被那灶王带到了陕北之地。

    “果然,那灶王有些猫腻,变化出来的东西皆是从各地带来稀罕之物,来欺骗愚昧百姓。”

    “或许那变化出来粮食也是一种较为高明的手段,将那马懋才和其随从都骗了去。”

    崇祯皇帝心中道了声。

    “不错,”他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几分了解,这么一看,那山西巡抚所呈上来之物应当也是凡物。

    “将山西巡抚耿如杞八百里加急带来的东西呈上来。”

    大臣们皆是面露惊异之色,这山西和陕西是怎么了,陕西呈上来番薯,山西又呈上来什么东西。

    又是两个太监,一个捧着一个覆着红布的托盘,另一个则是双手托着一个五尺长用红布包裹着的东西。

    “打开。”

    两个太监小心翼翼的将红布揭开来,露出了下面的东西。

    托盘上放着一个瓶子一样的东西,里面似乎还有某种液体,另一个似乎是一根短矛。

    朝中大臣们盯着这两样东西,第一样说不太准,但是第二样明显是兵器啊,这有什么特殊的吗。

    “山西巡抚耿如杞在奏疏中说,这两样,皆是灶王变化而出,前者,名为矿泉水,乃是一奇妙之瓶,看似玻璃,却不是玻璃,轻盈透明更甚,瓶内有水,口感甘甜清冽,宛如山泉,另一物,乃是灶王手下之兵卒兵器,乃是神兵利器,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即便是横于两石之上,以力士着重锤,千钧之力锤之,亦不能够使其弯折分毫。”

    崇祯皇帝缓缓说道。

    众大臣听得清楚,文臣们大多将目光落在矿泉水上,武将则是看着那所谓神兵利器。

    力士以重锤千钧之力砸下去,还是横着下空放的,竟然不会发生弯折,这怎么可能。

    “两者朕皆已尝试,山西巡抚耿章光所言非虚。”

    崇祯皇帝接下来说的话让众大臣更是惊异。

    “你们可有人认得这两样东西,是何材质所制,还是说,此物只应天上有?”

    崇祯皇帝问道,语气让人听不出来喜怒,不过是谁都知晓,绝对不能说是‘此物只应天上有那岂不是坐实了这是灶王变化出来的。

    那灶王是神仙。

    经过上面的番薯一事,聪明的已经猜到了崇祯皇帝的意思。

    崇祯皇帝盯着众大臣,他测试过这两样东西,那矿泉水瓶神奇无比,那神兵亦是如此,他可以肯定,大明境内,绝无可以堪比那神兵的兵器,当然,这神兵锻造有些困难,不过这也更加印证了它的珍贵性,最为关键的是,崇祯用火器试了,依旧无用,这也就意味着若是用这等神兵融铸成铠甲,将会是天下最坚固的铠甲。

    这让崇祯皇帝十分恼怒,这等神兵,对于大明十分重要,却被掌握在流寇手中。

    “怎么?都没有见过?莫不是朕的大明,找不出来此物?”

    崇祯皇帝眉头略微有些皱起,心中已然是怒火滔天。

    “启禀陛下,”成基命眼看情况不对,赶忙开口说

    道:“臣以为,术业有专攻,不妨召集工匠来,无论是那矿泉水还是神兵,看谁能够知晓此物,又或者是打造出此物。”

    崇祯皇帝本来就没有太多的主意,若是朝中大臣不知晓该如何去做,他估计又要换一批人来,眼下有人给出建议,他稍微开动脑袋瓜一想,确实如此。

    术业有专攻,跟一群文臣武将来商讨这些东西,他们不知晓也正常,毕竟文臣为政治民生,武将虽然每日皆是与兵器甲胄作伴,但是你让他说出来关于兵器的冶炼或者打造,皆是一问三不知。

    “也好,来人,去将皇宫中乃至周围的铁匠全部召来。”

    崇祯皇帝将命令吩咐了下去。

    在皇宫内和皇城内,皇帝的命令虽然不能说是言出法随吧,但是基本上下达命令以后,手下很快就能完成。

    二十工匠在一个时辰之内被带到朝堂上。

    一群人战战兢兢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身上还被命令带着吃饭的家伙,一般这种一群工匠被喊过来,往往意味着发生了什么大事儿,这些大事儿基本上都是属于那种干不好就要掉脑袋的活儿。

    “给他们看看,”崇祯皇帝指着太监手里面端着的短矛。

    太监应了一声,随后弓着身子捧着短矛递给了领头的工匠。

    工匠知晓,他们的脑袋都跟着这个五尺长的短矛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