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初:我和老朱摊牌了 » 第四十八章 老四,想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吗?

第四十八章 老四,想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吗?

    “额,他有一些外号,什么促织皇帝,蟋蟀天子,香炉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老四?”

    明成祖朱棣:

    “……”

    明太祖朱元璋:

    “装聋作哑是吧,待会咱就让你知道什么是民间疾苦”

    朱元璋气到了,老四这一支都是些什么?

    自己造反,老大胖成一个球还爱女色,老二学他爹造反被烤了,孙子还喜欢玩促织。

    现在看来,只有他家老三还算不错了。

    “他这就是昏君,”

    “额,陛下,其实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错的”

    “这还不错?”

    “嗯哪,有些人将他说为大明历史上能和您和永乐大帝相比较的明君呢”

    “说说”

    朱元璋说道,他倒要听听一个玩促织的皇帝能是什么明君。

    “历史上描述,,宣宗和仁宋执政的这个时期,明王朝的综合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社会清明,人民富足,后世称为“仁宣之治”,他在位的时间远长与其父,在治国方法上也很有一套”

    “首先,宣宗加强了皇权,从表面上看他虽然爱玩,可在集权方面的手段丝毫不亚于其祖父永乐大帝”

    “他解决了父亲时代没有完成的藩王宗室隐患,把自己的二叔给灭掉,还让三叔交出了手中的兵权”

    “其次,他努力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重用贤臣,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当时有个三杨”

    “内阁三杨是明朝最著名的贤臣典范,他们就出现在朱瞻基执政时代,”

    “三杨是那个时期的名臣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他们每一个都是饱学之士”

    “日常帮助朱瞻基处理国事并提出指导意见,是促使“仁宣之治”出现的主要功臣”

    “当然了,宣宗是真的重用贤臣,除了三杨之外,宣宗手下还有很多的能臣异士,每个人都在适合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而宣宗本人对于大臣们的建议也都是虚心接受,君臣和睦,国家强盛,政治清明。”

    “对外的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宣宗刚刚执政时候选择了主动结束对外大规模军事行动,主张与民休养恢复国力,”

    “当然对于一些有必要打的仗他也完全不犹豫,对于一些没必要打的仗,他从不穷兵黩武”

    “他也很重视北部边患,还带兵亲自出击蒙古,亲手射杀敌人,极大鼓舞了士气,并最终赢得了胜利,确保了边境的安稳繁荣”

    “不过让人诟病的是他放弃了一些大明的国土,比如永乐大帝打下的安南地区”

    “不过在当时的宣宗眼中安南就犹如鸡肋,治理太过麻烦,所以他觉得与其劳民伤财不如主动放弃”

    “第二个方面就是组织了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宣德五年,宣宗以外藩诸多不来朝贡为由,命令郑和再次率领庞大的舰队远下西洋”

    “而后郑和操劳过度于印度西岸去世,舰队后在郑和副手的率领下顺利返航”

    “于宣德八年才回到京师,而后又让郑和的副手开始准备第八次下西洋,不过因为宣德十年,宣宗死了,所以便不了了之了”

    “至于说他是否爱玩促织,这个根本就不能用在评价一个帝王上面,而且综合来看宣宗完全拥有玩蟋蟀的资格”

    陆听寒为众人介绍着朱瞻基的功绩,老朱家那么多奇葩皇帝,这个还是可以的。

    “照你这么说,他真就是个明君,他就没有犯过错?”

    “呵呵,陛下,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嘛”

    “错肯定也会犯错,其实我觉得要是他能多活个几十年的话,那我估计历史都不知会向哪里走呢”

    “那他都犯了什么错?”

    朱元璋问道,都是大明的皇帝,他的子孙,看看他在政治上有什么错,咱也可以改一改嘛。

    “这第一嘛,就是刚刚说的,他放弃了永乐大帝打下的安南,这事儿其实挺窝囊的”

    “咱们自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派遣任嚣、赵佗南下百越,就已经将安南纳入了中原王朝的国土之中”

    “后面汉武帝时期,灭掉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也在那里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等3个郡”

    “安南在那以后的1千多年里,可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领土”

    “哪怕是两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十国等时期,安南都是以郡县形式,臣服于中原王朝的”

    “而五代十国后期,安南又脱离南汉自立,先后建立了吴朝、前黎朝、李朝、陈朝等王朝”

    “直到后来安南又臣服于蒙古,又臣服于元朝,自此安南又成了中原王朝的附庸”

    “而明朝建立初期,安南的陈朝也是归顺明朝的,但是是以藩属国的身份归顺的”

    “不过就像之前说的,在永乐大帝统治时期,安南又发生了内乱,所以永乐大帝趁机收复了越南。

    “那块儿地盘又回到了咱们汉人的手上”

    “不过在宣宗时期,安南的起义军在一个叫黎利的带领下,不断击败明军”

    “宣宗觉得对越南的统治似乎没什么意义了,因此主动放弃了安南这片土地”

    “不过人家也是怕大明的,知道真打是打不过的,就承诺安南依旧会以藩属国的身份,臣服于明朝”

    “直到后来后黎朝建立了,大明也就彻底失去了安南了”

    “唉,如果安南还在我们手里,那我们的沿海地区会扩大多少啊”

    “对大明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毕竟下南洋、西洋,从那里出发,实在是太方便了”

    听着陆听寒的话,朱元璋也觉得心疼,这可是大明的地盘啊,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个败家玩意儿。

    明太祖朱元璋:

    “老四,你这个孙子不错啊,果真是好圣孙”

    明成祖朱棣:

    “爹,我错了,我这就召他回来,当着您的面抽他”

    朱棣听见自家老爹说的话,急匆匆的说道。

    他了解自家老爹,这一不发火,二还笑眯眯的样子,是真的怒了。

    而且他也想抽朱瞻基,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盘,你说丢就丢了?

    还有那解缙,自己都想把他从坟里拉出来鞭尸。

    狗屁的好圣孙可旺三代,旺是旺了,可另外两代加起来才十一年,有这么旺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