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 第四百八十三章 迁居落户(下)

第四百八十三章 迁居落户(下)

    将

    首要的一条就是粮食不够吃,粮食肉食,这些对李胜利而言不是什么问题,马店集那边就可以轻松解决。

    有粮食或者是南瓜、地瓜吃,人就能活着,但想要好好活着,是要吃菜的,如今算是夏天,蔬菜不缺,可到了冬天,蔬菜的缺口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山上跟洼里,受限于土地,作为自留地的山田长不出正经好菜,好地都用来种粮食了,相对于城里发卖冬菜时,圆滚滚的白菜、萝卜,山上跟洼里的白菜萝卜,就有些不入眼了。

    马店集这边也是差不多的状况,土地有限,自留地的产出除了留给自家之外,盈余并不多。

    太平庄那边倒是地多,也有种秋菜保供应的任务,冬储菜的缺口,李胜利只能找马店集的老支书,跟太平庄的关大拿商议一下了。

    人员的不固定,让李胜利也有些犯难,一千人的冬储菜跟两三千人的冬储菜,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存多了浪费,存少了不够吃,这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了。

    本着能浪费不能有缺口的出发点,李胜利让老支书预定了五千人份的冬储菜。

    除了迁居落户的人之外,马店集这边还有至少两个大食堂需要供应蔬菜,或者说是咸菜。

    虽说可以在就近的公社弄上一批,但本着有备无患的原则,李胜利还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太平庄那边。

    除了粮食蔬菜之外,迁居所需要的家具桌椅,以及各种生活器具,也有了缺口,人多了,衣食住行就慢慢的出现缺口了。

    虽说之前找供销社的老孙定了一批物资,但不知道最终的人员数量,李胜利这边心里也是不拿准的。

    这也是没办法,许多事受制于供应量,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段时间,李胜利也是城里、马店集、闲置军营、山上、洼里各处跑,许多事渐渐有了眉目,也多了千头万绪的麻烦。

    这些麻烦,用钱钞黄金或是投机倒把,都能慢慢的解决,但站在李胜利面前的麻烦却是不那么好解决的。

    人员迁居,他这边虽说没有大张旗鼓,但遮掩的措施也不多,陆总的老王不是瞎子,发现变故之后,他也没有

    而是观察了几天之后,约上司里说的算的中医司令,把李胜利堵在了军营这边的办公室里。

    中医司令如之前一样,来了就是撑场面的,也不说话,就是稳稳的坐在一旁喝水。

    而老王则是面对面的问起了李胜利人员流失的原因。

    知道李胜利擅斗且善于混淆视听,老王提问之后,也不紧追,跟中医司令一样,也端坐在了办公室里。

    “两位,我要是说,城里太热,我送他们去山里避暑了,你们信吗?”

    李胜利这话骗鬼还成,当面这么说,老王的脸上也有了恼意,这是连应有的遮掩也不要了,这么说话,这事儿就没法谈了。

    “胜利同志,人是经过司里跟陆总两个单位召集进京的,你这么说话,单位这边怎么说?

    也是按照避暑的说辞来吗?

    你们之前,可是发了不少社论的,部里对这边的情况也有所关注。

    人不声不响的没了,我这边就没法给院办交待……”

    见李胜利不说正经话,老王这边索性摆明了车马,许多事总要有个交待的,玩不言不语、不声不响也不是这么玩的。

    再者,这么多人说走就走了,之前的费,以及之后的生活怎么维持,也是个问题。

    老王知道李胜利召人进京另有目的,但这个目的必须在单位的掌控之下才能操作,直接撇开单位,这事在哪也是说不过去的。

    “老王,如今的形势你不清楚吗?

    不怕问题蔓延吗?

    作为中医界的一员,我总得有些未雨绸缪的手段,避暑这由头,也是勉强说的过去的。

    我这就这理由,你让我再找,我也找不出来了……”

    跟面对吴门的吴家叔侄一样,面对陆总的老王跟中医司令,李胜利依旧摆烂。

    也不是李胜利惯于走旁门左道,而是有些事,必须走偏门,玩灯下黑的手段。

    这年月,他敢站出来说,我特么就是想在山上村养着这群各地来的名老中医,下一刻就有人敢拉他出去打靶,有些事,就不是个人该参与的。

    但不参与又不成,中医大传承的道岔就摆在他的面前,不掰,就是一条慢慢零落的崎岖之路,掰了,未必是大路朝天,但也是相对平坦的。

    各地名老中医的数量,司里跟陆总不是不能掌握,而是不经过他这边,要耗费心力去摸排,这事来来回回拖上一月半月的,事情也就没有首尾了,那时节谁还有心关注这些个土埋脖颈子的老头?

    “你……”

    李胜利直接摆烂,耍混蛋手段,是老王没有想到的,许多事,他也只想听个解释而已,正管坐在一旁,细节上倒是没他什么事。

    但李胜利的态度还是过于敷衍了,这可不是小事,弄不好上层都要关注的,这么个态度显然是不成的。

    “有什么困难没有?”

    老王要发怒,一旁的中医司令,却问起了李胜利的困难,带着错愕看着两人,这俩在老王看来都是有些不可理喻的。

    人到了地界,没了音信,这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直接就干系身家性命了。

    “有,而且还不少。

    首先,粮食上就有很大的缺口,再有就是冬春两季菜的问题。

    衣食住行上,不说处处是困难,也是差不多的。

    自训班这边,倒是能从各单位要点补给,但杯水车薪啊!

    各地医家正在进行的中医理论返本归源,也缺少很多医书典籍,听说司里有不少藏书,直接拨派给我一部分成不成?

    这些书籍,有借有还,我不会昧下的……”

    面对正管的发问,李胜利也是如实作答,只是隐瞒了他的努力,这写事不需要多说,他一贯做事利益优先,名声什么的,倒是其次。

    中医司令那是真的司令,对形势自然有其判断,瞒也是瞒不住的,李胜利索性以实为实的说了一部分。

    “小李,我很佩服你的胆魄,我跟你岳父虽说没有共事过,但我相信他的眼光,也相信你的忠诚。

    你刚刚说的问题,我一样无能为力,我若动了,你的事就瞒不住了。

    王院长,这事不着急要结果的,看看再说,无非人还在四九城的范围之内。

    小李说的避暑,也是很好的理由么,毕竟各地的名老中医岁数在这,不耐寒暑也是可以理解的。

    许多事,还是要有耐心的……”

    老王的质问,被中医司令截住,面对只有嘴上实惠的正管,李胜利也很无奈。

    跟他说的一样,许多事经过司里之后,也就没有灯下黑一节了。

    召集各地的名老中医,电话电报虽说是司里发的,但实际进京的名单,却在谢家老妈邹锦的手里,这份名单不递交上去,司里就不知道各地名老中医进京的规模。

    陆总这边跟司里互不统辖,陆总院办知道的情况,也不会跟部里、司里汇报,他们有自己的上级单位,跟部里、司里也是不说话的。

    真是有人要查,如果中医司令在途中消极怠工一下,事情拖一拖,一样是没首尾的。

    “多谢您能体谅,如今的局势,拖不了几个月的,您这边也得早做打算……”

    中医司令这边没什么风险,李胜利做不做提醒,都是要退的结果,有些人做不做规避都是一样的结果,直面风雨也是一种资历。

    “眼光独到,好了!

    按你所说,这事可以拖上一两个月,但入秋之后,总要有个答复的,不要让人难做……”

    给了李胜利期限以后,中医司令放下水杯就出门了,屋里只剩老王跟李胜利大眼对小眼。

    “唉……

    这边的事情,我就当不知道了,院里的中医科室,你也要增加一些人手,如今的人员轮转一下,一两个月的时间还是可以挤出来的。”

    见李胜利的正管也做了退让,老王这边也不好追究什么了,只要闲置军营的补给不增加,一两个月的时间无人问津,还是可以办到的。

    新科室加上义诊小铺的后续,就足够院办那边忙活一两个月了。

    “我也多谢您的体谅,还是之前那话,遇上麻烦可以到马店集暂避……”

    听着李胜利不怎么盼他好的说辞,老王也没再多说什么,跟前面那位一样,放下手里的杯子,转身就出了办公室。

    两人坐车离开了军营,李胜利这才长舒了一口大气,有了这两位遮掩,各地名老中医进京这事,也就算有了首尾。

    只要保证好了陆军总院那边中医科的人员,营里跟义诊小铺的医家们,都可以迁到山上去了,这次吴湛、吴昂叔侄所带领的吴门医家也在迁居的范围之内。

    有了这批人在山上村住下,李胜利就可以真正进行返本归源了。

    至于更重要一点的京中医家们,则是需要好事多磨了,一把拉走,那纯属找死的节奏,一个个一点点的迁走才是正途。

    已经从一线退下来的名老中医,现在也可以进行操作,至于董师、祝师、白肃山、郭士槐这类一线的医家,李胜利只能间接的保护一下,直接拉到山上去,那也是没事儿找事儿。

    但京中的名老中医该怎么请去山上村,也是个问题,跟史老差不多,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享誉四九城的名家,不仅有名医名家的矜持,而且多半还拖家带口的住着。

    动也不是那么好动的,这一节,又得劳动史老了,让史老牵头,先去洼里老村部那边来个打着避暑幌子的名家荟萃,也是个缓步。

    那边也算是有山有水可以避暑的地界了,面对京中医家,无论是一线的,还是退居二线的,李胜利这边的试探也少不了。

    这些人之中的每一个,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稍有错失,漏了山上的那群各地名医,这样的锅,光天化日之下,李胜利是背不动的。

    好在,司里的正管,中医司令那边,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他这个正管坐在那里消极怠工,许多事也就没法深究了。

    搞名家荟萃之前,李胜利还要去洼里那边看一下,如果老村部那边的仓库还没有完工,这事儿就得稍微延后一下。

    京中名家这边的忌讳太多,想要一网打尽,难度太大,现在看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徐徐图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