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的武功变成了御兽 » 第二十四章 关键

第二十四章 关键

    能被送到大理寺的案件无一不是大案。

    一般的案件通过刑部便也就处理了,能被送到大理寺再复审一遍的,这本就说明了案件的不平凡。

    然而从明面上来看,胡舫能看到的也就只是个波及了一家三口的普通杀人案。也许是作案者的确有些难找了一点,但是好像是也不必送到大理寺。

    像是这样的案件,送到京都府便也就足够了。

    不过,就在他知道了死者的身份以后,他便就知道朝廷的反应为何会如此的古怪了。

    “死的人乃是大罗教八大护教法王中的黑天法王、玄弥法王以及大圣天王。这几人皆死于此。而且就像是他们这等天台境的高手,他们死前甚至连个反应都做不到。这本就已经说明了出手者的不凡。”

    这是那个一直默默地站在了李掾礼身旁的抱剑男,他给出来的解释。

    他评价道,

    “甚至就连我都做不到这种地步。”

    就从他的语气来看,这位应该也是个高手。就是不知道他的手段到底有多高了,这让胡舫看向他的表情还有古怪。

    不过另一边李掾礼倒是很相信这个抱剑男。这让她刚才听到了他的评价的以后,然后她的神色还有些难看。

    “那这样的话,那恐怕这次的案件就不是简单的了。”

    一般涉及到武林的案件都不会太简单,这让才刚刚上任的李掾礼不免还有些头疼。

    她率先一步道,

    “要不然,咱们先到现场看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吧。”

    就说着话,然后她第一个走进了作案现场。只不过从胡舫的角度来看,恐怕这里也看不出来什么了。

    主要是因为之前刑部的探查把这里作践的一片狼藉。

    周遭的脚印横七竖八,周围的陈设也被翻得七零八落。无论是屋子里还是院子里都被挖出了各式各样的土洞,甚至就连灶台都不知道是被谁用重手法给直接凿碎。

    至少胡舫是很难从这样的现场里看出来什么线索了。

    不过那个女人果真不愧是能被直接升为大理寺卿的天才。

    像是这别人翻烂了都没能看出来什么东西的现场,那个女人竟是只通过一眼就能看出来其中的端倪。

    “这里好像是有些不对。”

    她那若有所思的语气,这让胡舫还忍不住问了一句,

    “什么意思?”

    这让那个女人解释道,

    “如果按照阿奇之前的说法,那这里死掉的这几人都是伪装的武林高手,他们身份不凡。那若换做是你的话,你会真的像是一个普通人一样生火造饭吗?”

    胡舫犹豫了一声,他道,

    “大概不会。”

    就别说是武林高手了,便就是他,他在平常生活中大概也不会开火的。毕竟是身居高位已久,这辈子他怕是连厨房都没有进去过。

    所以女人道,

    “可是你看,像是这里的灶台与厨房明显是有人打理过。而且看这里的余碳,这灶台被用过明显不是一次两次。”

    “那么,就像是他们这样的人,你说他们会用灶台做些什么?”

    胡舫猜测道,

    “或许他们是在熬煮药汤。”

    这是胡舫在听到了那个女人的推测以后,他的第一反应。

    这也不怪他。主要是这几天他的本体就像是被煮烂肉一样,白天夜里都要泡在药汤里,所以也难怪他第一时间会有这样的猜测。

    不过,那个叫做阿奇的男人道,

    “不对,我在这锅灶里没有察觉到元气的残留,所以这说明这里的灶火不可能是用作修行。”

    这让胡舫又猜测道,

    “那或许是他们其中哪位的修行可能会用到烈火?”

    男人又道,

    “还是不对。这几人中,黑天法王修行的是大暗黑天法,玄弥法王修行的是净土法域。唯一可能会与火焰有些关系的大圣天王,怕是普通火焰已经与他无用。所以这几人的修行没有一个人会用到火灶。”

    这让胡舫听到这里不由有些无奈,他忍不住挠了挠头道,

    “那我恐怕也想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了。”

    主要是之前他也没有查案的经验,所以第一时间让他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猜测。这怕是着实有些难为了他。

    不过就在这时,那个女人突然开口道,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火灶的使用,并不是那死去的三人所为?”

    “你是说?”

    胡舫好像是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

    他突然想起了之前刑部交接的人与他说过的,死的人乃是一家三口。可是哪里的一家三口竟然会是年纪相仿的中年人。

    “他们中应该还有个孩子。”

    这让胡舫想到这里,他还急忙道,

    “等我出去找周围的街坊打探一下。”

    不出所料,这应该就是破局的关键。

    ……

    另一边,在胡舫看不到的地方,有两个少年也在隐秘地查探此事。

    “少爷,你说老爷怎么就不相信你的判断。明明你的推测有理有据,很让人信服。但是老爷就是视而不见。”

    这让那站在首位的少年,他回头有些温润地道,

    “父亲不是视而不见,他只是不想管这次的案子罢了。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地就把案子交到了大理寺的手上。”

    “要知道,大罗教乃是西土三正教之一,这次的案子说不定就会惹火烧身。他只不过是明哲保身罢了。”

    这让那书童又问,

    “那少爷为何又要查探此事。”

    少年人道,

    “我与父亲不同。父亲深谙官场,他下意识地就给了那新晋的大理寺卿一个难题。毕竟三法司向来不同心,所以父亲如此做倒也不算过分。”

    “不过,按我的心思,如此把一个烫手山芋扔给他人实在是让人有些过意不去。我又不好忤逆父亲。所以只好尝试查到些线索,也好让那位新晋的大理寺卿少费些功法,也大概算是赔礼了吧。”

    说着话,他招呼了旁边的书童一声,然后与他到了一处茶寮迈步进去。

    “要两壶茶,一些点心。再请店家帮我寻一张宣纸和几只墨笔。这些可一起算钱。”

    接客的小二恭声应是。

    这样那书童还有些兴奋地道,

    “少爷这是准备给那走丢了的男孩儿画像吗?”

    少年道,

    “也只是试试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