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六章 天天坑他舒尔布

第六章 天天坑他舒尔布

    无论怎么说,最后舒尔布还是勉强同意了高霖的提议。

    就像高霖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不要脸,那就一条道走到黑彻底点。

    第二天舒尔布就将那张祖传的舆图拿到了高霖面前。

    “了不起,了不起。”高霖光着脚站在将近有十米左右长,六米左右宽的舆图上,认真的寻找他记忆中的地方。

    虽然有些名字不一样,但是还是能从大概的方位上看出这张舆图标记的是十分准确的。

    更让高霖高兴的是,这张蒙古全盛时期的舆图还是一张蒙古西征时期行军打仗用的舆图。上面还标明了一些行军的路线,以及可以用来驻扎军队的地点。

    高霖敢笃定这张舆图绝对不是舒尔布曾祖父哈散跟随成吉思汗时的舆图,应该是蒙哥时期的。因为在地图上已经出现了蒙古第二次西征后最西方黑海的标记,而华夏的江南之地则没有在舆图上出现。

    “少爷,这不就是一张舆图么,您至于这么高兴么?”

    一旁的唤儿好奇的问道。

    高霖走到唤儿身边,摸了摸唤儿的小脑袋小声的吓唬她道:“少爷告诉你,就连南京城里的皇帝老子都没有这张舆图。你可不能跟别人说哦,要是让朝廷知道了,要杀头的。”

    说完,高霖还恶作剧的用手在唤儿白净的脖子上划了下。

    “啊?”

    唤儿显然是信了高霖的鬼话,刚一叫出声就赶紧捂住了自己的小嘴,生怕把外人招来。

    “哈哈哈,逗死我了。”见小丫头被自己吓到的摸样,高霖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

    “少爷,你真讨厌。竟捉弄唤儿。”唤儿也反应了过来,生气的跺了跺脚。

    在目睹了舆图的全貌后,高霖自然拉着唤儿将其收好。的确如他所说,这张舆图的存在还真不能让外人知道,要是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那就是祸事一件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高家父子两个人开始各忙各的。

    本来东麓那块地既然到手了,高经述想着先找人把房子建起来。但是他刚一提出来这件事情,就被高霖否了。

    “五百亩的地您老人家打算盖园林么?”

    “您家有盖五百亩房子的银子么?”

    “您是打算等着皇上给咱家都咔嚓了以后,再搬进去么?”

    被灵魂三问打击了高经述一下没了脾气,颓废的等着儿子交代任务。

    同样刚开始也觉得要先盖房子的舒尔布在一旁啧啧称奇,高兄家里太诡异了,当儿子竟然不给老子留一点面子。

    “先搭几个棚子,一边搭着一边找学子。”高霖斩钉截铁的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看了看两位猪队友并不明白自己的意思,高霖犹如老夫子一般解释道:“我们办学这件事要快,要在南京皇帝处理逆元名单之前闹出动静。”

    “所以我们先办学后盖房。”高经述学会抢答了。

    高霖白了他一眼,他最讨厌别人打断他的思路了。

    可怜的的高经述在儿子不善的目光中退了一小步,刚才儿子看他的目光让他想到了老父亲。

    “我接着说,先办学后盖房。我们先招一批学子进来,只好是周围没有办社学村落里的孩子,人数就先定在三百人吧。”

    “这么多?”舒尔布有些吃惊,这个人数可远超他的想象了。

    高霖点了点头:“对,就这么多。而且我们提供三年的免费教育。不收任何束脩,还提供一日两餐。”

    “儿子,咱们这个做的是不是有些过了。”高经述一脸头疼的表情。三百名学子的伙食花费可真的不少啊,再加上需要聘请先生的费用和盖房子的费用,高经述感觉儿子在吸他的血。

    “就是啊,我们免费办学也就是了,提供饭食免了吧。”

    高霖摊开双手很无奈道:“没办法啊,要是在短时间内招够三百名学子其实是有难度的。但是你们可以换个角度想一下,会不会有人为了免费的饭食来上课?”

    高经述和舒尔布听完眼前一亮,这点他们还真没有想到。

    还真别说拿免费的饭食来吸引人来当学子还真有点靠谱,毕竟现在北方刚刚经历过战乱,有大量的土地因为没有精耕细作处于欠收的情况,这时候家里少一口人吃饭,就能多活下来一个人。

    “放心吧,父亲和叔父。这前三批招收的学子我将他们命名为速成班,在社学里学满三年就能毕业。咱们也主要是教会他们识字和基本的算术,等社学的书院盖好后这种招生的模式就要改了。”

    说完后,高霖口渴的拿起一杯茶喝了起来。

    高经述和舒尔布也在一旁开始合计,在商量了一番后,舒尔布问道:“贤侄啊,这经学先生和蒙语先生好找,可是你列出来的算学先生可就太难找了,我们思来想去也就是找几个账房先生来充当合适。”

    “没事,这算学在速成班里不是特重要。到时候你们派几个账房一起过来学就完事了。”高霖微微一笑的回道。

    虽然自己后世上大学的时候高数学的是惨不忍睹,但是像初中高中的题目高霖还是能看的过去的。再说他一上来不可能就普及函数啥的,撑死了以现在的条件能培养几个中学老师就不错了。

    “还是缺人才啊。”想到这里,高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高经述和舒尔布俩人闻言也没质疑什么,高霖这两天给他俩的震撼有些大。虽然这个时期像他这么大的孩子都有娶妻生子的了,但是像高霖这样智多似妖的还真少。

    “对了,把家里的仆人的孩子和佃农的孩子算上。即收买了人心又给家族培养了人才,肥水不都都流到外人田上。”高霖又接着补充道。

    高经述和舒尔布默契的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俩人都想把更多的自家人放进社学。

    高霖置若罔闻,又开始给俩人分配起了任务:“叔父负责招生吧,毕竟东麓那块地儿是您的。想必周围的情况您比较熟悉,在附近招生也方便一些。”

    舒尔布下意识的点头表示同意高霖的安排,而高经述则道:“那我去找先生和账房。”

    高霖补充道:“您这边还要找盖房子的人,让他们先把草棚搭起来。”

    “哦,那好吧。”

    见父亲也接受了安排,高霖接着道:“俩件事情最好在十天之内完成,只要棚子一搭好我们就开学。”

    将事情安排好后,高霖就急匆匆的回道了自己的书房。

    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十天后就要开学的紧迫日程,高霖只好把编纂会计学的事情先放在一旁。将昨天购买的数学书籍放在书桌上,高霖领唤儿铺好了一张宣纸,洋洋洒洒的在上面写上了《数学教材第一册》七个大字。

    因为要普及阿拉伯数字,所以高霖编写的数学第一册并没有多深澳的数学知识点,也就是把四则运算的知识点和计量单位编写了一下。

    由于相对的过于简单,所以大概两天的时间高霖就把书编写好了。这其中时间花费最多的还是高霖时不时的对照一下手里的《算学十经》,想看看古人是如何归纳总结这方面知识的。

    在编书的事情完成了后,高霖又去了一趟东城区的书籍市。并不是去印刷,而是去给即将到来的三百名学子购买文具。

    已经打出了免费办学的口号,所以像笔墨纸砚这些所需之物高霖也打算提供给学子们。一是怕这些文具的价格过高,让学子们难以负担。二则是现在印书已经来不及了,像高霖编写的数学只能让学子们上课时候跟着自己手抄。

    还是从上回买《算学十经》的书店里够买的文具,大量的订单把掌柜的美得嘴角都笑到后槽牙。在交了一百两银子的定金后,高霖十分高兴的从书店里走了出来。

    高兴的原因是因为他刚才将自己编纂的数学教材交给了掌柜,希望他能给个印刷的价钱。

    “二百两能印一千本。”

    掌柜翻开看了看后,给出了自己的报价。

    高霖觉得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于是就问道:“那最快什么时候能印出来。”

    掌柜的翻开教材解释起来:“将近一个月吧,主要是你这本书的印版不太好做,需要费一番功夫。”

    高霖琢磨了一下,觉得还是能接受的。但是估计自己要先回去找人先手抄几本后才能拿来做印版,于是便和掌柜的约好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