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十二章 劳军

第十二章 劳军

    自打徐达攻下大都后,洪武元年朱元璋就设立了北平府。残余的蒙古军事力量一时间难以消灭,北平府就成了北方防线的一座重要的兵城,长期以来徐达在北平至山西一线屯兵备战。

    劳军的物资已经准备好了,正好这几天社学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于是高经述和舒尔布今日就来到了大将军府,徐达这位大神他们是肯定见不到的。不过舒尔布在大将军府里有个关系,也是个逆元降将现在正在大将军府听差。

    “我说舒兄,你那个关系管用么?上次我可是连大门都没进去啊。”

    想起了上次来这里的经历,高经述心里不由的打鼓。

    舒尔布转头看向高经述道:“放心吧,他祖上曾经在我祖父手下效力过,跟我家还算亲近。还有我叫舒尔布.赡思丁,不是姓舒。”

    高经述没好气的回嘴道:“切,我叫你舒尔布.赡思丁你敢答应么?”

    舒尔布还真不敢答应,毕竟这里是大将军府府门前。现在像他这样的色目人,哪个不是夹着尾巴过日子。说来说去,都是朝廷现在对他们政策太狠了。

    不一会儿大将军府里出来个士卒,在跟守门的士兵交代了几句后,朝高经述和舒尔布拱手后道:“崔校官请俩位进去。”

    于是二人跟着带路的士卒走进了大将军府,进入了大将军府。

    “崔兄,近来真是春风得意啊。”

    一见到自己的熟人,舒尔布就上前恭维起来。

    “连你都打趣我,我现在在大将军手下就是个闲职。这位是?”崔平生起身迎了下后问道。

    舒尔布赶紧介绍道:“这是西郊的高兄,高经述。最近与为兄一起办学的正是此位。”

    “叨扰崔将军了。”

    高经述赶紧拱手行礼,有求于人矮三分的道理他是懂得。这时候越是显得自己低微,越是好办事。

    崔平生也赶紧扶起高经述,然后安排俩人坐下上茶后开始询问起了来意。

    这事还要舒尔布开口,谁让他熟呢。在来之前他们已经想好了说法,于是舒尔布道:“崔兄,事情是这样的。我和高兄在西郊办了个社学,就招收了附近一下屯田的军户子弟。”

    “哦,还有此事?”崔平生有了兴趣,示意舒尔布继续说。

    “后来我和高兄在登记这些军户子弟的名单时,发现都是一些五六岁的孩子。于是便跟屯田的百户了解了下情况,这些屯田的军户日子过得有些惨啊,不仅平时种地,还时不时的还要训练。所以稍微大点的孩子都要留在家里帮着种地,只能送那些年纪较小的来社学读书。”说道这里舒尔布不知是真同情还是做做戏的样子叹了口气。

    崔平生听完也是有些低落,如舒尔布所说的一样。这些屯田的军户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朝廷只是发了一些口粮和农具就把他们送到每个屯田点了。其实这也是没办法,一方面现在还要跟残余的蒙古军队打仗,一方面朝廷刚刚初立那里都需要钱,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照顾到他们。

    见火候差不多了,舒尔布道出了此次的来意:“这次我和高兄来,是想捐一些粮食和耕牛以作劳军。你也是知道哥哥底细的,虽然现在朝廷没有追究,但是多少哥哥能花钱买个心安不是?”

    “就这么简单?”崔平生有些怀疑,主要是他太熟悉眼前这个家伙铁公鸡一毛不拔的性格了。

    而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高经述此时表态道:“崔将军尽可放心,此次劳军的物资乃是社学捐赠。我和舒兄只是跑腿而已。”

    “呸,你俩当我傻。社学是你俩办的,社学捐赠不就是你俩捐赠么。不过这个说法的确是可以遮掩一下,自己也能从中混取功劳。”崔平生开始琢磨起来这件事情的操作性。

    想了一会,崔平生点头道:“此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你俩在此稍等片刻。”

    说完崔平生走出了自己的职房,朝徐达所在的房间走去。

    “卑职叩见魏国公。”

    一来到徐达面前,崔平生就拜见道。

    此时的徐达正和其他将领在商讨北方防线的部署,近来大明和蒙古都在恢复元气并没有什么大仗要打。

    “何事?”

    徐达一边看着由北平到山西的长城防线,一边听取部下的回报。根本就没有抬头看崔平生的问道。

    崔平生小心翼翼的汇报到:“启禀魏国公,西郊有人送来一批粮食和耕牛,说是来劳军。”

    “哦?”徐达好奇起来,抬头看了看崔平生后示意道:“仔细说说。”

    于是崔平生把刚才从舒尔布那里听来的说法又重复了一遍,其中关于舒尔布和高经述的身份他自然是隐瞒了,只是说是西郊书院来捐赠的,毕竟也是他们俩的意思。

    徐达听完了回报,总是觉得那里有些不对。什么时候这些地主豪绅又这么好心了,还主动来劳军。

    一旁的巩昌候郭子兴却站了出来道:“魏国公,此前我巡视过屯田点,大多已经不堪劳苦出现了逃户的现象。现在又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不如我们先收下这批物资吧。”

    徐达也知道郭子兴说的是实情,于是思量了一下后面露严肃的道:“你确定是西郊社学送来粮食?不是当地的豪绅之家么?”

    “不敢欺瞒魏国公,来人之中有一个色目人与卑职有旧。我特意询问了一下,来人只说是代表西郊书院而来。“崔平生连忙回道。

    徐达揉了揉额头,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在那份名单被递到了朱元璋面前后,北平里这些色目人开始有些着急了。最近更的是无孔不入的开始四处走起了关系。

    “把人带上来回话。”

    徐达也是无奈,虽然他不想和这些人打什么交道,但是目前他要先安抚一下移民军户。

    不一会儿高经述和舒尔布就被带到了徐达的面前,俩人一进大堂就赶紧瑟瑟发抖的跪下。废话,现在在他俩面前的可是杀神一个。俩个怕死的憨憨当然怕了。

    “就是你俩打算来贿赂我的?”

    徐达一上来就给俩人定了罪,先发制人不仅是在战场上,在谈判中也是用的到的。

    一听到贿赂俩字,高经述俩人赶紧惶恐的否认:“不是不是,不是贿赂,是劳军。”

    “哦?那你们说说你们一个逆元散官一个逆元色目贵族怎么就这么突然心向朝廷了?”

    见二人急忙否认,徐达也是有意的打趣道。

    “启禀魏国公,我等虽然在逆元中担任过官职,但现在已经解印回家。此次劳军也只是吾等在办学时知道军中缺粮,想为朝廷解忧而已,并没有其他什么想法。”

    高经述战战兢兢的解释道。

    “你等办的社学有多少学子啊?”徐达看似转移话题,其实是想看看他们有没有说实话。这个社学要是真的有学子,那俩人的说法也能前后融洽。

    “三百余人,皆是西郊周围村落的孩童。”

    徐达的手指敲着桌子,听到人数的时候明显的一顿。这个人数是他没有想到的,想来对方也不敢欺骗自己,毕竟一打听就能知道人数的真伪。

    在思量了后,徐达将高经述俩人打发道:“那就把东西留下吧,你二人回去好生办学。”

    见二人又再崔平生的带领下走出了大堂,郭子兴有些不解的问道:“魏国公,此二人究竟是何意?”

    徐达哈哈一笑道:“土鸡瓦狗之辈而已,估计是那份名单有此二人的名字,现在来花钱买平安来了。”

    “那我们还收下物资?皇上那边到时候怪罪下来怎么办。”郭子兴听完了徐达的解释,有些着急了。

    徐达摇了摇手道:“无妨,此次名单牵连过大。我想这俩人只是被牵扯其中而已,如若不深朝廷也不会过于追究。要是主犯的话,那就给他俩找俩把快点的刀子,走的时候别叫俩人太过于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