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十八章 徐达头疼

第十八章 徐达头疼

    高霖在军营外给舒日台分析为什么他一个人打不过军营里的两万多人的时候,刚刚去传话的江小六已经在百户的带领下来到魏国公徐达所在的大帐外。

    在跟大帐外的亲兵叙述了一遍来由后,江小六将两本拜帖上交到了亲兵的手中。

    “启禀国公,昨天来劳军的高家和舒尔布家已经派人来了。此时正在军营外等候召见。”

    说完亲兵上前将拜帖交给了徐达,然后退到一旁等着吩咐。

    徐达看了看手中的拜帖,一时间有些琢磨不定。他昨天也就是临时起意的,对于这俩人的安排他也没什么去处。

    于是徐达看向一旁的巩昌候郭兴问道:“巩昌候对这两人有何看法?”

    郭兴见徐达想把锅扔给自己,马上不屑道:“切,一个是趋炎附势的商人,一个是逆元的贵族。就这俩货的后代白给我我都不要,国公您还是自己收着吧。昨天你也是跟人家说要招来当亲兵的,我看也挺合适的。”

    徐达也是颇为头疼,要不是为了拿捏蒙元降臣武将。他也不会出此下策,弄两个小孩儿来来当质子。主要还是最近东北的异动以及乃儿不花反复的事情影响太大了,整个北方防线都有些被动的要做起战争的准备。

    既然没有好主意,徐达也就只能将错就错让亲兵把高霖和舒日台带入军营。准备当面考察一下俩人,要是能留下就留下,不能的话随便找个喂马的活儿打发了,他可不信对方想拿脖子跟自己的大刀碰撞一下。

    摆出一副磨刀霍霍的样子,徐达坐在了大帐的上位。

    不一会儿,高霖和舒日台就被带了进来。一路上高霖还提醒舒日台进去后不要乱说话,一切要看自己的示意。在舒日台再三保证后,高霖才长叹一口气率先走入了大帐。

    他与历史名人的第一次会面,让他有些心情激动。

    徐达,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不朽的功勋。与和他起名的常遇春不一样,徐达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军事家。

    常遇春杀降杀的上瘾,而徐达竟然能把活捉元顺帝这种唾手可得的不世之功放弃,在合围的时候开了个口子让元顺帝跑了,就能看出徐达此人的政治智慧有多高了。

    面对这样一位历史名人,高霖心里有些忐忑。自己的那些小心思肯定就是因为没有瞒过此人,所以才招来如此横祸的。与这样一位具有政治眼光的军事家即将交手,自己要格外的小心啊。

    “草民北平府高霖见过魏国公。”

    “草民北平府舒日台见过魏国公。”

    一进入大帐,高霖赶紧朝上座的徐达施礼。他可谓是怕水太凉的典型中的典型,这种时候他可不想被人抓住什么小尾巴。

    徐达看了一眼来人,一个十一二岁儒生打扮的小公子和一个体型颇为威猛的蒙古少年。

    见此摸样,徐达就失去了兴趣。看来两家真的是派了个族中子弟来当人质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心思。

    失去了兴致,徐达也就敷衍的问道:“既然来了,想必你等应该知道是来干嘛的。”

    “启禀魏国公,我等知道。”

    高霖恭恭有礼的回道。

    这种没营养的对话令人生厌,于是徐达随意的打发起来:“既然知道,那就下去等候安排吧。”

    说完徐达又看起了书桌上的各本条陈,整个北方防线的所有汇报每日都要处理很多,他可没有时间为了两个质子耽误太长的时间。

    不过出乎他的预料,帐下的两人并没有就此离去,其中那个十一二岁书生公子跪地又说道道:“启禀魏国公,我等现为民户,如若听从魏国公的安排进入军营从军,是否还请魏国公派人去北平布政使司先去勾选我等的军籍。”

    这个时候,高霖开始给徐达挖起了坑。想让老子当兵,那是万万不能的。即使是真的给你当了亲兵,那我坑不死你就愧对了我穿越人士的人设。

    一旦徐达答应要给高霖和舒日台勾选了军籍,那就等于跳入了高霖的陷阱。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百废待兴,民生凋敝。这个时候的明朝最需要的就是给老百姓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用来休养生息。

    可是与此同时,北方蒙元的势力还在牢牢的把控草原。随时都能够组织大量骑兵部队对北方防线进行滋扰,一旦北方防线告破,就可以大兵力南下。

    面对虎视眈眈的蒙元势力,以及现实的经济环境。朱元璋搞出了举世闻名的军户制度,还夸口“朕养百万兵,不废民间一厘米。“的豪言。也不知道老朱哪里来的自信,其实这就是一种屯田制的变种,还远远不如唐朝的府兵制度。府兵制搞的那么好到最后都在天宝年间被废除用募兵制来代替了,这军户制度竟然搞到了明朝灭亡,那真是不亡就没天理了。

    也不是高霖推崇府兵制,其实府兵制和军户制都有着军民合一的特点。卫所士兵每天百分之七十的时间是用来耕地,剩下百分之三十的时间用来训练。由于没有充足时间进行训练,大部分士兵战力低下。

    高霖挖坑主要是在征调他的名义上,明初朱元璋在建立卫所制度兵员主要来自以下四类:从征,即原来的起义军。归附,投降明朝的元军。谪(zhe二声)发,因罪罪罚充军的官民,也成恩军。最后还有垛集,被征调的平民世代成为军户。

    以高霖和舒日台现在民户的身份,如若魏国公征调他俩为亲兵,那就需要去北平布政使司以垛集的名义勾选他俩。按照朱元璋制定的军户制度,明初军户的军饷折银大约每月四-五钱银子。而且还要每名军户家受田五十亩,赐予耕牛和农具。最主要的是军户不得经商啊,一旦徐达勾选了高霖,那么向他家这种家有二十万亩良田的商贾世家,要是突然间把农田变为军田,那当地的父母官不跟你翻脸才怪呢。

    咋着,你们军队缺粮缺到什么份上了?想把这二十万亩良田都拿去养军?还是肥了你自己的腰包?虽说我朝农业税不重吧,但我山东布政使司这边已经有一大家子收不了税了,难道你还想把这份拿走?你让不让我这山东布政使当下去啊?

    刚想着派人去带两人勾选军籍的徐达猛然间想到这里,脑瓜子不住的头疼。合着这么客客气气的把人送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呢。

    反应过来的徐达一时间不知道拿俩人如何是好。当场杀了吧,那么北方蒙元降臣免不了都会兔子狐悲。不杀吧,又有失自己的威严。

    一时间身为开国第一功臣的徐达也纠结起来,一但此事操作有误反而会引火烧身。毕竟自己身在高位又手握重权,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