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二十九章 建立一支铁军

第二十九章 建立一支铁军

    什么是铁军?

    在华夏历史上有一支军队就是铁军的代表。它拥有铁的信仰、铁的担当、铁的意志、铁的纪律,其最显著的特点集中体现在一个“铁”字上。

    虽然高霖无法让延庆卫到达那支军队的高度,但最起码要像那支军队一样严格要求。

    于是回到军营后,高霖将自己早已编好的《三大纪律》掏了出来交给了朱亮。

    这三大纪律是他早已经跟徐达请示批准了的,而且在徐达看来像延庆卫这样一支未来破坏力极大军队,一定要用严厉的军纪管理。

    “还有这些。”

    高霖又搬了一摞训练操典和保密条例交给朱亮。

    “认字么?”

    将所有的印刷手册交接完后,高霖询问道。

    “啊?”

    朱亮一时间不明白什么意思,有些茫然的看着他。

    高霖指了指手册说道:“让你手下所有的士兵在正式训练之前将这上面所有的内容背下来,到时候抽查。如果抽查不合格,直接滚回燕山卫。明白了么?”

    “不是,这是不是有些强人所难了。咱手下的都是大头兵,你要是说和敌人厮杀我们肯定二话不说,可是这背东西就。。。”

    朱亮说到最后,有些着急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是真的没有思想准备,这延庆卫咋还让背书呢?

    “很为难么?要是觉得为难那你现在就带着你的人回去吧。我想通州卫和密云卫那边会很高兴你提供了一千个空余名额,到时候我通知他们请你吃饭。”

    “不为难,不为难。”

    朱亮一听自己这帮兄弟名额要被通州卫或者密云卫取代,马上收回了刚才的态度。

    高霖笑了笑,他早料到了对方肯定不会轻易的让出延庆卫的名额了,毕竟待遇太好了。要是因为他弄的整个千户的名额都被取消了,回去他还不被他那群兄弟打死。

    “尤其是训练操典要仔细的看,等到了正式训练的时候可能还会做调整。”

    高霖叮嘱了一句。

    “切,训练管什么用,咱们这群兄弟哪个不是从战场刀山血海爬出来的。”

    朱亮一边翻看手中的手册,一边嘀咕道。

    好巧不巧,他这句话正好被高霖听见了。

    “那你说说,在你眼里什么是训练。”

    “我不是看不起的意思,平时我们操演就是走走过场。真的到战场上,其实还是要看谁敢拼命。”

    “那我猜测,你们卫所的伤亡比率应该很大吧。”

    “这你都知道?”

    猜中了答案的高霖并没有高兴,叹了口气的解释道:

    “训练的本质其是寻找真正作战的方法,建立起自己的战术理论。当然这种理论会根据军队的特性制定成机械性的规定。”

    说到这里,高霖示意朱亮拿笔记下来。

    “当我们根据作战的需求制定了一些原则、规则,甚至体系的时候,我们会通过排兵布阵将这些转为作战方法。但是理论和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训练来解决这些困难。以致最后将军队变为一部自动的机器,所有的士兵都是这部机器的零件,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出现在什么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他需要为整个团队做什么。”

    “原来是这样,那您为什么不早说?”

    朱亮听完后,觉得大受启发。起义出身的他以前只道打打杀杀,现在态度已经明显的开始转变。

    “法不传六耳,道不传非人。”

    高霖信誓旦旦的说道,表情格外的严肃。

    听到高霖这么重视自己,朱亮一时间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当他美滋滋的回去带来千户所认真背诵训练手册的时候,他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深意。的确是法不传六耳,这一下子传了几千只耳朵。刚刚高霖跟他讲的话,正一字不拉的印在训练手册上。

    就在朱亮咒骂高霖是个骗子的同时,北平府里已经被张贴出的告示闹得天翻地覆了。

    朱棣在招募蒙元士兵的时候,专门请了北平布政使司出面帮忙,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告板上都张贴出了告示。

    “是不是真的,一个月五两的饷银呢。”

    “当然是真的了,没听见刚才衙役们说是太子亲军么,我要是蒙古鞑子,我第一个报名。”

    “就是就是,怎么只招蒙古人啊。”

    一时间,围着告示的人在听完衙役的讲解后,都开始议论起来。

    “人家那找的是骑兵,你从小到大骑过毛驴没有?”

    “哈哈哈”

    “徐老三,我抽你我。”

    就在这种吵闹声中,几个蒙古人也上前看到了告示。

    这份告示在书写的时候还很贴心的用蒙文誊抄了一遍,就是为了有的蒙古人看不汉字而准备的。

    “安答,你怎么看?”

    几个蒙古人看完告示后,其中的一位问向他们中的带头的。

    带头的叫满都拉图,现在已经改汉名满都。一脸横肉的他朝自己的几个小兄弟道:

    “反正这日子我是活不下去,自打皇帝跑了后,那群老爷也是能遛的遛了。汉人们又不养牲口,没人雇咱们干活早晚有一天咱们饿死,不如投军去。”

    “就是,反正咱们有的是力气。而且咱们都是马奴,汉人将军肯定会要咱们的。”

    满都的话马上就有人应和了,主要是他们生活的太惨了。北平府的这三万户蒙元遗民,除了极个别的蒙古贵族留了下来,剩下的其实都是色目人或者与蒙古通婚过的汉人、还有最大的一批其实其实就是蒙古奴隶。

    这批蒙古人成为奴隶的原因那是五花八门,反正蒙古人一直就有蓄奴这个习惯。至于他们的生活水平嘛,那是比狗强不了多少。所以当告示一贴出来,凡是这种见到的蒙古人那是没有不动心的。

    高霖本来推算怎么也要有十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第一天刚刚开始就已经要超额结束了。

    “这是什么情况?”

    看着北郊军营外密密麻麻的人群,徐达一脸不高兴的走了出来。

    “应征延庆卫的蒙古人太多了,你瞧哪儿都是。”

    郭兴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给徐达指了指。

    徐达斜眼瞪了郭兴一眼:“那高霖呢?还不赶紧让他去收拾这烂摊子。”

    “早去了,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说完,郭兴还无奈的摊了摊双手,表示自己是无辜的,别拿自己撒气。

    正如郭兴所说,高霖现在是一个脑袋二头大。

    朱棣这家伙办事太不靠谱了,竟然直接把人给领回军营了算怎么回事。看着这小一万多人的规模,要是将其中的一部分直接哄回去,那估计自己能当场被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