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三十一章 天子,唯兵强马壮而当为之

第三十一章 天子,唯兵强马壮而当为之

    “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五公里啊,我爱你啊,天天跑啊,身体好啊,天天跑啊,长得帅啊。一天不跑,想死你呀!兄弟们啊,加把劲呀,跑完回去,加鸡腿啊;五公里啊,治百病啊,一天不跑,不得劲啊。”

    都没吃饱饭么,听着稀稀拉拉的喊声,高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吃饱了。”

    “那就再加一圈。”

    你个死变态。

    从新兵训练开始那天起,高霖就开始在被背后叫人起了这个一个外号,据说最早是从朱亮口中叫出来的,好像是高霖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词汇。

    徐达和郭兴站在校场外看着身穿铠甲全副武装的延庆卫,吧唧吧唧嘴的说道:

    “老徐啊,你说这小子这么狠的练他们到时候不会被打死吧?”

    “应该不会。”

    徐达也不是很确定。

    郭兴追问道:

    “你那些亲兵不是跟他学了一些吗?那你说他这些练兵有用的方法怎么样?”

    “我那些亲兵学的都是花架子,要是真的想总结经验还要等新兵训练完。”

    在这点事,徐达的确没有说假话。现在徐达亲兵都只是在充当教官前,临时学习了一下军姿和队列。至于其他的项目他们也只是从训练手册上看了个大概,可以说他们其实也是新兵,只不过顶了个教官的头衔。

    不过他的话并没有取得郭兴的信任,只见郭兴一脸不高兴的唠叨起来:

    “早知道当初我也派些人跟着这小子学学了,这样就不用跟这儿求着你了。”

    说完郭兴就骂骂咧咧的走了,他要赶紧回去派几个人打进延庆卫的新兵训练营。他这几天观察觉得这套练兵的模式越来越不简单,所以打算偷师一下。

    “高兄,为何你这么推崇游牧民族的文化?难道我汉家文化没有可取之处么?”

    休息的时候,朱棣带着疑问找到了高霖。他早就看完了训练手册的上的科目,基本上都是在仿照蒙古铁骑的作战方式。再加上他这几天通过了解,确定了高霖基本上对儒家文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高霖对未来的永乐大帝也很感兴趣,于是便问道:

    “那我这先问燕王殿下,你如何看待天子之位呢?”

    朱棣没预料到高霖竟敢如此大胆,堂而皇之地竟然把这种话题摆在明面上。

    “天子自然是有德者受命于天。”

    想了一下,朱棣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高霖摇了摇头不同意道:“这种鬼话你信么?嬴政被称为暴君,然一统六国,建始皇帝之伟业。司马氏挟天子以令不臣,当街弑君,终蹬天子之位。就连赵匡胤也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才开起两宋三百年国祚。这些人在你眼里难道都是有德者?”

    朱棣被高霖怼的一时间不知怎么回答才好,说是吧,显然这是违背了事实。但说不是吧,那自己老爸干的那些事是不是也跟上面那几个画等号。

    “所以,蒙元的建立。游牧民族告诉我们了一条底层逻辑:天子、唯兵强马壮而当为之。”

    “高兄,慎言啊。”

    朱棣脑瓜子上冷汗都被高霖吓出来了。这最后一句太吓人了,简直是命都不要了。

    “我跟你说这些只是为了告诉你,现在是大争之世。不能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方式来成就伟业,如果我们给草原的时间过长,等他们恢复元气后,那么谁胜谁败未可料以。

    当年春秋战国时期,微刻孔子周游列国,最后混的如丧家之犬一样,最核心的就是他那个“仁礼”的思想需要时间太过于漫长,远不如管仲与商鞅拿出来的合适,因为当时诸侯和我们一样都处于不进则退的处境,此时需要的是武力和拳头,自然而然现在要把仁礼放一边了。”

    “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与北元的决战上么?我大明其他的问题难道先放着吗?”

    朱棣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觉得还是太过于激进了。

    其实朱棣关心的这个问题很好解决,放在后世就是看哪个方面是主要矛盾,哪个方面是次要矛盾。而且大明的这个时期面对这样的抉择其实更加的容易,因为大明现在还是小农经济。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让大多数农民勤于劳动,能够保证国家必要的粮食供应。

    “国作壹一岁,十岁强;作壹十岁,百岁强,作壹百岁,千岁强。千岁强者王。”(如果民众专心农耕和作战一年,则国家就能强大十年......国家强大一千年才能称王天下。)

    高霖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这句话其实是出自《商君书:农战》。商君就是商鞅,他的“壹山泽”和管仲的“官山海”两种治国理论实际上都大同小异,都是强调土地、山川、河流上的所有物产都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统一调配运营,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物质垄断主义。

    如果说穿越者不传授一些未来的先进思想,是不务正业。那高霖可以说是其中那种不务正业的典型,在他看来任何哲学或者思想理论的存在是多元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样板。

    而将这一些超前的思想理论放到现在这个时代用来治理国家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种超前的思想理论必然带来了新的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还真有一个牛人用这种超前的思想理论来变法。虽然这个人的理想很美好,但是最后以掉了脑袋的下场来说,他的改革是彻彻底底的失败的。

    所以高霖深刻的明白,如果要想改革。那必须是自下而上而进行的,必须要先改革生产力,在生产力无法得到提高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冒然的传播任何先进的思想。

    相反,他只会将一些可取的古代思想拿出来,或者是适合这个时代的思想。这样不会造成整个社会形态的突变,却能让上层建筑逃脱出宋明理学的牢笼。

    “对了,晚上去跟我巡营。”

    高霖突然想到一个实际问题,朝朱棣吩咐起来。

    “巡营?什么意思啊?”

    朱棣感觉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于是好奇起来。

    高霖则是故作神秘:“到了晚上你就知道了。”

    说完他就让朱棣归队了,在用完早饭后朱棣还要继续训练。他现在除了顶着一个燕王的名头,在营里就没有其他的特殊待遇了。

    当初高霖还跟徐达商量过这点,徐达也认为应该这么做。毕竟这是他的女婿,朱棣有出息他的女儿未来才有保证。

    帝王家从始至终都是一部血泪史,只要你牵涉进去,就无法从中脱离。有时候徐达也不难免多一些心思,有时候是为了自保,有时候又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