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四十七章 哨骑

第四十七章 哨骑

    大宁,未来的宁王的就藩之地。

    由于明朝的移民和北元不断地南下掠夺,此时的这里已经成了无人区。

    再往南走,就是大名鼎鼎朵颜三卫之一的泰宁部落游牧之地。

    舒日台带着自己的二百哨骑成伞装散开侦查,并沿路为后续的延庆卫标记行军路线。

    由于高霖这次的计划是偷袭还未归顺朝廷的女真褚部,所以隐匿行踪就成了大军的重中之重。

    “舒百户,前方五里外发现有牧羊的痕迹,应该是前方不远有散落的人在放牧。”

    一个哨骑骑着马奔回到舒日台身边,朝他汇报了个重要的消息。

    舒日台马上提起精神,他还记着高霖的嘱托,于是道:“可探查出人数?”

    “正在探查。”

    哨骑只是先回来汇报的,所以具体情况他也不知道。

    舒日台不做耽搁,跨上战马后朝左右吩咐:“吹哨集合,召齐三十人随我前去。”

    “驾。”说完,舒日台便一马当先领头出发。

    随后,一阵竹哨声响起。俩个哨骑朝左右而去,剩下的骑兵则也上马朝舒日台的方向出发。

    半个时辰后,舒日台领着已经集合了的三十人小队在一个山坡后面仔细观察着对面的蒙古包。

    “启禀百户,对面应该是散落的蒙古人在放牧,大约有二十人左右。”

    前去哨探的哨骑回来后,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

    舒日台细想了一下,然后问道:“可曾绕过去哨探?”

    “嗯,应该不是泰宁那边的人。后方没有发现大规模的人迹。”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舒日台马上吩咐道:“所有人检查装备,准备进攻。记住,不放过任何一个人。”

    “是。”

    众人领命后,开始检查手中弓箭的情况。在将马刀也重新佩戴好了后,一个冲锋的阵型摆了出来。

    当三十余骑翻过山坡,朝蒙古人的营地冲去的时候,还在准备做晚餐的蒙古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他们还在幻想在片肥沃的草场上能让羊马吃的肥沃一点。

    这其实是一家被泰宁部驱逐的人家,由于冒犯了族长一家而被孤立。

    如果今年到十月份赶在白灾来临之前,他们能带回一些牲畜的话回到泰宁。他们就有可能重新被族长接纳,毕竟那个时候牲畜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所犯的罪。

    舒日台领着人已经冲进了二百步的范围,再有几十步就可以搭弓射箭了。

    “不对,有敌袭。”

    这时从蒙古包内冲出了一个老人,他手中提着一柄马刀朝正在收拾晚餐的族人预警的喊道。

    作为在残酷的草原上生活下来的老人,他对马蹄声的熟悉比他婆娘的身子还要清楚。

    一时间,蒙古包附近的人开始大乱起来。

    妇人们赶紧带着孩子躲回了帐篷,而三四个男人则是看了眼舒日台冲来的方向后,决定反抗。

    “是明军,是明军。赶紧叫妇人骑上马带孩子走,啊。”

    还没等老人喊完话,一只羽箭就穿透了他的胸膛。

    这一箭正是一百二十步外的舒日台射的,只见他又将一只羽箭搭在了弦上瞄准了另外一个男子。

    随着这箭射出的还有其他的羽箭,蒙古骑兵的骑射本能开始发挥了。

    本来还打算抵抗的几名男子,随即中箭倒下。其中最多的那个身上插着七八支箭,被射的像是刺猬一样。

    “百户,男人已经杀光了。”

    冲进营地后,几个哨骑又仔细寻找了一番。,营地内除了牲畜只有刚刚躲进蒙古包内妇人和孩子了。

    舒日台从怀中拿出一个火折子,叫人拿来了干燥的牛粪以及稻草。

    “百户大人,我们草原上的规矩。不杀女人和没有车轮高的孩子。”

    一个哨骑上前拦住正要点火的舒日台。

    舒日台面色严肃的看了对方一眼,说道:“我们现在是明人,高副佥事有令遮蔽耳目,你是想让他们回去报信然后害死后面来的兄弟么?”

    哨骑闻言,本来还打算阻拦的他放下了胳膊。

    “遵命,百户大人。”

    说完,哨骑拔出了随身的马刀带着几个兄弟冲进了帐篷。

    一进入帐篷,一把利箭就射向了哨骑的胸口。

    还好这个哨骑穿着的是绵甲,虽然胸口一阵疼痛但是由于妇人的力道不够并没有穿透绵甲。

    想到射自己的人竟然刚才自己还为对方求情,这个哨骑一阵羞怒的提刀砍去。

    半盏茶的工夫,哨骑就一身血的走出了蒙古包。

    他来到舒日台面下跪下拜道:“账内六人,两个妇人四个儿童皆被我等斩杀。”

    舒日台点了点头道:“霖哥儿曾经对我说过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句话你要记住了,我们哨骑营担负的是为大军开路的重任,不可有半点马虎。”

    “是,属下明白了。”

    “带人去把羊杀了,晚上犒劳一下兄弟。”

    与此同时,已经被调任为延庆卫副指挥使的平安带着一百亲兵已经到了北平府。

    作为朱元璋义子的平安还接到了一封密信,叫他盯住徐达与延庆卫之间的联系,如果有任何不妥的发现要立即派人禀告陛下。

    信是朱元璋亲笔写的,上一次他派常茂来也是这个目的,结果没料到常茂竟然是个纨绔子弟,坏了他的好事。

    平安在邸报上看过延庆卫的相关信息,在他看来一支全日制的军队会大大加强北方防线的战力,而且延庆卫还破格成为了太子亲军。

    虽然目前由徐达节制,燕王朱棣领兵。但是迟早这支军队在解决北元问题后,移防南京的。这也就怪不得干爹他老人家对这支军队如此上心了。

    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最怕什么,最怕没有忠心啊。

    虽然没有人会怀疑徐达或者朱棣会谋反,但是必要的防备还是要做的。

    “新任延庆卫副指挥使平安,见过魏国公。”

    “快请坐,我跟你父亲平定乃是好友,没想到这次陛下竟然会派你来了。”

    徐达一边招呼平安坐下,一边跟他叙旧。

    平安也赶紧谦虚道:“家父还在济宁嘱咐我要在叔父手下好好任事,特意让我给他带好。”

    徐达笑着调侃起来:“听说陛下已经有意召你父亲明年去山东一起练兵,到时候北伐的话可能你们父子能一起上战场。”

    “那还需要叔父多多照拂,我初到此地对延庆卫还不了解。”平安试着把话题转向正轨。

    徐达一把年纪怎能不知道对方打的什么心思,于是道:“舟车劳顿,你今日先好生的在大营内休息一日。明天我就安排人带你去延庆卫报到,他们那边应该还在新兵训练,你到了后先听从高霖的安排,一切等新兵训练完成后再说。”

    平安来之前也知道这个章程,对于徐达的安排无不应从道:“那就都听魏国公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