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四十九章 走私(求推荐票)

第四十九章 走私(求推荐票)

    最先渡过辽河的是延庆卫的哨骑,舒日台领着人已经出发去前方哨探情况了。

    而延庆卫的大部队正在陆陆续续的有秩序的组织渡河,作为整个行动的最高指挥,高霖正在队伍的最后面进行组织。

    “已经差不多了,这批人已经是最后一批人了。”

    朱棣看着刚刚上了木筏的人,心中有些忐忑。过了辽河就代表他也无法避免厮杀,素有大志的朱棣也甚是期盼。

    “我们会回去的。”

    高霖同样也是心怀激荡,给自己同样也给朱棣一个安慰。

    人在面对战争的时候就是如此,谁也不知道自己前方的敌人究竟会如何抵抗。虽然统帅经常在战前都规划好所有自己能想到的意外,但是往往意外还是会发生。

    毫不客气的说,战争其实就是由意外来构成,来决定的。

    待到高霖和朱棣最后一批过河时,舒日台的哨骑已经回来在岸边等待着了。

    前方并没有发现人烟的痕迹,所以哨骑会来请示要不要扩大侦查的范围。

    “明舒日台带人向东哨探,发现情况再来汇报。”

    面对这样的情况,高霖只得把队伍的方向往东推进。海西女真这里在元朝应该隶属于征东都护府,目前这里太靠近大明的辽东都司,可能如同大宁一样,散居的女真人部落早就向北迁徙了,这里现在也处于无人区地带。

    就这样又向东行军了两天,前方的哨骑终于有了发现。

    “启禀高副佥事,前方五里外发现一个近千人的村落,看样子应该是女真人的聚集地。“

    “全军止步。“

    既然有了发现,那么接下来就是准备进攻了。

    不过高霖并不着急,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竟然发现了对方的踪迹,那么就代表着除了这个村落外,附近应该没有什么人了。

    既然这样,不做万全的准备到时候叫人跑了,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让舒日台抵近哨探,尤其是探查四周还有没有散居的人家。”

    “是。”

    哨骑再次出发后,高霖抬头看了看天,目前刚刚是正响午的时辰,于是他朝等着他下令的几人道:“全军原地用饭,等哨骑回来哨探完后再进攻。”

    朱亮和满都听到吩咐后下去传令了,一旁的朱棣手里拎着水壶走了过来。

    “我们带的军粮快用光了。”

    说完,朱棣还从哈丹巴特尔那里接过递给他的面囊,并分给了高霖一些。

    高霖咬着一点味道都没有,还硬的跟板砖一样的面囊思考了一番。朱棣说的情况他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只得将错就错。

    “一会儿打下前面的村落后,好好的搜刮一番。”

    “那要是搜刮不到什么粮食怎么办?”

    “游牧民族打仗历来如此,所以每到一地就要大肆劫掠。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用像我汉人一样,需要考虑后勤。坏处就是,这种做法就是在赌。”

    朱棣有些不甘心:“那我们也要赌么?”

    高霖叹了口气:“要是这次搜刮不到什么粮食,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赌了。”

    说完,高霖感觉自己的嗓子好像被划破了,很是难受的喝了口水压了压。

    待大军用完午膳后,最为哨骑头头的舒日台也亲自回来汇报。

    “霖哥儿,前方这个女真部落应该是个千户。我们发现有个车队刚刚进去,大约近百人,应该是个商队。”

    说完舒日台接过水囊灌了一口接着道:“那个商队我们发现他们车上应该是装着粮食的,车辙印很深。还有那个村子里目前好像有蒙古人的身影,可能是北元的人。”

    听到这里,高霖的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竟然有一支百人的商队进入女真人的村子,而且部落的村子里竟然还有蒙古人出现,难道边境的走私被自己撞见了?

    有了判断,于是高霖起身道:“舒日台,你带一个千户轻骑绕到村子后面去,给我拦住那些逃出村落的人,不能放任任何一个人离开。”

    “是,你放心吧,霖哥儿。”舒日台郑重的领命后去点人了。

    看着舒日台离去的背影,高霖又转身对满都和舒日台吩咐道:“满都,你领二千轻骑从左右翼包抄。朱亮,你领一千重骑正面推进,进村后不留活口。”

    “是,卑职领命。”

    俩人同时应声后,前去点兵了。

    “我呢?”

    朱棣看着高霖问道。

    高霖看了眼一副想要上阵厮杀的朱棣,苦口婆心的劝道:“燕王殿下,您还是压阵吧。对面就是个千人的部落,用不到您这样的大神。”

    “可是我这好不容易来此前线,不上阵锻炼一下,日后怎么统兵?”

    高霖一想也是啊,这时候不让朱棣锻炼,那日后碰见上万敌人的时候让他去上去送死吗?

    “那你也领二百板甲骑兵助阵吧,记住不可盲目突进。要等轻骑跟你配合后,再循序渐进。”

    高霖还特意叮嘱了一下朱棣,毕竟板甲骑兵虽然属于具装骑兵,一旦被包围以他们的机动能力很难冲杀出来的,到时候即使是他们的防御力再强,也有可能会出现意外。

    “我明白的,你就放心的在后面压阵吧。”

    朱棣机动的点了人后,在哈丹巴特尔的保护下开始朝已经出发了的部队追去。

    五里外的女真部落里,作为部落族长的买曰乌打正在自己的院落里招待着蒙古人和远道而来的商队。

    “这么好的盐巴,你们打算怎么交换?”

    蒙古人打开一袋私盐抓了一把后,马上就认可了这次的交易。

    “我们总共带来的五千斤这样的精盐,你们必须拿出五百张鹿皮或者同样数目的人参来。”

    买曰乌打一听就在心里感叹对方的心黑,对方要是以同样的价格跟他做交易的话,他可给不起这样的价格。

    蒙古人同样面色一黑,口气不善的道:“我说你这个汉人,是诚心想和我们做生意的么?”

    年轻公子并没有因为蒙古人的语气感到惧怕,反而微笑的打开了手中的扇子扇了扇。

    “这位将军说笑了,这个价格在我看来很公平。要知道这可是千辛万苦从山东运过来的,这一路上要收买多少人你知道么?”

    '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们这些汉人就是不老实,总是找各种借口,价格必须降。'

    说完,蒙古将军还不高兴的拍了下桌子,大有一副要翻脸的架势。

    “既然将军阁下不想做这笔生意,那就算了吧。”

    年轻公子开始拿捏眼前的蒙古人,其实这批物资运送到此地是花了大价钱的,如果生意就这么黄了这损失他也承担不起。

    买曰乌打见俩人气氛如此紧张,作为地主的他赶紧站出来调和起来。

    “两位都听我一句劝,既然我们双方都能坐在这里,那么就尽量把生意做成。”

    虽然在这里买曰乌打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低的,但是蒙古将军和年轻公子都打算卖他个面子。

    可正当俩人要重新开始商量价格的时候,却有人闯了进来。

    只见一个女真汉子气喘吁吁地说道:“族长,不好了,有明军从西边杀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