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六十六章 以秦法治辽地二(求推荐票)

第六十六章 以秦法治辽地二(求推荐票)

    南京城,奉先殿内。

    当朱元璋打开徐达八百里加集的折子看了几眼后,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儿勇武,此子类我啊。”

    说完这句后,他朝一旁随侍的太监道:“去把太子给我找过来。”

    在奉天殿内忙着处理政务的朱标听闻老朱的呼唤后,第一时间放下了手中的政务。

    “父皇,不知您召我何事?”

    “老四在北边打了个大胜仗,这是你徐叔叔报的战功,你看看吧。”

    说完,朱元璋就显摆的将一个条陈扔给了朱标。

    见父皇这么得意,朱标也就打开了条陈。只见上面写到斩杀斡朵怜部万户长猛哥帖木儿的功绩,甚至俘虏近六千人,斡朵怜部至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恭贺父皇。不知父皇打算如何封赏四弟?”

    朱标看完后,同样为四弟的战绩感到骄傲。

    “你看呢?”

    朱元璋想先听听朱标的意见,对于儿子们之间的关系,他还是很看重的。这么大一份家业,皇位自然要给老大,但是作为老父亲他还是期望能够兄友弟恭,兄弟几个互相帮扶岂不是件美事。

    朱标嘴角一笑后道:“不如让四弟就提前就藩吧,再领他编满三卫人马。”

    “不可,现在你四弟还不能就藩。”

    朱元璋对朱标的提议很是满意,但还是拒绝了。

    朱标大为不解,怎么四弟立了功勋还不让就藩呢?

    “你先看看这份条陈。”

    朱标接过父皇递给他的另一份条陈,只见封面上写到《一国两制,以秦法制辽地。》

    “秦法?”

    这是多久没见到的词句了,朱标好奇的打开了条陈。

    只见条陈开篇就叙述了要将辽地土地国有化的建言,土地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所招流民享有七十年的使用权,其中前九年不收田赋。接下来就叙述每条秦法在辽地的适用,以及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尤其是其中提到了在辽地要废除蒙古语,统一使用官话的谏言更是直接暴露了对草原民族汉化的野心。

    在稍微衡量了一下,朱标跪地道:”父皇,此乃谋国之良方,还望父皇采纳。”

    朱元璋点点头,指了指条陈严肃道:“这才是忠心之人的谏言,为父虽然以儒家之道治国,但是那是为了恢复我汉人的纲常伦理。儒家总是标榜民为重,君则轻的思想在我看来并不适用。没有朕何来的这大明江山?这上面说的对,对不同之民当用不同之法。”

    见这次儿子没有和自己顶嘴,朱元璋又指着条陈道:“上这份谏言的就是那个商人的子弟,也是这次袭击斡朵怜部的主官,叫他和你四弟一同回京述职吧,我想当面听听他们的意思。”

    “是,那儿臣这就下去吩咐。”

    朱元璋见儿子这就要走,心疼的叮嘱道:“你也不要每日忙碌政务,抽空多去陪陪常氏,她马上要生了,你要多照顾。”

    已经为人父的朱标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提这事,只得躬身敷衍:“父皇放心既是,后院之事我已经投托吕氏办好了。”

    朱元璋只是叮嘱,见儿子有了安排也就放心了:“下去吧。”

    朱标走出奉天殿后,朱元璋看着他的身影叹了口气。

    这儿子哪都好,就是太过于沉稳。有时候面对事情缺乏杀伐果断的决心,要不要把他派出去锻炼几年?

    北平府高家大院内

    “少爷,你回来啦?”

    唤儿见到高霖突然出现的身影后,惊讶的捂着小嘴巴。她已经好久没见到少爷了,不免的有些难以置信。

    同样欣喜的还有高霖,他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小丫头。于是嘴角一笑道:“唤儿,想少爷么?”

    高霖说完伸手又开始摸向了唤儿的脑袋,准备如往常一样揉揉。

    一旁的朱棣尴尬的发出了声音,示意还有外人在:“咳咳。”

    “哦哦,唤儿。这是燕王殿下,赶紧给他上茶上点心。”

    反应过来后,高霖赶紧示意。

    被朱棣的身份震惊到了,唤儿忙手忙脚的施礼:“啊?奴婢见过燕王殿下。”

    “小丫头很是招人喜欢啊。”

    见唤儿扭捏的去准备茶点后,朱棣调侃起来。

    高霖嘴也没闲着,马上怼了回去:“你要是喜欢,就让陛下再给你找一个,正好嫂子现在大着肚子呢,换换口味也挺好。”

    “你。”

    朱棣恼怒的想骂回去,但是又觉得这样与其斗嘴有失身份。

    “我问你,你真的考虑在辽地用秦法?”

    高霖坐在石凳上后,示意朱棣也坐下后道:“对啊,你如何看?”

    朱棣思量了一下,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辽地用秦法固然是好,但你又将其法与商鞅的壹山泽思想进一步加强,提出类似于井田制的国有土地政策,我怕会引来大臣的非议。”

    闻听此话,就知道朱棣把之前自己跟他说的那些都用心的体会了,高霖很是欣慰的看着朱棣,脸上露出老父亲看孩子的表情盯着他。

    被盯得的朱棣见到高霖这幅怪异的表情,感觉到毛毛的。

    “你快说啊,难道我说的不对?”

    高霖则不急不缓的开口:“你担心什么,你都说是恢复井田制了,那那些大儒和重臣哪个敢提出反对?这可是恢复周礼之举,他们不是天天把孔孟之道放在嘴边上么,咱们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了,他们还好意反对?”

    话是这个意思,但是朱棣也不傻:“那他们到时候会说秦法严苛,当以仁义治国的。”

    高霖一琢磨也是啊,要论不要脸,没人能比的过大儒。

    “我们仁义了啊,首先他们既不是我大明子民又不是两宋之臣对吧,几百年来压着我们汉人打,这我们把他们打败了都没杀光他们,是不是挺仁慈的。”

    被洗了闹的朱棣点点头表示继续,你接着洗。

    “而且我们还准备兴教化,教他们耕地,学汉话,着汉服。孔子有教务类,我比他还无类了好不?这要是那帮大儒再说我,那我就可要真的动手了。”

    “可是、可是。。。”

    “你结巴啊,可是什么劲啊。这事你做不了主,我也做不了主。一切还要等当今陛下,你的父皇来做裁决。”

    朱棣失望的点了点头,好不容易自己对此事这么上心,结果一想到自己也没什么权利瞬间就意兴阑珊了。

    见朱棣如此模样,高霖试着宽慰道:“明天我带你去看看咱们的走私事业,上回出发前我已经跟我父亲做了一些安排,趁这几天有时间,我们好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