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九十五章 准备行动(求推荐票)

第九十五章 准备行动(求推荐票)

    领命后的三人马上就去布置去了,谁都看的出来这次高霖回来是认真的,他要对辽东采用大的动作,而这肯定也是陛下允许了的,甚至就是因为要处理很多脏活,所以燕王才没有一同回来。

    高霖也明白这个道理,他这么年轻就能爬到这个高的位置,不为老朱办些脏活怎么能行。

    回到了延庆卫的驻地,几人就开始传令手下集合在了一起。

    舒日台将沈阳城的布防图和手册上名单一一标记清楚,有些得意的说道:“这上面的地址我哨骑营已经核实了好几遍了,肯定准确无误。”

    而满都和朱亮也是很信任哨骑营的能力,纷纷露出赞许的表情。

    朱亮指着标记为阿鲁灰家宅的地点对众人道:“这里离南瓮城有六百步距离,不如明天满都兄弟带人围住东西北三门,我带重骑营的兄弟直接从南门杀进去直取阿鲁灰的老巢。”

    满都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觉得这个提议是最好的,于是便转身看向了舒日台。

    舒日台也表示同意的点了点头,接着道:“那朱亮兄弟一旦围住了阿鲁灰的府邸就以响箭为号,我安排在沈阳城内的下属就会打开剩下的三门,放轻骑营进城对商人进行查抄。”

    朱亮垂首,表示同意。

    在敲定好行动计划后,其他众将在分别领到了自己的命令,开始交代部署任务去了。

    这样的动作自然瞒不过平安,他从众将开始集结在一起的时候就发觉了延庆卫可能会有大的行动。

    作为现在延庆卫的最高将领,平安很是不满和气愤,因为他竟然不知道原因。不过当徐九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延庆卫副指挥使平安听令:高副佥事命延庆卫查抄沈阳城内走私商人,延庆卫副指挥使平安因担任副指挥使时间尚短,特命明日在旁听从延庆卫重骑营营长朱亮指挥并在旁学习。”

    “是,卑下听令。”虽然这个命令很过分,将一位副指挥直接调用到了千户手下任职,但平安明白如若让他现在指挥延庆卫,那还真指挥不动。

    徐九又补充道:“高副佥事还有一句话叫我带给您,叮嘱您不要灰心,既然您现在是延庆卫的最高主将,那早晚有一天延庆卫会交到您的手里。”

    高霖也是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平安在延庆卫的情况,知道他目前还没有办法融入到延庆卫的体系里。而高霖又对于这位建文帝手下的大将他是没什么抵触情绪,所以特意让徐九带了这么一句话。

    平安也是动容,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但是对方至少替自己考虑,并没有说直接拿自己不当自己人,这就说明他还有机会。

    “请您回话给高副佥事,平安这里明天一定不会掉链子。”

    徐九微笑的点了点头,对方都保证了,自己的事就算是解决了,他这边还要回去组织明天指挥司的布防,虽然高霖已经私下跟刘益打好了招呼,他手下的军队不会生乱,但是保不齐那些阿鲁灰的女真人和城内的其他势力会趁机作乱。

    徐九刚出了平安的大营,就见到以朱亮为首的三人准备进来,于是他诧异询问道:“你们怎么来了?”

    朱亮先是拱手,然后解释道:“我们这边明天的作战计划已经安排好了,特意来找副指挥使汇报一下。”

    见状如此,徐九爷就没多说什么,这不是他该关心的事情,他现在主要就是回去复命加上确保明天高霖的安全。

    徐九离开,朱亮等三人进入了平安的帐中。

    “卑下参见副指挥使大人。”

    “起来吧,刚刚徐九已经将高副佥事的命令转告给我了,跟我说说具体怎么回事。”

    虽然明天只能听令,但是不妨碍平安要了解事情的经过,一个副佥事调集一个满编卫所的兵力进城进行查抄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连指挥同知都参与进去了,必然这是朝廷或者是陛下的意思。

    了解整个事情来龙去脉的舒日台上前解释道:“副指挥使有所不知,当时延庆卫在辽河以东剿灭一个女真村落时,意外的撞见了正在进行走私的蒙古人和汉人,走私的物品都是草原急缺的过冬之物。后来经过审问得知这次的走私是经过阿鲁灰一手策划的,而且已经进行了多次,所以高副佥事和燕王殿下当时就封锁消息,让我率领着哨骑营探查此事。”

    平安这时也想起了他那时刚接手延庆卫时哨骑营总是训练时不满人的情况,原来就是干这个去了。

    平安颔首好奇的问道:“那你们查到了什么?”

    “阿鲁灰是纳哈出的间人,从他降明开始就在收买辽东都司的商人进行走私,而且这其中还牵扯到了关内的人。”

    听到结果后,平安很是讶然。这件事事情竟然这么大,也难怪高副佥事对自己不放心了,还是选用他最为熟悉的朱亮等人,因为此事甚大,行动的人一定要知根知底才能将这种团伙一网打尽。这要是交给自己一个还没掌握延庆卫的人,到时候因为自己跑了一两个重要的人犯,那事情肯定会麻烦无比。

    想到这里平安夜只能苦笑,看来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高副佥事真是谨慎,更为主要的果断。

    像阿鲁灰这样的走私集团可以说已经是在辽东都司扎下了根,里面牵扯进去的商人甚至官员实在是太多了。而高霖一上来就敢直接动用军队对这帮人进行查抄,那必然是要承担一些风险的,这种风险不是军事上的风险,更多的是政治上的。

    元朝时期的商人地位是很高的,虽然经过了朱元璋的改元更章有所缓解,但是辽东都司毕竟是属于最靠近北元的边镇,这里的商人势力还是强的,尤其是现在站在他们背后的那些人,很多都已经开始往朝廷里腐蚀了。

    而作为主导北方边镇的军事集团,他们现在也拉拢了一批人。高霖这么直接的动手进行清缴,必然会触碰到这些人的利益,这里面的政治风险有多大是可以想象的,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宁愿直接派高霖来对辽东都司进行改革,也不愿意让燕王朱棣来,反而是将南下收服叛军的任务交给他。

    说白点就是如果到时候高霖的这张牌打完了是可以扔的,而他自己的亲儿子朱棣,那是他为了大明培养的塞王,怎么能让他来和北方的军事集团来直接抗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