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了他大明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账目审计(求推荐票)

第一百一十三章 账目审计(求推荐票)

    高霖对辽东都司官员的整改难么?很难很难,甚至难到了超脱了这个时代的认知。

    自华夏大陆建立政权以来,对待官员的崇拜性就被根深植入到了方方面面。从早期的神职官员,再到帮助分封领主管理的事物的上卿,最后到了皇帝任免的士大夫阶层。

    不管是朝代如何的更替,政体利益的改革,那些有学问有家室背景的人上人永远的站在统治阶级的一面,去压榨、剥削和管理着百姓。

    而百姓也因为长时间的处于社会权力的底层,开始逐渐适应了自己的政治面貌,接受了这样的待遇。

    但高霖却在辽东都司将官员一下子打下了神坛,你再有学问你办不好事情,不好意思我不会用你。

    哪怕是那些只认识几十个数百个大字的人,只要他能把事情办好,解决百姓和指挥司的问题他就可以充任官职。

    你说他无法有效的处理公文,对不起指挥司里有专门为他们讲解公文含义的人,看不懂难道还听不懂么?

    反正目前辽东又没那么多的人口,我养着一帮子闲人干什么?既然你拿了指挥司的俸禄,那你就给我把事情办好了,我的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

    就在这种的风气之下,那些原来能混日子的不敢混日子了,因为一旦被革职,他的命运只有两条,要么去种他那七十亩的土地,要么就拉走充军。即使是想离开的,指挥司不给你开具凭证,你敢走一个试试,走出沈阳卫直接把你当蒙元的间谍抓起来你信不信?

    而那些识得字的百姓,却和这些人畏惧指挥司的态度截然相反,他们可汉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了好几辈子了,这次好不容易能赶上一次脱离权利底层的机会,人人都争先的跑到了指挥司报名,参与考核成为预备官员。

    指挥司的职位也是有限的,即使开除了一批不称职的官员但是依然添不满这些嗷嗷待哺的百姓,所以高霖也就没闲着,直接弄了一个识字班,这些人整天不干别的,就是学习大字,为高霖以后推广广大的识字扫盲运动进行着准备。

    高经述和舒尔布在阿鲁灰的带领下,进入了值房。

    这是一间不大的屋子,屋内的书架上没有那些文人士大夫引以为傲收集来的古籍孤本,反而是摆放着各种的账目堆满了书架。

    阿鲁灰刚刚坐下,就有下属官员呈上了一份厚厚的账目,并且说道:“这是小辽河村和建设兵团分发下去的物资清单,我这边已经和陈二狗还有阿里木对完了,您这边看完后帮我签下字我好拿去存档。还有这份,是刚刚延庆卫那边送来的一份清单,下官无权过目所以您这边看看。”

    阿鲁灰示意下属放下后点了点头让他退下,然后拿起刚才那份延庆卫送来的清单看了起来。

    这份清单上登记的就是高经述和舒尔布这次运送来的物资,上面每笔数量的登记,都是经过舒日台与平安核对无措的。

    阿鲁灰在核对了一下舒日台和平安的盖章确认无错后,便拿起了清单交到了高经述手中道:“两位对一下账,如果没有遗漏我这边就要用印了。”

    高经述接过来看了看,账目上写着借贷大明皇家粮行五千石面粉及三千石精盐的信息,并且入库那栏也无任何出入。

    于是高经述便点头道:“阿鲁灰大人,这個账目没有错。”

    舒尔布也接到手中看了一眼,这种大笔生意即使再信任的人,也是要亲自过目的。

    见两人都对账目没有任何意见后,阿鲁灰带着两人在上面进行了签字画押。这笔账目总共分为了三份,一份保存在阿鲁灰这里,一份需要上交的指挥司那里存档,还有一份就要交给高经述和舒尔布二人。

    这样严密的账目一旦登记后,你想该手中的那张是根本没有用的,而且让高经述惊讶的不仅于此,只见阿鲁灰将那份上交给指挥司的存档单据放进了一个纸封中,然后贴上了封条。

    这样的举措指明了这份存档的单据成为了最为保密的那一份,一旦私自打开后,马上就会被察觉出来。

    高经述和舒尔布看完这些举措后,失落的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高霖连一份存档的账目单据都看得如此重要,更不要说其他防止贪污的举措了,天知道还有什么手段在后面,即使收买了眼前的阿鲁灰,后面还有更多的线路需要打通,而这种线路不是单单一笔银子能收买的了得。

    而且阿鲁灰当着他们面这么做,也已经很明白的告诉了对方,不要试图收买我,老子可不会为了那点银子就去耕地去,他家已经七百亩的良田了,虽然这是拆了家的总和,但是他和自己老伴的那一百四十亩的地现在都指望着老大家忙活着。

    高经述抿了抿嘴,试着将话题从账目上转移的说道:“阿鲁灰大人,不知道我们能否从辽东购买些人参鹿茸或者皮货拿到关内去售卖。”

    阿鲁灰微笑的看了俩人一眼,果然不出他所料,对方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目前由于辽东都司的商业管制,这些商货只能通过他这里才能买的到,已经不少反应过来的商人找他询问过此事了。

    于是他便道:“这些物资目前高大人那边还没有松口,所以我这边目前只收但不卖。两位要是想购买的话,还是去找高大人去吧。”

    见对方拒绝,高经述当然明白对方话中的意思,他儿子这是在提价啊,价格不到他满意的时候,谁也从辽东带不出去这种货物。而这种货物基本上要么通过辽东,要么就是从草原上走私而来。目前走私这条路已经被他儿子给掐断了,可以说指挥司直接垄断了这类产品的经销。

    舒尔布小声的走到高经述耳旁,提议道:“不如我们一会去找你儿子谈谈,这点面子我估计他会卖伱的。”

    高经述回头撇了对方一眼,心想你在说什么胡话呢,对方目前已经要姓朱了,跟他老高家没关系咯。

    但是心里埋怨归埋怨,该有为人父的姿态还是要拿捏的死死的,于是高经述道:“嗯,放心吧。不行我们就出出血,等回到了关内我们再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