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梁斌号 » 引 星变

引 星变

    梁斌号,是孤舟计划的2号飞船。

    在孤舟上,人类用自己的生殖能力与意识传承技术,对抗星途漫漫……

    9600余年后,梁斌号行驶入未知的星域……上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宇宙尘埃,也生长出了山川湖海。

    星变。

    梁斌号,是孤舟计划的2号飞船。

    在孤舟上,人类用自己的生殖能力与意识传承技术,对抗星途漫漫……

    浩渺的星途中,从梁斌号上脱离而出的守望者收集了难以计数的各种散布在周围的物质最终都堆积在了梁斌号的表面。

    历经530多代人,梁斌号行驶入未知的星域……上面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宇宙尘埃,也生长出了山川湖海。

    守望者亦复制自身无数,化为日月星辰。

    早在五千余年前,梁斌号已蜕变为一颗漫游在无尽宇宙中的孤星。不断繁衍而生的人们来到地表,他们很快便也习惯与梁斌号舱内一般无二的生存条件,没有交替的四季,没有意外的晴雨,温度适宜,风总和煦……

    早期,因为在星途中的“月”、“年”等计时单位消逝;最初来到地表的人们只能用一代代人的成长、生育来记述时间的流逝,一代人约等于地球上的18年。不过令所有人惊奇的是,似乎就在人们确定这一记时方式后不久,便有一种被命名为“胎竹”的碧绿色竹子进入大家的视野。

    每每有胎儿降生,取其脐带血滴于竹芽上,受到鲜血滋养的胎竹便会与婴儿相伴生长,直到这个孩子长大、婚育,大抵就是18个竹节。不管是这个孩童不幸夭折或者历经青壮之后病、衰死亡,胎竹也都会在一个昼夜之内枯萎、成尘。

    似乎正是命运的掌控,即便是日月换颜、往日繁星皆陨,人们也始终逃不开这平淡却又玄妙的岁岁年年。

    每个人都只求一个胎竹成林、儿孙绕膝。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很快就忘记了科技、也彻底顺从于生老病死。从远古流传下来的记述中,人被描述为一种浩瀚征途中的养料,屈从于脚下孤舟的前行意志。数千年的献礼,终于将他们抬头仰望的勇气尽数磨去。

    初到地表的数百年,渐渐被后人称作诸神的创世。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信奉了掌控着生死病灾、善恶轮回、福祸温饱、晴雨风雷等的众多神明。即便是在一场伟大的征途中,每个人从始至终都渺小若尘埃。从最初孤舟上繁杂细碎的操作指引,到梁斌号成为宇宙孤星、人们重新踩踏到土地上之后的臣服宿命。此起彼伏的神话传说终于在某一刻将所有关于梁斌号的故事淹没……

    人们便不再能得知这个偌大的星辰从起航到此刻、再到遥远的不可知之地,都只是源自于与他们有着同样血肉的人的智慧结晶。而丢失了方向的远行客们早也已彻底脱离冷暖灾厄……终于,少数人开始了对神灵的向往。

    与修行同时降临大地的,还有劫难。

    ……

    “谁说这是抗争?在守望者圈囿的整片空间里,那群乌合之众,只是顺应罢了。这几千年的灾荒祸患,与他们的修行相持相衡……”一个泛着神秘白光的空间中,十几个长相一模一样的女人异口同声说。

    “你别忘了,我们赋予他们的生存意义,同样也是你们自己苦苦寻求的乐趣。”声音从一个晶莹的蜘蛛形态的智能机甲上发出。“当年,我们用各种手段脱离肉体束缚、获得永生,到现在九千六百四十八年了,不是也早就活腻了?梁斌号从头到尾换新了二十九次就不再更新了,还不是因为我们彻底没有了目标和参照……更快、更强、更大也就失去了意义。”

    长相一模一样的女人们名叫卫桑,是早期从地球上出发的超常人类之一。她通过生物技术克隆出无数个自己、去芜存菁,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完美人类。而那个晶莹的机甲内同样有一个脱胎于真人的决策逻辑,名为机甲十一。

    卫桑:“这种问题就与我无关了,关于克制、排解负面情绪的座谈已经开了无数次了,除非让所有人都像你我一样。你说得很对,不管是舱内还是地表上的人,我们所有人都是系统里的养料。因为考虑到我们这群人数量会不断增长,梁斌号的决策系统核心从一开始就在否定拉着全局去冒险;否则也不会兜兜转转地……到现在这个局面。我们总共向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系放飞了三十四次探索者,却没有一例传回高行动价值的生命信息的,你倒是说说原因在哪里?”

    机甲十一:“有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当年离开地球,探索的意思到底是为了占领还是和平,还是为了证明我们不是在宇宙中的唯一?单纯的进取、荣誉,放在这么大的跨度来说,对任何一个个体来说都毫无意义。第二,这个问题我们之前都讨论过,把整个星球内外的人都看做一个整体的话,‘正确的道路’恐怕早已经不存在了。第三,如果我们还把自己看做一个人的话,哪怕灵魂永不消亡,也要接受一个事情——我们依然渺小,拿我们身处的宇宙做比,我们是可以……无价值、不绽放的。”

    这时,九个一模一样的卫桑已经把机甲十一围在正中。“那好,七百二十一年之后,你支持我以整个星球孤注一掷吗?”

    “那我还是要警告你:‘这是星际侵略!’之前的三十四次探索者远航,我们都是没有武器装设、带着源出于地球的文明成果进行友好访问的;只有受访星球的人们在二十年内接纳了我们的申请,才会回传行动信号。而如果整个梁斌号开赴,战争将无法避免。”

    卫桑:“如你所说,人都只是某一空间下的产物;唯一限制我们的条件,就是整个空间内的可利用资源。所以,人和资源总是在一个平衡中、此消彼长……那其他星球上的人们怎么可能会毫无顾忌地接纳我们这一群外来者?因为每一个族群都有扩张野心,所以无论哪个星球上的资源都是不够的。这跟你说的和不和平没有关系,这是动物本性!现在地表上的数十亿人、熙熙攘攘,我不信你还没有看出来。若不是给他们施加了重重磨难……”

    机甲十一:“那是因为在一开始,梁斌号的高层为便于决策、管理,只是把他们当做地球基因库,人为地泯灭了他们的创造力。当然,让他们沉浸在虚幻中,也没什么不好。那些不可控的危险,我们自会将之消灭在远方。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我就当你是同意了哦!”九个卫桑相视一笑。

    机甲十一:“我会将你的意思准确传达。如果决策核心通过,孤舟则会开始第三十次更新,新的梁斌号用以保存来自遥远地球的火种。”

    “同意。”

    注:

    关于卫桑与机甲十一的来历,在笔者旧作《第十六次死亡》(半成品)中有提及。

    本来想着在疫情封家期间写一篇20W左右的结合了科幻、仙侠、战争等题材的小说的,结果到现在只是敲打出来2K左右……在这个作品中,仙侠部分作为一个由科技(守望者们)描摹出来的虚幻世界,人们沉溺其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同样,孤舟漂泊了近万年,其内部的人们也丢失了起航时的目标。然后,孤星上的人们开展了一次侵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