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庸常岁月 » 庸常岁月(29)(30)

庸常岁月(29)(30)

    29

    时荟芸接到老师发来的家长会通知。本来这个家长会是上周开的,天气原因,台风要来,改在这周。要求出示7天核酸报告。又要去做,真是烦人,荟芸自语道,虽说不交钱,但老是去做,也是麻烦,不知这疫情何时是头。想想开始发生疫情,有专家说要做好3-5年长期准备。荟芸还和爸说,开什么玩笑,这么长时间谁受得了,没想到将成为现实。

    昨天听姐姐说:有个专家在网上呼吁:不要动不动就做全员核酸,应该做一下全员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是怎么回事?荟芸问姐姐。

    姐解释:

    主要是看看我们国民接种疫苗之后,体内到底有多少抗体,简单说就是看下疫苗是否有效,如果国产疫苗有问题,就赶紧用辉瑞和摩德纳的。

    这怎么可能?有人竟敢这样说。荟芸和爸一致认为这个专家吃了豹子胆。

    不过说实话这个核酸确实做得人烦。

    吃过晚饭,荟芸边陪孩子边想,以后孩子家长会都是她去开,没有人可以替代,她感到有点气闷。想想现在才是幼儿园,以后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她一力承担家庭责任,不免有点说不上的恐惧。其实开始抢孩子时就是这样结果,只是那时再三想的是孩子一定要有妈,如果判给爸爸就变成没妈孩子,是一棵草。现实的结果想来有些猝不及防,随即安慰自己:多大点事,不就是开个家长会嘛!

    真正把这个责任担下来不是那么轻松,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心血心力时间、操不完的心,要有强大心脏,坚忍不拔毅力。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没那么容易,就算上了大学,工作成家哪件事不需要操心?越想越发佩服起吴芮,她是两个,这样的困难两遍,可她好像云淡风轻的,可能别人的难处你并不知道吧。

    越想越沉重,不如出去走走,直接去开家长。

    走到幼儿园门口。

    六点半开家长会,现在是六点十分。已经有十来个家长排着队,她还以为自己是最早呢,看来低估了家长的积极性。

    到了6点28分,大门打开,开始看健康码,72小时以内核酸检测报告。保安检查的非常仔细,可以说不漏掉一个人,看来这儿的管理挺严,连保安都不敢懈怠。荟芸被检查完毕,在签名处签上自己名字,并领取一瓶水,由老师带到会议室。室内温暖明亮,营造出和谐温馨气氛。她坐在第二排,不知为什么,没有人提示,男家长主动坐在右面,女家长就坐在左面,人越来越多,就按这样的格局坐着,大家低头看手机居多。

    园长主动从主席台走下来,跟认识的家长打招呼。家长却都是腼腆样子。荟芸想,可能家长多是90后,还比较年轻,像自己这样的80后并不多。

    终于宣布开始。先是一个圆圆脸的40岁左右女老师主持,她面庞略鼓,眼睛细长,白腻的肤色,梳着短发。她自我介绍是副园长,下面内容是请园长讲话,看来是充当主持人角色。

    园长颇有气度地上台,大约五十岁上下样子,戴着金丝边眼镜,打扮得像专家。首先介绍自己监管5家幼儿园,下面有些骚动,大概是佩服的声音。可荟芸想的是能管得过来吗?所以她的发言也是形而上居多,从这家幼儿园的徽章设计到办园理念。荟芸想听的没有。

    她想听的是这一年她的孩子能学到什么,学校吃的如何,老师是怎么了解孩子所思所想的,硬件设施会优化吗,这些统统没有。想想也对,领导是不讲什么具体问题的,只讲的是方向和愿景,可这跟自己这样的普通家长有什么关系呢?奥,可能是想让家长对学校更有信心。介绍到人员构成,看到孙老师升任办公室主任,这样就会不管班了吧,江老师倒也挺不错,年轻有活力。

    荟芸想上次和孙老师讲孩子事,知道孙老师也是两个孩子妈妈,才88年出生的就这么能干。荟芸佩服孙老师原则问题不松口,但平时又很关心孩子,自己比人家大好几岁却差得远。上次吴芮说到对未来的规划,自己能有什么未来呢,想着不免灰心起来。这时园长的讲话结束,后面就是到各个班级去。

    到了班级,孙老师正等着大家,桌上摆着小点心和水,孙老师说点心是学校自己做的,请大家品尝。荟芸尝了一口,味道没什么特别。孙老师比平日更加笑容可掬、平易近人,她仔细讲了这学期班上情况,又用平常口吻介绍了自己可能工作有变动,完后又大力介绍江老师优点,孩子是多么喜欢她,年轻有热情,爱孩子。还有生活老师和实习老师。中心意思就是班级工作不会受任何影响,请家长们放心。

    孙老师还是孙老师,连高升都讲得那么平淡和不经意,更多考虑是怕家长担心孩子们不适应,总是想得那么周到妥贴。荟芸暗暗钦佩着,越发觉得孙老师不是一般人,以后肯定是当园长的料。

    后面时间就是家长和各个老师聊,荟芸问了生活老师孩子最近有没有午睡,是不是调皮,尿床没有。生活老师胖胖圆圆,一看就是和蔼阿姨,但荟芸想的是这个力气大的阿姨如果生气了那可了不得。

    30

    赵韬在开家长会前,专门给二宝老师发了微信:

    王老师:

    您好!我要参加韵珊和姐姐的家长会,先去姐姐那边,晚点去您那边,请包涵,感谢理解!

    特向您报告。

    王老师答:好的。

    应该没什么问题,实在分身乏术,老潘要在家看孩子。

    此时赵韬坐在大宝家长会现场,想二宝是告知老师的,心里比较踏实。她看到几个认识的,黄宥婷妈妈也是来得早,点头打了招呼。许佳琪依然是外婆来,一脸苦相,见到她脸上硬挤出点笑,装开心也是不容易。

    赵韬昨天已经和大宝二宝老师说好,先参加大宝、后去二宝的,反正开始半小时园长讲话都一样,没必要听二遍。到大宝那儿,跟孙老师江老师沟通半小时差不多,主要是二宝,第一次开家长会,这个王老师没怎么打过交道。

    坐在会场第二排,旁边这个男孩妈妈赵韬见过,但不熟,看她有四十岁样子,生孩子算晚的,脸色好像没那么好,点了头算打个招呼,好像姓史。

    园长从主席台走到她们这儿,坐在第一排,问她们是哪个班的,赵韬答大班,是孙老师班上的。园长说:

    孙老师很优秀,文笔好,我们这次提拔她做办公室主任。

    那大班谁当班主任呢?赵韬关心的问。

    是他们班副江老师。

    赵韬暗自高兴,就怕又调其他不熟悉的老师,人家领导考虑问题还是很全面的,她怪自己多虑。连忙说:

    孙老师是能力强,看你们公众号,她是审核,就知道是个大拿。

    赵韬有点自作聪明地补充道。

    她做办公室主任会很忙,因为是5个园的工作。

    园长有点自豪地说。

    赵韬想5个园估计是指导工作,不可能事必躬亲。于是说:

    那太忙了,顾得过来吗?

    园长说:

    放心,都有副园长的,耽误不了工作。

    赵韬只好不再吭声。

    下面开始园长讲话,突然手机响了一下,看到老潘发微信说二宝不吃饭,赵韬连忙回复:

    不吃饭就不给吃火龙果,她不是喜欢吃吗?

    还是不吃。

    你自己想办法吧。

    赵韬心里怨着老潘,一有事就上交,自己从来不想办法。

    过了一阵子,园长终于讲完,老潘也说姐姐劝了下,二宝又吃了。赵韬想二宝永远没有自己主意,主要是看姐姐,边想着边顺着人群到了大宝班上。

    孙老师已经等在那儿,满面笑容,看来升官了状态不一样。发言谦虚诚恳,主要讲江老师优点和其他老师长处,是为打消家长顾虑怕换班主任对孩子有影响。就算家长有意见也只能无可奈何接受,但孙老师很聪明主动解释去疑,让大家对她印象更好,赵韬再次慨叹孙老师是聪明人。

    觉得时间差不多,就去二宝班里,及至出来,才发现,大班小班时间衔接可能没那么好,二宝那儿还是园长讲话。赵韬觉得再听一遍实无必要,于是准备站在门口等,他们回去班里的时候随人群一起走过去就好。

    刚站门口,看到大宝的生活老师向她走来,刚才就想和她聊聊,没有机会,赵韬连忙热情迎上去,向老师解释了为何站这儿。问起大宝情况,这个老师做事利落,属于不拖泥带水型,她喜欢大宝,所以一直表扬她爱帮老师做事爱帮助同学。赵韬知道她午睡问题很大,于是问起,说大宝的确不太爱睡觉,在床上翻来覆去入睡困难。两人又聊了会,赵韬再三感谢她对大宝的照顾,园长的讲话终于结束,向生活老师道别后,赶紧去二宝班上。

    二宝班主任王老师是个身材娇小年轻人,看上去三十左右,待大家坐定后王老师准备讲话,另外一个生活徐老师和一个男老师姓瞿,他们正在给家长分点心和倒水,手忙脚乱配合不佳。

    赵韬一下子感觉出差别。在大宝那边,点心和水都是事先准备好,在每个座位前放着,家长来坐下就在眼前,一切井然有序,让人感到妥贴,而这边才忙活着,让坐着的人也感到不安。

    刚才进班里的签字本也是,大宝那边已写好孩子姓名,只用大人来签到即可。这边厢,家长自己先写孩子名字然后再写大人的,而只有两个签字位,所以挤成一团,没有秩序。

    赵韬再次思忖:孙老师得先进提拔不是偶然,她是把事情想在前面、工作提前做好的人,不比不知道,一比较差别就显现出来。当然赵韬看在眼里不会说出来,再看看二宝班上三位老师,两位女老师疲惫的神情,看来太忙太累,又不得法,那个年轻的男老师一副不谙世事的样子,她真替王老师捏把汗。

    王老师自我介绍说是7岁女孩的妈妈,这倒是看不出来。她用数字说明:这个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估计都是在家喂饭;有一半孩子中午尿床叫去上洗手间都不去。赵韬马上惭愧地想二宝就是,让她上洗手间说没尿,很容易尿在裤子上。她在班里算大的,大部分是刚满三岁、从来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所以对三位老师是很大挑战。听完介绍,现在对老师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惜,觉得他们太不容易,带着这样一帮这么小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事事亲力亲为实属难得。

    王老师还是很有方法的,不愧是做了9年幼教工作,她对家长提出了要求:在家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物;教育他们什么都要吃;不要挑食。告诉他们老师催促上洗手间就抓紧去,另外周六日也养成午睡习惯,这样家校配合,有连续性才能培养孩子好习惯。赵韬觉得这个家长会开晚了,应该一开学就召开,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早点建立好习惯,老师也少操点心,她想着应该去提建议,一想现在作用不大又犹豫起来。

    想下二宝在那个私立学校时,老师真对她不错,特别是那个园长老师,每天把她送到门口,让老潘颇为感动,回来跟赵韬提了几次。

    大宝回来说:吕海霞说她妈妈的工作是老板,问自己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赵韬告诉她说是职员。大宝追问职员是做什么的,老板又是做什么的,赵韬尝试给她解释,可是越讲越糊涂。

    赵韬想起匡琼说赵锦康是9月18日出生,和二宝只差几天,当然晚生一年,但也进了大班,可在这之前,她以为差一天也不行。据匡琼说是市引进人才办公室帮办的。所以幼儿园按出生日期这件事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中国永远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估计世界各地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例外,好在赵韬已经有些年纪,见得多了,知道了也没有心理不平衡,只想人各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