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庸常岁月 » 庸常岁月(33)(34)

庸常岁月(33)(34)

    33

    昨天碰到许佳琪外婆。好久没见,大家寒暄一阵,外婆感叹佳琪个子矮,赵韬安慰说她还小,再说这学期她已长高不少。外婆念叨:

    “过年后就不再来了,牙齿不好要回去整牙,年纪大了。”总之是絮絮叨叨,中心意思就是要回老家,有许多难言之隐不好说。赵韬也是服了她,想想是自己亲生女儿,有什么不能说的,要回就回呗,也许越是亲生越说不出口,猜真相很累且没有必要。正在这时,外婆又说:

    “这个佳琪在家是老大,一切都要听她的。一个小孩不到6岁,霸道得很,说什么是什么,都是她爸爸在背后撑腰。这样的日子我是一天也不想过了。”开始时撇着嘴,后面是无奈地摇摇头。一会儿,佳琪跑得不见影,外婆喊着佳琪、佳琪,拖着年迈的身体追了过去。赵韬颇为同情,只能叹息。

    回来路上碰见吴祥依,她主动跟二宝说:

    “我是你姐姐同学,认识我吗?”

    二宝连连点头。赵韬说:

    “我认识你,开始时你还演过太白金星呢。”

    “是的,后来我病了,就没再参加。”

    赵韬这才想起,当时以为是衣服的事,她爸妈才不让她参加,看来是误会。原来是孩子病了没办法参加,直到今天才知道真相,释然不少。

    读书月活动再次开始。现在是大宝二宝都要打卡,有时看到白天孩子不在身边也有人打卡,想想可能太忙了,所以补打卡,只是有点滑稽,就像人不在只是挂个名似的。这在单位常见,到了幼儿园就感觉很不对。

    晚上大宝说肚子不舒服,想到上次校医说多给幼儿按摩,要按手心,5个指头一个个分别按到,尤其要多按指关节孩子会舒服。还有要一直按大拇指和二拇指的虎口位置,来回按摩,时间一久,孩子就有睡意,会慢慢睡着。有时哄二宝睡觉,试下,果然有效果,对专家意见真是佩服。现在开始给大宝按着试试。

    果然一个孩子一个性格,给大宝依样按了一阵子毫无反应,还更精神。反复问妈妈爸爸何时来接她,为什么不给她们打视频,是不是忘记她们了。自己按得手酸,她却无一丝睡意,倒是不再说肚子不舒服的事。

    34

    年纪大了,人很容易自我怀疑有什么毛病。赵韬这两天觉得不舒服,稍一胸闷,就怀疑心脏、肺部,又觉耽误不得,马上去医院。所有检查做一遍,还不放心,又找中医看看,周围得病的那么多,早发现早处理,多少公众号都这么讲。前段时间新闻说吃瓜子得了癌症,把老潘吓得不轻。但两人一致相信:必须有个好身体。所以有点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免有点疑神疑鬼。

    赵韬还是决定再去检查一下脚踝,以前上班时当班主任,一遇到评奖类,她就紧张。虽然班里已经管得不错,但还会患得患失,评上了当然高兴,评不上就觉得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后面慢慢想开了,大家都在努力,也不可能奖都给你一个人啊。总之是慢慢上了年纪才能想开,年轻总是幼稚的、紧张的、逞强不服输的。

    记得当时学校已经将她报上区里优秀教师,不知什么原因又拿下来。她当时听到传闻心里一紧,下楼梯时没看好就崴了脚,二个月才好。好在是崴脚后教研组长才告诉她没有得区里奖的事,让她正确对待。她顺势休假,也算保全了面子。现在想想,那时也就是自己在乎那个面子,别人每天生活忙碌,看她笑话的人有没有,可能有,但绝对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多。纯粹是自己吓自己,现在叫:加戏。

    总之都过去了。可是脚踝没有过去,它是有记忆的,过去那么多年,它从来都是一到阴雨天就隐隐作痛,就像另一套天气预报。再就是不能吹空调,脚踝进冷风后也是疼,可能空调风是硬的,就变成寒气,钻进骨头缝里,这就成为后遗症,脚踝一痛就想起那件事,忘都忘不了。

    到了骨伤科医院,挂专家号。这是民营医院,规模宏大,一进门的挂号厅比公立大一倍不止,好像也更善于疏散客流,显得不那么拥挤。马上有像导医类小姐上来问看什么,告诉你怎么挂号,还是觉得比公立医院人少,也许大家还是更信赖公立,或者这是专科医院,总之是体验好了不少。这算深圳一流骨伤科医院。

    挂的这个专家看上去有六十开外,显得颇为专业。问了情况,就开了单先去做彩超。看了结果,医生才能了解情况,做出判断。赵韬想以前没有这么多设备医生是怎么看病的,应该全是靠经验。现在自己是十多年前的顽疾再犯,医生当然得先知道怎么回事。

    到了彩超医生那边,是个女士,示意躺上去,在脚踝处抹了粘呼呼的东西,就开始用仪器,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忽然像看到什么,赶紧放下手中仪器,找来一个年纪五十多岁,表情严肃看上去像领导之类的。我听她悄悄讲:这个患者脚踝伤有十多了。那个领导又仔细边用仪器边看屏幕,悄悄和那位女士耳语。赵韬感觉有点不对,连忙问:怎么回事?有问题吗?

    谁知这位领导的回答竟然是:没事,死不了。

    这样的回答,让赵韬非常不满意,脸上露出榅怒表情,大约这个领导也察觉到,马上脸带笑容地说:没什么,有点变形,问给你治病的医生就好。

    到了医生那边,果然没什么,只说不要走路太多,也不要只穿平底的鞋子,要换着穿,开了一堆药,有洗有敷的。

    两周后,赵韬感觉好了不少。心想这个医院还是有两下子的。

    史荟芸的前同事余萍早年来深圳,成家生子算在深圳安稳。一次班级群聚会两人联系上,她就把自己拉进一个叫“萍萍购物群”。当时说是建了一个群,依托大平台,主要给大家推荐价廉物美生活用品食品,可以看看,不买凑个人数也好。荟芸想自己朋友少,人家都开口了,既然如此,不妨进群看看。

    开始群里会发很多广告推销产品,时间长了也会看看有没有需要。余萍也会把她认为的好货私信给她。端午节她看广州酒家肉粽确实比别家便宜,就买了一些,回来吃家人都说味道不错。反正总要购物买吃喝家用品,买谁的还不都一样,荟芸慢慢买她的东西多起来。可买一段时间比较,有好有不好的,关键看她面子,还不好意思不买,有被挟持感觉。

    这种感觉让荟芸不舒服,就停了一段时间。这期间各大平台开始加入肉菜生活用品竞争,一时间优惠多多。荟芸觉得不在余萍那儿买反而更好,买的偏宜选择又多,那边有人情成份让人烦。于是愈发不在那儿买。

    余萍原先是有工作的,在一家小贷公司做文员,干上这个后可能是想向互联网方面转型,所以盯着荟芸不放,让她不胜其烦。这不,微信又来了:

    姐,推荐好吃的羊排。发出很多图片,129元12块。不可否认,可能是会便宜些,但这么大量,家里怎么吃得完,占在冰箱里,别的东西没地放。老爸和孩子们并不太习惯吃羊肉。

    买东西这个事像有瘾,一旦买起来,就觉得这个好那个也需要,结果越买越多,收不住手,姐都说了两次:冰箱快爆炸了。

    荟芸没理会余萍。过两天又发来更多:什么超值套餐,油烟机空调拆洗服务等等。有时她会回:

    最近采买我爸负责,我负责孩子衣服之类。

    那就是控制你网购了,那你现在买些啥?

    还是要套出具体消费在哪里,好针对性给你推销,又有挑拨她和爸关系意味,让她愈加反感。再就是自己买错了也就认了,但是她推销的买错了就让人烦,会把错直接算在余萍头上。这是什么道理荟芸觉得没想透,也不再细想。总之做出决定:往后不在余萍那边买东西。

    荟芸便不再回信息,并退出那个群,但没有删除余萍微信,她实在下不了手。所以每天早上都会收到各种商品推荐,衣食行都有,昨天连特价房都有发,当然都是私信。

    她再次想删掉这个老同学,但又实在没有勇气,不知怕什么,大约是怕别人说她不顾及老同学情面。按说以后就不再来往,她下了许多次决心,可是到今天还没有删成。这样就每天接受余萍的广告轰炸,一点办法都没有。她想问问有没有不删朋友,但不接受私信的方法,她想腾讯应该有这个功能,是到百度问呢还是问腾讯她不清楚,准备过几天试试。

    到现在还是没问,最后自己竟然适应了假装看不见余萍每天发,视若无睹。她有点佩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