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庸常岁月 » 庸常岁月(51)(52)

庸常岁月(51)(52)

    51

    荟芸早起看到公众号上说:如果聊天想继续聊下去,有个方法,只要在对方说完之后,再以疑问语气重复最后一个句子,就能让对方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毫无难度可言。有这么简单吗?自己和别人聊天老觉得没话说,看来要试试。

    这几天深圳疫情严重,孩子不能上幼儿园,家长也没办法,要不在家玩,要不去小区玩那些设施,有些设施也被围起来,不让玩,怕接触多引起传染。在看电视是各家常规节目。

    串串是胆小孩子。在外面玩,如果人多,也不愿意和别人抢,所以最喜欢是一个人看电视。佩奇看过多遍现在已经不愿意看,主要看汪汪队。荟芸觉得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不好,但也没办法,只能让他看一小时左右休息一会。他不会看表,这样只要荟芸忘了提醒,就会看得时间过长,早上醒来,两个眼睛下面各有一片红,看着怪吓人的。

    荟芸准备教他看表。教了几遍,串串还是不得要领,问的时候点头,一让他自己看,就说错时间。荟芸只想上去一巴掌,让他用点心。可看样子,他也在用心听,可就是学不会,荟芸简直要崩溃。赫然想到,难道和自己一样,怎么也学不会?瞬间眼前一黑,感觉比自己没希望还恐怖。

    2021年的上半年,赵韬在业主群里发了一条:小区是否有愿意教孩子钢琴的老师,望推荐!马上有一位姓姜的女士说:她可以。并将她的简历发私信,赵韬立即约她见面,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单身女士。对教孩子钢琴颇为积极,讲好价钱,她就带大宝去了老师家。在她家的钢琴上试了试,大宝说愿意学,就正式约好了上课时间,说好一周两次,都是晚上7点开始。

    到指定时间,赵韬带孩子来上课。老师的楼在隔壁一栋,她怕算不准时间,就早点出发,结果是提前十分钟到。按门铃,没有应答,是第一次上课,她决定等等,结果还差一分钟老师气喘吁吁跑回来,说是下班耽误了一会儿。赵韬连忙说自己来早了,孩子上课,她坐在沙发上看书,沙发阵阵汗臭味袭来,让她不能忽视,也是六月的深圳算很热了,布艺沙发如果没有清洁好,这个味道普遍。

    大学男生宿舍这个味道最为常见,但女钢琴教师应该和它不沾边才对,精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石黑一雄的这本书不错,可怎么也看不下去,换手机刷公众号好像就没有这个问题。老师的授课继续进行,大宝好像学得挺用心。

    第五次上课,沙发的味道依然难忍,除了第一次上课是超过5分钟结束,使人有占便宜的感觉,后面两次都是差5分钟就结束。虽然嘴上说着感谢老师的话,但不知为什么心里极不舒服。上课费用是下课就结算清楚,两不相欠。特别是现在支付方式避免了付现金尴尬,一旦找钱什么的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姜老师家有只猫,据说是朋友怀孕让其帮忙养的,一般放在阳台。也不打扫,臭气熏天,可偏偏宝宝喜欢猫,每次都要抱,估计姜老师也知道猫脏,告诉她不要去,宝宝不听,不让抱就不学琴。虽然每次轻轻抱一下,赵韬担心不已,就怕细菌沾上孩子。

    姜老师似乎是个不善理家的女士,据说是独生子女,家里条件不错,资助其买了这套房。房间里有很多商品的包装盒,看上去是没拆封。满满当当占据客厅角落。盒子大小不一,不免显得凌乱。

    后面赵韬才知道姜老师的钢琴是电子钢琴,她在网上查了查,差别不大。只是既然学了,还是学那种传统钢琴更好些,这是她的想法。

    没几天,大宝就得了热感冒,赵韬赶紧给老师发微信说孩子病了不能去,老师也祝孩子早日康复。后面就没再去,也没有给老师正式说不上,老师自然也没有再问,不存在费用问题。这件事就这样过去。

    后面大宝又去了其他钢琴培训学校。这家学校规模大资质强,由于规模化经营又比姜老师那儿便宜。可这件事在赵韬这儿还没过去,她总觉得该给姜老师正式讲一下,又说不出合适理由,她又不想撒谎,就这样一直放着。过年想微信拜个年,又觉突兀,平时素无来往,近半年多都没有互动,也就没有实施。就这样变成了一件心事,不知怎么办好,挂在那里,好在没有金钱瓜葛,赵韬只能自我安慰。

    史荟芸最近看串串学写字,进度非常慢,教给他很长时间学不会,让人着急。

    昨天收拾房间,翻到以前照片。看到同学曲慧,那件暖心事又浮上心头:

    那是她上中专时,离家有两个小时车程,就盼着放寒假回家过年。临走前一晚,她和曲慧去超市,准备买些零食在路上吃。曲慧家在本市,只是陪她。进了超市,看到喜欢的鱿鱼丝,但怕钱不够,拿在手里又放下了。可在回家路上,打开塑料袋,里面竟有两包鱿鱼丝,她一想肯定是曲慧趁她不注意放进去的。每每想起这件事都是心中一暖。曲慧毕业后找了当时高中同学,到了男方工作的城市苏州定居,她结婚时给荟芸发了请柬。当时她想都没想就买了机票前往,这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每次想起嘴角边都会微微扬起,心中一暖,回忆实在太美好。

    二宝的布娃娃裙子开线,拿过来给赵韬说:

    姥姥,你可以帮我缝上吗?

    赵韬正在收拾餐桌,答道:

    好啊!放在那边,姥姥忙完就帮你缝。

    二宝瞪着圆圆的眼睛说:那可不可以现在帮我缝啊?

    看着宝宝可爱模样,她是真不忍心拒绝,只是手上拿着抹布,桌子上残渣一片狼藉,只好说:

    姥姥忙完就帮你缝。

    二宝有点失望但还是懂事地自己玩去了。

    忙完就缝,赵韬想着。

    转眼就是第二天上午,太阳出来,天气正好,老潘说带孩子出去爬山。赵韬想昨天一忙就忘了,现在没什么事刚好可以缝这个布娃娃。这布娃娃梳着长长的黄色卷发,看来是个外国女孩。穿着长及脚踝的吊带长裙,是湖蓝色,还有精巧的高跟鞋。只是裙子做的太粗慥,肩带处两个宝宝经常穿穿脱脱,两边肩带的线都断开。细细的肩带用的是织路比较粗的织锦材料,经纬线已松弛,有分崩离析的迹象。赵韬只好用一截白色松紧带垫底,上面把那些湖蓝色纤维缝上,这样雪白的底上中间一缕蓝,煞是好看。只是缝起来有些费事。让赵韬没想到的是,做手工竟是如此开心平静,心情意外的愉快,没有那起伏不定的思虑,也没有什么惴惴不安的种种,只是一片愉悦舒心。不知不觉很快缝完,看着裙子在自己手上变得比以前还好看,她长舒一口气,该喝杯茶了。

    看看手机,老潘那边因为没有48小时核酸检验码,不能上山,只好带孩子们在山下玩了玩,也是挺开心的,大宝还发了语音,将所有经过讲了一遍。

    二宝回来一看布娃娃比以前还漂亮,高兴地使劲亲姥姥。

    翌日吃完早餐,赵韬打开手机看看,忽见一条信息:

    韵珊外婆,在吗?

    王老师好!

    现在不上课,我们准备线上家访,您下午有空吗?

    好的,等您,王老师。

    赶紧告诉二宝,老师下午要和她视频,孩子高兴坏了,早就想念老师,听说老师要跟自己视频,高兴得不知做什么好,一会来问一次。赵韬告诉二宝,老师下午问你午睡没有怎么办呢?二宝吃完午饭,主动要求睡午觉,还催姥姥还点一起来,看来老师说话还是管用。到了下午二点半,老师问准备好了吗?赵韬赶紧回复:孩子还在睡觉,上午听到就开心不得了。老师说等她起来联系,赵韬连忙说好。

    到了下午3点20分,二宝终于睡醒,一醒来就问:王老师打电话了吗?赵韬告诉已经打来,看你睡觉就没有叫醒。二宝有点生气,要求姥姥快点和老师联系,赵韬直接打视频给王老师,王老师也很开心,好久没见孩子,聊了挺长时间。而且王老师非常照顾孩子心理,多让孩子说话,并且不打断孩子。虽然二宝说话慢,表达不够连贯,但非常愿意和老师聊天。老师再三鼓励二宝要在家听话,睡午觉。老师又催了打疫苗的事,赵韬再三保证一定会去打。

    说来是第二次答应王老师打疫苗。幼儿园对老师有考核,所管理班级是否打疫苗就是一个考核指标,否则温文尔雅的王老师不会专门为这件事找赵韬,想必应该承受了颇大压力。

    赵韬记得老师专门跟她视频,并说学校催得紧。她自己7岁的女儿也打过,没有什么后遗症,否则也不敢要求自己学生打,并问二宝什么原因。赵韬连忙讲大宝刚回来时过敏,也不知吃了什么,脸憋得青紫,大家都吓坏了,叫了救护车,紧急去医院抢救才作罢。她吃了核桃鸡蛋鱼,脸上就会起大片红疹子,过一会会变成红疙瘩,吓得他们老两口又赶紧带她去医院,所以老潘说坚决不打,到时出个差错他们承担不起。

    王老师听了颇为理解,但是二宝没有这些问题,不打说不过去。所以赵韬实在抹不开面子就答应了去打疫苗。何况二宝身体好,平常在学校能吃能睡,也没发生过其他情况,算比较皮实的孩子。

    然后老潘就带着二宝去,可打针那天,二宝偏偏咳嗽了两声。防疫医生听到后坚决不敢打,并且给出了不能打的医生证明,所以这件事就放下来。估计学校又开始催了,王老师才又催家长。这事让王老师为难赵韬有些不好意思。

    群里老师通知说本周五、六、日都可以打疫苗,并把具体地点都标注出来,赵韬催老潘去,周五早上吃完饭,就带着二宝去,过了一会儿打来电话,气呼呼地说:

    人家工作站说下午打,你怎么不看仔细?

    赵韬一听抱怨更不耐烦:

    你天天拿着手机,自己怎么不看?

    老潘听着口气不对,就挂了电话。赵韬这边越想越气,翻出老师通知,果然是三天都是下午打。她有点怪自己没看仔细,但又想老潘时时刻刻拿着手机,上次孩子摔到了都没看到,两个孩子都投诉过,每天就盯着俄乌战争。何况自己去打疫苗,不仔细看清就去,出了问题就怪别人,怎么都像武志红说的巨婴,这辈子估计改不了。

    自己一天事很多,打扫房间,还要晾衣服,每天还要手机接龙,他就是中午晚上做个饭就什么都不管了,越想越气不打一处来,仔细想想也是不值,又忙别的事。

    家务活是干不完的。

    52

    到了周六,是个大晴天,看着就很热,一看天气预报,果然最高温度28°。赵韬想昨天跑的挺累,今天就休息一下,明天下午再去打不迟,可是到了下午三点,王老师竟然拉了一个群,有9个人。当然王老师很客气,问大家:

    各位家长,打疫苗情况怎么样了?

    马上有两个家长说已经打过了,王老师问了具体时间,说打过可以退群,赵韬一看没办法,就把昨天早上去没打成,准备明天下午去打疫苗的事解释了一遍,王老师打出OK手势。

    第二天早上起来,二宝又闹了小脾气,赵韬刚准备哄哄,老潘很生气地吼了孩子一声,赵韬马上说:

    你吼孩子干什么,她那么小?

    老潘更生气,大声说:

    那么小怎么啦,那么爱哭,那么多事,下午谁爱带她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说完气哼哼地进了自己房间。中午老潘也没出房门,平时是他做饭,赵韬一看他真生气了,就定了面点王外卖,这也是孩子爱吃的。吃完带孩子们午睡,她俩闹来闹去就是不肯睡,好不容易才哄睡着,一看已经是下午2点半了,赵韬想衣服还没洗,就赶紧把衣服塞在洗衣机里。这才想起打疫苗就剩今天下午,又答应了王老师,老潘也是知道的,可他还生着气,到底是去不去,这要是不打,一是给王老师交待不过去,二是不知道何时才打,但是早上明明是老潘不对,她也不愿服这个软,想来想去,就给王老师说二宝不舒服算了,下次再打吧,也只能这样了。正思想间,看到老潘抱着二宝说:

    宝宝,咱们去打疫苗。

    边说边帮二宝穿衣服换鞋子。赵韬看着终于松一口气,想想老潘还是没有在关键时刻让她失望过。虽然两个人也是磕磕碰碰争吵不断,还能过到现在,老潘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男人最可贵的就是重情重义,赵韬再次感叹道。

    荟芸准备到小区走走,在家里闷得慌,刚出门,就看见四个广东妇女大声聊着天,其中那个矮胖的穿着鲜绿色运动上衣,表情丰富地说:

    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国货有多好,听说宝马奔驰还有日本牌子汽车都离开中国,中国造的质量杠杆地。

    荟芸本来对这个其貌不扬的妇人没什么好感,可是听完她说的话,觉得她长得顺眼不少,好像那个绿色运动服还挺时尚,今年好像是流行绿色,这个大妈说明是紧跟流行的。

    荟芸边走边看,感觉别人都过得很好,春风满面的样子,好像没什么烦恼事,为什么自己的烦心事就那么多,解决了这件来那件,好像就是被烦恼包围着一样。看心理学书,说活着就有烦恼,好像也挺对的,那就是与烦恼共存,自己找乐趣呗。但是乐趣在哪里呢,想想好像没什么有乐趣的事,再想想,和儿子在一起是很开心,看着那小小的身体,每次都想帮妈妈干活,一看妈妈不出声,就问妈妈怎么了,想想这么敏感的孩子以后会不会碰到更多的挫折,可能更迟顿些反而更好,想着昨天看到苏东坡的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如果活在现世,会怎么想呢,不得而知。现在的价值观倒是趋同,大家都希望孩子有出息,所谓的有出息,无非是有钱有地位让人羡慕,是不是太势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