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1章 权宦侄屠戮百姓,黎阳令误杀奸人1

第1章 权宦侄屠戮百姓,黎阳令误杀奸人1

    今日的京城格外安宁,中门大街上百姓如同往常一样熙熙攘攘。

    只是中间有那么几个人,指着那所被烧焦了的院子议论着,殊不知那所院子的主人已经惨死在大理寺的天牢中。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因为祭祖立嗣,皇帝下令大赦天下,而朝堂之上以宦官外戚为首的奸党趁机京城附近大量兼并土地,压低田价格,强买强卖,奸党层层剥削,百姓苦不堪言......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天下要说起权力,第一的当然是龙椅上的那位只顾自己享乐的皇上。

    而第二位,不是那位一手支撑整个黎王朝清流党、鞍前马后的三朝元老、现在的太子太傅陈攀。

    也不是,高皇后的胞弟、太子的亲舅舅、那位大肆贪污敛财、买官卖官、鱼肉百姓以金银珠宝取悦皇帝的丞相高合。

    而是皇帝身边那面容消瘦,声音尖细的老太监候忠节!

    候忠节出身贫寒,父母死于兵乱,哥哥为了使其活命,便把他送于宫中。

    却不曾想,侯忠节凭借着一副察言观色的本事平步青云,竟然成了黎王朝的第一权宦。

    成为权宦后的侯忠节,遣人寻找自己的兄弟,得知自己的兄弟早已去世,而留下一子,便以自己的权势给自己的弟弟在京城附近安排了一官职,一夜之间从前的市井无赖摇身一变成了达官显贵。

    此人仗着自己是侯忠节的侄子,平日里在京城里为非作歹,肆意妄为!而此次大赦天下,见奸党趁此机会大肆敛财,自然也不会放过此机会。

    盛夏,三伏天的太阳赤裸裸的烤着大地,京都黎阳外的小路上,一辆马车正在飞驰着,道路的两侧是还未播种的田地,这条小路末的村庄路口,几个白胡子乡绅正顶着烈日等候着。

    “停!”

    随着一声令下,马夫熟练的扯动缰绳,从马车上走下来的是身着蓝色袍服,体态极其臃肿的中年男人。

    “大人!”

    见蓝袍胖子下车,老乡绅们立刻拱手迎了上去。

    “免礼,免礼。”

    胖子一边说,一边拿起手帕擦着额头上的汗珠,而身旁管家模样打扮的小胡子男人,更加卖力的挥舞着手中的扇子。

    “乡长今日回京办差事了,特地嘱咐我等要好好招待候大人。”

    乡绅中,年龄最长者解释道。

    “不打紧,不打紧。我就是来买点地。”

    听到蓝袍胖子口出此言,周围的老乡绅们一瞬间懵住了。

    见氛围尴尬,小胡子管家连忙解释道:“我们老爷听说河道改修,没了水源,这一片田地都会变成枯田,决心收购这些田地以解民忧。”

    一家田两家要收,这下可难住了这些老乡绅们,原来前些时日老乡长把村子几个老乡绅召集起来开了个会,会议内容就是:朝廷为接通运河,河道改修村口这五百亩田地没有了水源将成为枯田野地,而朝廷为了体恤百姓,将要补给每户人家按亩发放银两,而每户人家要以荒地的价格买给朝廷。

    一时间乡绅纷纷怒斥,不从。

    乡长随后又转口说道,自己认识京城里一位大官,愿以荒地的两倍价格收购,而是他收购的话,朝廷补给每户人家的银两照发。多赚总比少赚好,没办法守着即将变为荒地的枯田变不成粮食,不得已乡绅们硬着头皮答应下来了。今日乡长回京便是找那位大人交接此事。

    “敢问?大人打算用什么价格收购?”

    人群中站出来一名乡绅问道。

    没等蓝袍胖子开口,管家伸出两只手指:“二两白银!荒地的两倍价格。”

    这次没等乡绅们开口,人群中的有百姓站出来喊道:“敢问大人,那朝廷的补给是否照发?”

    也知不知道什么时候,身后聚集了一群看热闹的百姓,见有村民插嘴,老乡绅扭头喝道:“多嘴!”

    那人识趣的退到了后面。

    管家回头看了一眼蓝袍胖子,两人面面相觑,显然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管家咳嗽了两声,接着问到:“什么补给?”

    老乡绅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随后又补充道:“如果是那位大人收购,我们可以是既能拿一两银子的补助,又能以荒地的两倍价格收购。”

    其言外之意,京城里的那位大人给的条件更优越。

    听到这,那管家坐不住了,扯着嗓子吼道:“大人?什么大人?那个大人?你不看看眼前的这个大人是谁!眼前的这个大人是朝廷命官!是跟在皇上身边候老爷的侄子,你们知道候老爷是谁吗?”

    想到来之前在家里自己拍着胸脯向老爷保证二两白银一亩地,却不曾想自己打探消息只打探了一半,这里面这么多弯弯绕绕没打听清楚,又不能丢脸,便把候忠节搬了出来。

    人群里百姓听到皇上身边候老爷可坐不住了,你一嘴我一嘴的议论道。

    “原来是那老阉贼的侄子,我说怎么长得都贼眉鼠眼的!”

    “去,把镐头拿过来,我非得教训教训这个小阉贼。”

    “听说他以前就是市场里的一痞子,你看现在这样,真是一人得道鸡犬飞升哦。”

    “你们小点声,这让他听见了,告诉了候公公我们一村人都吃不了兜着走。”

    ......

    乡绅们见身后的百姓们七嘴八舌的嘀咕了起来,害怕人群中真有那个脑袋抽风的一搬砖扔上去,于是互相使了个眼色,招呼着乡亲们回家。

    见人都散的差不多了,为首的乡长领着蓝袍胖子来到自己家里,家中早已备好了鸡鸭鱼蛋,果盘蔬菜,老乡绅拱手道:“候大人,今日乡长不在,我们略备薄酒,边吃边聊,招待不周,招待不周呀。”

    见蓝袍胖子坐下,老乡绅急忙走到堂外,找来一家丁,小声吩咐:“快去城里把乡长找回来,就说候公公的侄子来了!”随后叮嘱众乡绅:“哥几个一定要把他灌醉了,说不定这厮一醉什么都忘了,咱们等乡长回来在商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