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黎时明月 » 第21章 太子寻疑,太傅解难

第21章 太子寻疑,太傅解难

    众人相互凝视,谁也没整明白怎么回事,不知道皇上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何玄怎么回事,只有王子轼快步向何玄追去,一旁的钟尚看得明白,摇摇头长叹了一声,走了。

    见众人围在泰和殿内议论,陈攀开口道:“此地不是谈论事情的地方,诸位还是先各自回家思索对策。”

    随后众人相互交代了几句,便都散开了,正当太子刚刚走出大殿,候忠节便跟了上来。

    面露谄媚,笑着劝着,说什么皇上刚刚不是骂他,皇上是为他好,太子英明的一系列话。

    太子也不搭,就一直往前走,这老阉人也是真有耐心,就一直跟在身后。

    许久,太子停下了脚步,扭过来一张阴沉的脸,语气冰冷的问道:“御书房的总管太监怎么死的?”

    候忠节愣了,楞在哪里,许久他抬头望着太子已经走远的身影,眼睛露出一丝复杂神情,先是无辜与恐惧,然后渐渐变得犀利而带有杀气。

    甩开了候忠节,太子并未回到寝宫,而是直奔太傅府中。

    “太傅,学生有几个问题想问你。”太子开门见山的问道。

    老太傅,抿了一口茶,言道:“问吧。”

    “朝上左将军卫光贪图军饷一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子身体前倾,双目放光。

    陈攀将何玄的意外发现,对比证实,卫光吃了三万人的空饷,和自己的商讨,和殿上三年是什么意思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太子周贡。

    听完后,太子起身惊问道:“太傅,您的意思是说,父皇一直知道这件事?”

    陈攀点了点头,接着言道:“回殿下的话,从堂上的对话来看,圣上是知道这件事。”

    “那父皇的反应......”太子欲言又止。

    陈攀回复道:“臣不敢妄言,但从朝堂上圣上的反应来看,这件事可能另有隐情。”

    “什么另有隐情!我看就默许!”堂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只见一个皮肤黝黑,人高马大的身影走入了正堂,此人正是户部主事张瑞。

    张瑞进门也是一愣,刚才在堂外也没听清楚,以为太傅是和某个大臣谈论事情,结果一进门见太子在,才知道自己失言了。

    “张瑞,你又喝多了?胡说什么!”陈攀拍着桌子责道。

    本来张瑞都不知道如何开口,这会见太傅发了话,赶紧顺着太傅的话借坡下驴,对着太子拱手道:“是下官酒后失言,下官给殿下请罪了。”言毕,就要跪下,却被太子拦住了。

    “张大人,不必自责,本宫就想知道张大人为什么说父皇是默许。”

    张瑞不答,扭头看向太傅,太子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问道:“太傅也这么认为?”

    太傅回太子一个苦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言道:“恐怕不止老朽,可能满朝文武都这么认为的。”

    太子更加诧异。

    “为什么?”

    “因为......”太傅欲言又止,又是一声长叹。

    太子目露急色,张瑞接过老太傅的话茬言道:“因为,帆盛县令种矛的那个方案。”

    “本宫觉得那个方案没什么问题啊。”太子言道。

    “太子还是太年轻了。”接着又说道:“太子想没想过,那些百姓如果拿回土地,冬天该怎么熬?”

    “太傅意思是?”太子渐渐握紧拳头。

    “那些富户豪强会不会暂且涨价不说,就算是原价卖回去,那些拿地的百姓又能分到多少钱呢?恐怕一两银子都难吧,冬天地里种不出粮食,还要过年,粮食要等开春了种,在等到来年的七月份收,这期间百姓怎么活?家里有余粮的百姓尚敢要回土地,家里没有余粮的百姓,只能将土地贱卖出去了。”言毕,老太傅悲痛的叹了一口气。

    “岂有此理!”太子的拳头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接着又问道:“太傅,张大人为什么不把此事奏报给父皇?”

    陈攀摇了摇头,接着言道:“圣上何等精明,这些他早就看穿了,圣上那个时候叫好,就是告诉何玄不要再问下去了。”

    “这又是为什么?”太子更加不解了。

    “因为那群官?”张瑞答道。

    “那群官?那群官怎么了?”太子再问。

    “如此兼并百姓土地的方案定然是富户豪强和地方官员串通一气,二者少一个都实行不了,何玄朝堂之上直言那群官吏贪污,圣上却不与追究,殿下还记得前些日子臣托你转交给圣上的那本奏折吧,那本奏折里的官员和刚刚张大人口中的官员是同一批人。”陈攀慢慢解释道。

    太子似乎明白过来了。

    “太傅的意思是?父皇根本不想管?所以今天他才罚何大人停职反省一个月?”

    张瑞摇头,接着言道:“殿下所言差异,非圣上不想管,殿下想想,那些官员是丞相提拔的,丞相可是殿下您的亲舅舅,那卫光可以说是圣上的学生,且不说丞相任用的那批官员正在兼着扩建猎场的差事,卫光一身军功,但是这个时局,圣上也不能对对自己的丞相下手,或者斩杀武将功臣吧?”

    太子点了点头,陈攀紧跟着开口言道:“或许圣上不是不想管,是眼下这个时局管不了。”

    太子知道陈攀这是在故意说好话,索性就将话说开了:“不会,父皇想管不会一点旨意都不下,父皇真是......”嘴边的话想说,又咽了回去,毕竟自己是当儿子的,当儿子的哪有这么说爹的。

    陈攀听出来了什么,提醒道:“太子慎言!”

    太子起身,言道:“也罢!谢谢太傅,与张大人的解答。”

    太子与二人拱手告别,路上边走边想长孙纪临行前与自己交待的那些话:殿下是皇上的亲骨肉,也是日后的天下之主,候公公、丞相还有朝中百官是皆是畏忌三分,只要不是圣上的意思,殿下大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又想到:外戚之患依在!

    心中又自言自语道:既然爹不想管,那就儿子来管。

    于是直奔相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