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平行地球从零开始 » 48、各有打算

48、各有打算

    日近中天,桐城,吉祥坊,兴合茶楼,5层。

    此时此刻,朝廷的招安天使熊侍郎坐在当中主座上,

    南洲巡抚熊守安陪在上手,轻捻须髯,面上带着胸有成竹的微笑。

    桐城县令王安则如丧考批,红着肿胀如桃的双眼坐在下手。

    两列客座,坐着桐城28家。

    首座上是威压南海300的陆家,陆本川陆二爷做主。

    次之是南洲八家,来安四家王风段陈;南平四家鲁孙赵姚。

    在下面是珠水四家,贺马秦罗。

    对面是哲水十二家,哲东四家王屠马陈,哲西四家张吴李常,临江四家石方周杨。

    北地三家中的王氏、乔氏、萧氏。

    招安天使,户部侍郎熊守安开口道:“各位贤达,昨夜有反贼混入城中,乱杀无辜,烧毁县衙,公然造反,视朝廷法度如儿戏,是可忍孰不可忍,故而召集各位共商大计,发兵平叛。不知各位贤达有何见解。”

    北地三家,乔三爷站起身来:“天使所言极是,县衙事关朝廷之恩威,我等在此谋财已是多年,奈何北地遥远,也没有什么人马可供驱策,只能拿些银钱给三军将士添些薪资,涨涨军威罢了。我们三家每家愿出银30万两,合计90万两。”

    熊侍郎哈哈大笑:“好,北地商人豪迈。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哲水十二家互相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罗家家主看了看对面的吴家家主,两人眼神交汇。

    罗家家主站起身来,“我哲水十二家发源东南,也是书香门第,忠义传家,此时此刻恰逢反贼作乱,如何能袖手旁观,必然要出一把力气的,奈何我等都是手无缚鸡之力,一顶儒冠误终身。不像陆氏威压南海300年,文武双全,忠义盖世。既然珠玉在前,我等也每家捐献30万两,合计360万两,倾尽家财以助军威吧。”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真是恰到好处,妙哇,妙。我等珠水四家也各捐30万,合计120万,就全仗陆氏兵威了。”

    南州八家中的王远途站起身来,“既然有北地珠玉在前,又有各位同道支持,我南州八家也各出30万两,我等也是书香世家,各有子弟受皇恩中举,在朝中任职,自然要为国分忧,就是砸锅卖铁也会筹齐这笔军费。”

    熊侍郎哈哈大笑:“有劳各位乡贤。”

    只有陆本川脸色铁青,心中暗骂:“这些坏了良心的奸商,只是出银子,银子能吃吗,一粒军粮没有,还不是要拿银子买军粮?再说这银子又怎能进了军营?还不是几个文臣分了?”

    陆本川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我今带我兄长行招讨之责,我立刻点起人马平贼。”

    熊天使站起身来,“如此甚好,本官代天传旨,出来许久了,明日也将起身回归京都,就祝将军旗开得胜。”

    众人连忙行礼,“祝大人一路顺风。”

    熊天使又道:“你们也应该在今夜将军饷凑齐,送到海卫衙门,免得本官忧心,士卒悬望啊。”

    “请大人放心。”

    熊天使、熊巡抚,王县令依次离开。陆本川紧跟其后。

    南州八家的王老太爷起身道:“近日鲈鱼肥美,老朽做个东道,今夜请各位贤达到府上喝一杯。不知可否。”

    众人连忙行礼,“老太爷相邀,我等敢不从命。”

    桐城,海卫衙门,如今县衙人员也在此临时办公,熊天使,熊巡抚,王县令,代南州总兵陆本川,海卫衙门副将虎生威五人围坐,桌上美味佳肴、琼浆玉液却无人愿动。

    熊天使开口道:“我明日回归京都,今日凭着脸面要下的银子,我一分不拿。”

    熊巡抚和王县令满脸惊讶。

    熊天使倒了一杯酒,递给王县令:“王县令牧守一方,兢兢业业,却受此破家之祸,其情可悯,我做主了,给王县令分30万两。另发10万两重修县衙。”

    王县令连忙接过酒杯:“大人恩同再造,某愿效犬马之劳。

    熊天使又倒了一杯酒,递给熊守庇,看着堂弟:“你我都是南州人,桐城一乱,只怕南州烽火遍地,你我家业如何?其余银两全用作平乱,不许任何人上下其手。你要谨记在心。”

    熊巡抚听后连忙站起身来:“大哥放心,小弟省的厉害。”

    熊天使又给陆本川、胡生威添酒,站起身来,抱拳躬身行礼:“南州的太平,就有劳二位将军了,请受熊某一拜。”

    熊天使一稽到底。

    桐城,自1000年前唐王朝时期,就是南方重要港口。现如今,桐城依旧保持着唐朝的城市特点。

    县城之中划建28坊,各有4丈高的厚重坊墙,上面可驻守坊卫,两座坊区之间是30丈宽的公路。

    桐城河流便利,各个坊区除了公路连接,还有10丈宽的运河相通,运河在坊墙下也就成了10丈宽的运河。

    这就造成了桐城里城中城的奇景。而自古以来桐城商业兴旺,世家大贾数不胜数,如果哪一家能够买下一坊之地,就相当于一城之主。1000年来,就是围绕着坊主这个虚名,桐城的商贾展开了无数的斗争。

    安乐坊,王家大宅。

    王老太爷坐在堂中,客座上坐着南州八家的掌门人物。

    南平鲁嘉喝着茶道,“这帮北蛮子真是可恶,直接就捐了30万两,搞得我等也得跟着捐。”

    众人跟着一顿臭骂。

    南平姚成道:“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北地商人直截了当下个决断,省的28家吵吵闹闹的没个结果。最后还是被陆家所乘。”

    风太爷立马骂道:“崽卖爷田不心疼,这都是血汗钱。”

    姚成一拍桌子,“你个风老抠,活该你儿子和你分家,你忘了这么多年来陆家是怎么压着咱们打的?哼,北地商人出了名的抠搜,这回痛快的拿钱出来,你们就没看出来有什么道道?”

    “哈哈哈哈,”王老太爷大笑道,“成哥这话深得我心,风老抠你倒是有个好女婿。”

    风太爷大怒:“我没这倒霉女婿,和他两小舅子合伙欺负我,他娘的,没家法了。”

    众人哈哈大笑,也没当真。风家的事情说起来就是抠搜老子和胆大儿子。

    风太爷做生意说的好听点讲究细水长流,小心谨慎,难免贻误战机,失去好些赚钱的机会。

    可他两个儿子就胆大心细,目光如炬,喜好冒些风险,父子三人没少吵架。

    最后两个儿子净身出户,另起炉灶。作为姐夫的姚成给媳妇拿了一笔银子送了过去,自此以媳妇的名义入股,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风氏家族内部也有不少人出户分家,跟着两个少爷做生意。所以此时桐城,有大小风家之说。

    当然以后还是一家。

    段平问道:“姚大哥,你讲讲,里头有什么弯弯绕?”

    姚成端起茶杯,“其实也没什么,我的丝绸店面开在陆家商行左近,昨夜因为算账,我和几个账房先生留在了店里,亲眼目睹了陆家商行被一人杀了个干净,只逃出一个少爷,一个保镖,连海卫衙门的人都杀了个干净。陆二爷厉害吧,也不敢杀进去,让他手里的扶桑众行土遁潜入,照样被灭个干净。满城里撒钱雇人,被人家驾驶一座飞舟灭了不少。后来听说,是陆家七月十五杀了许多绿林道上的领头人物,把这位爷惹到了,这才杀官造反。说白了,是陆家惹得事情。”

    段平骂道:“这陆家就不得好死,惹了这么个煞星。听说那个人有一艘飞舟?是真的吗?”

    姚成说:“亲眼所见,却有此事。当时从我门前驶过,雷霆闪电,飞剑狂武,所过之处尸骸遍地。”

    “哎呦,这莫不是神仙。”

    “我听他自称是海马帮徐瞻的弟子。要真是这样,那他陆家就完了。”

    “这是怎么个意思。”

    姚成站起身来,在堂中踱步,“各位老前辈,记不记得,江湖上有句传言,那时候我还小,是我父亲说与我听的,惊雷峰上莫无声,天下第二东方家。”

    “惊雷峰上莫无声,天下第二东方家”,堂上的老一辈们似乎想起来30年前江湖上的一段传说。

    风老太爷喃喃自语道:“天下雷法,师出三山,若论精妙,实属惊雷。若真是那人现世,那他陆家可就完了。”

    堂上年轻一辈的当家人则满心疑惑。

    姚成继续道:“当时我父亲受伤,徐瞻初来桐城不久,以炼丹捉妖为生,在他那里买过一粒强血壮骨保生丹,伤情大好,便有意结交,希望聘为上宾。一来二去竟然成为挚友,才知道是惊雷峰传人,此番下山是寻找大师兄莫无声的。原打算送我兄弟二人拜在他门下,可是不久后,此人消失江湖,再见之时,已经是海马帮的二当家了。因此,关系也就慢慢淡了。”

    姚成继续说到:“昨夜扶桑众在望海楼上折腾一夜,望海楼是是北地萧家的产业。我估计北地三家也是有所猜测,所以他们今天痛快出钱,就是不出人,不就是不想和惊雷峰结怨吗。”

    “原来如此,”风老太爷一拍大腿,嘿嘿一乐,“要真是这样,这钱花的还真值得。是花在了刀刃上。”

    姚成又说:“当时虽有猜测,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清晨时分连忙快马加鞭拜见王老太爷,咱们八家同气连枝,自然同进同退。当时看到北地三家痛快出钱,我们就估计可能猜对了。”

    王老太爷把茶杯一顿:“200年前,我等和陆家合称南州九家,他们背信弃义,破除盟约,伙同扶桑大名断绝我等的海船。200年来,我等出海还要看他陆家的脸色,真是可恨可恼。此次,我等只出钱,不出人,让他陆家去拼,咱们就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堂上充满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