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晚清第一女校长 » 第51章 来信

第51章 来信

    公告发出后,众人都翘首引领的期盼着前来报名的学生。

    却不曾想一连几日过去,竟然一个报名的人都没有。

    众人心中不免有些焦急,都开始想着法子提升女学的知名度,为女学扩大生源。

    以严修为首的官员们开始拜访同僚,试图说服自己的同事和亲友,送女儿入学学习;

    王郅隆、方若、英敛之等商人则在讨论后,决定仿照上海经正女学堂,拟定了一系列助学方针。

    诸如前几个月为入校学生们提供免费的食宿、免除贫困学生的学费、为成绩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

    吕兰清和吕蕙如两人更是每日撰写文章,呼吁女子们踊跃报名。

    八月末,吕兰清又收到了秋闺瑾的信。

    秋闺瑾道,她到了日本后,将“闺”字抹去,改名为秋瑾。

    又与陈撷芳等几位好友重建东京共爱会,旨在实现共爱的宗旨,又设置了一名女招待员,可以为前往东京留学的女学生提供照拂。

    她在信件最末尾附上了东京共爱会的联系方式,邀请女子们到日本留学。

    吕兰清把这封信带到大公报馆,让刘孟扬帮忙刊登,又抽时间整理了一下自己这些天累积的信件,这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封二姐吕美荪的信。

    她有点汗颜,自从搬到天津后,从没跟二姐说过自己的地址。

    她估计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寄到了大公报。

    英敛之从楼上下来时,刚好看到吕兰清正拿着一封信在读。

    她已经很久没到报馆了,就连这些天发表的文章都是英敛之带回来的。

    今天突然在这看到她,英敛之有点诧异:

    “碧城,你今日怎么突然到大公报馆了?”

    吕兰清还在读信,头也不抬地回答:“今天收到了秋闺瑾的信,特地来为她投稿。”

    英敛之了然,也不多问,正准备出门,却被吕兰清叫住了。

    “英先生,您觉得女学能不能再多一位女教习?”

    “噢?”

    英敛之转身回到吕兰清身旁,好奇问:“你又物色到了一位才女?”

    吕兰清笑着将吕美荪的信递给了他。

    看到信上的署名后,英敛之的脸颊泛起了微红,在他枯黄的面庞上格外显眼。

    阅读完这封信,他的耳根甚至红到滴血。

    吕兰清看着他的反应,心里有点奇怪。

    二姐在信里不就说了想来天津参与女学筹办吗?英先生这表情怎么跟高武一模一样?他平时也不是容易害羞的人啊?

    英敛之非常激动:“美荪小姐愿意来!那肯定是极好的!

    “她素有才气,又在经正女学进修过,这两年更是在各地报刊上频频发表佳作。

    “她能来天津女子公学任教,实乃咱们的荣幸啊!”

    吕兰清看他言辞热烈,又听他非常欢迎二姐来天津,点头道:

    “那我写信给二姐,让她尽快过来?”

    英敛之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嘴角咧到了耳根,高兴道:

    “不必!下月我和夫人要到上海去参加堂兄的婚礼,届时由我亲自邀请她北上!”

    说完,英敛之便离开了大公报馆。

    吕兰清坐在工位上,看着他兴高采烈远去的背影,心中的怀疑不断涌起。

    “之前倒是知道英先生和二姐认识,毕竟大公报刚创刊时,二姐还曾在大公报上发表过贺词。”

    “第一次和英先生会面时,他也对二姐的才华赞不绝口。”

    “但他今日的态度,着实有些奇怪...我从来没见过他露出这种笑容,简直和方小洲看元汀兰的表情一模一样,春心荡漾的......”

    吕兰清脑海里闪过了自己和元汀兰的对话:

    “那英先生必然待英夫人极好吧?不然英夫人怎么会跟了他?”

    “要说差吧也不至于,要说好吧...我却总觉得他有些假,像是特地在演给我们看。”

    “兴许是他们老夫老妻了,彼此支持,互相了解呢?”

    “说不上来,但他对英夫人没有小洲对我好是真的,就感觉他不是真心的!”

    想到这,吕兰清的眉头紧锁,目光里多了几分猜疑。

    “以前还没觉得,但今天看到他这幅模样...他对英夫人好像确实不冷不热的...”

    “可二姐比他小了十二岁吧,应该不会看上他才对...”

    吕兰清晃了晃脑袋,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之脑后。

    “英先生应该只是把二姐当做知己!不然怎么会带着英夫人一起去上海!?”

    想到这,吕兰清点点头,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没错,肯定是这样!”

    等到了晚上,吕兰清把二姐的信和英先生的反应都告诉了吕蕙如,又把自己的猜测说了一通。

    吕蕙如笑得不行,道:“放心吧,美荪清醒着呢!”

    “她在上海就有过好几个追求者,各个年轻有为,结果都没入她的眼,又怎么会看上一个有妇之夫?”

    吕蕙如说完,还打趣道:“你对你二姐的事这么上心,怎么对自己的事反而那么迟钝?”

    “我每天那么忙,能有什么事儿?”

    吕兰清狐疑问:“二姐有很多追求者,您怎么知道的?我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说?”

    吕蕙如轻点她的额头道:“你都没有主动给她寄过信,她自然不会告诉你!”

    吕兰清一想也是,自己很少寄信,偶有几分都是给母亲和樊伯父等几位前辈,便不再纠结,又问:

    “你们时常通信吗?二姐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每月一封总是有的。她来信总是报喜不报忧,过得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

    吕兰清好奇问:“她不是不想与我们呆在一处吗?为什么又突然想来天津了?”

    吕蕙如道:“人总是会长大的,经历多了,自然就想开了。”

    吕兰清点头:“不知不觉,已经有八年没见过二姐了。”

    吕慧如也忍不住感叹:“对啊,现在想来,竟连面容都有些模糊了!”

    吕兰清忍不住期待:“等英先生到上海把二姐接来,咱们仨让就能在天津团聚了!到时候,让天津名流们知道,咱们吕家女子都不比男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