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野君王 »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三章

    刘邦作亭长的时候,押送一批沛县的徒役到骊山,去干什么?为秦始皇修陵墓。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工期长,待遇低,伤病不能请假。这个没完没了的工程不知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秦始皇才不管那个,死掉一批徒役,就再征调一批。所以去服役的人,基本上就是去送死。好好的谁想去死呢?谁家没有父母妻子?

    刘邦押送的这批徒役就像上刑场一样,想到这一去再也不能见到父母家人,他们心中的悲哀有谁理解?

    刘邦理解!

    刘邦理解这些人的悲苦,知道他们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他们若在,他们那饱受剥削、极度贫困的家庭就还有一丝丝希望,他们若死了,他们的家庭也难以存在。

    在路上,那些想活下去的徒役有想逃走的,刘邦不忍心把他们带到死地,就故意看管的非常松懈。一些人开始逃走。看到有人可以逃走,其他人也开始逃走,逃走的人越来越多。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人应该都逃光了,索性让徒役们停下来饮酒休息。

    刘邦让人把酒全部拿出来,每人倒上一大碗说:“连日来,舍不得让大家尽量地喝,今天不再小气,让大家喝个痛快!”

    众人知道刘邦爱喝酒,就问:“现在众人痛快地喝一顿,就能给全喝光了,余下好几天的路,您喝什么?”

    刘邦说:“剩下的路,咱不走了,今晚就解散,大家各自逃命吧!”

    众人没有想到刘邦这么仗义,竟然放大家逃命。对他们来说,逃命当然是好,可是他们马上就想到刘邦该如何交差。便问:“我们都逃了,您怎么办呢?”

    “我也要逃命了!”刘邦说。

    众人大口喝干碗里的酒,齐向刘邦拜谢,说:“刘公的仁爱,可比圣人;刘公的大恩,我们终生不忘!”

    有十几个人有感于刘邦的恩德,自愿跟随刘邦亡命天涯。

    刘邦能够做这件事非常不简单。他明知道徒役们到骊山之后是九死一生,所以心生怜悯。仅仅是心生怜悯,也还说不上伟大,大部分人都能对处境悲惨的人抱有同情;刘邦不仅仅是同情而已,他是释放了这些人,让他们脱离了这悲惨的命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他要被杀头;如果他逃了,他家里的人可能要受牵连——这个代价是巨大的。所以,许多人面临行善的需要时,不肯行善,不是不想行善,而是行善要付的代价太大了,他们不愿意付那个代价。

    能够为了别人脱离悲惨的命运,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陷入可能的悲惨命运中,世间有几个人肯这样做?

    别看有些人读圣贤书,满口仁义道德,真要为别人的利益牺牲自己的时候,一定不愿做;别看有些人,做事规规矩矩,在许多人和他自己眼里就是好人,真要让他为着别人的利益牺牲自己时,一定不愿做。

    刘邦,这个江湖混混,到处骗酒喝,满口脏话,看着妇女就喜欢的人却能为了别人逃脱死亡,而甘愿把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陷入险境,是个了不起的人!

    刘邦是好酒,是好色,是游手好闲不愿干活,但是他那不计一切代价挥挥手放众人逃命的豪放举动,隐隐然有君王的形象!

    刘邦的身份在这个时候开始了转变,从朝廷的最基层官吏(一个亭长,说起来称不上官吏,但是村长也是干部啊。)成为了朝廷要犯。从另一个角度说,刘邦从体制内最底层的小干部,转变成体制外具备君王雏形的一个人。

    在体制内,你管一千号,一万号人,看起来威风,其实没啥了不起的;像蒙恬那样管三十万人,还不是一个命令下来,就得掉脑袋,官职马上丢掉吗?在体制外,刘邦有这十几个跟随者,其含金量远远超过体制内的百万大军啊!在体制内,百万大军的主帅,一个命令下来,调离了、退休了、获罪杀头了……遇到这些情况,马上就没有跟随者了。在体制外的自发组织,如果有人要杀刘邦,这十几个人肯定跟他拼命啊!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体制内你所有的权柄都是代理权柄,体制外的才是真实的权柄;体制内你是假借上层的虎威来行使权力,体制外是真正让人甘愿服从,才能调动。

    刘邦带着一小群人逃亡的日子没过多久,陈胜、吴广的起义开始了。秦朝的体制被打破,体制内那些假借秦朝虎威的官员倒了大霉。离开体制的保护,那些作威作福惯了的官员,把他们的软弱显露在了百姓面前。从前被欺压得无法活下去的百姓,看到失去了势力的官员,那就不客气了,纷纷杀掉他们来响应起义军。

    沛县的县令非常惊恐,他想赶快换掉从前的身份,从被革命的对象转换成革命者。计划率领沛县的人民响应起义军。

    洞察世事的主吏萧何一看这事就不行,这个身份的转变,不是外表换上个马甲就能行的事。在一套不符合天道的体制之下,许多人披上外表的伪装扮演虚假的身份。比如秦始皇嬴政,头戴皇冠假扮皇帝;王侯将相们穿上紫袍,假扮高贵的人;郡守县令穿上官服,假扮百姓的父母……当这套体制被打破之后,每个人才显出他的真实状况。

    嬴政活着的时候,这套体制还在,他一直假扮皇帝,扮演到死。你不信,当嬴政活着的时候,如果失去了体制的保护,他步行走在民间,当人民知道了他就是嬴政时,几个小时,他的肉就会被人割光了,骨头也会被老百姓给磨成灰。

    现在,陈胜、吴广的起义打破了那套邪恶的体制,许多人的真实面目就展露在了众人眼前。这样的情况下,沛县县令还想继续伪装,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萧何劝县令:“您从前就是秦朝官吏,在秦朝还可以压制人的时候,您凭秦朝的法令号令百姓;现在换成了凭得人心来号召百姓;恐怕百姓不跟从您,希望您能召回真正有号召力的人,比如刘邦。让刘邦那样有号召力的人来带领百姓,事情就容易了。”

    萧何一方面比较委婉地劝说县令,另一方面也给他指出了一条生路。按实际来说,根据县令以前的表现,就该革了他的命。这时候,县令要是能看清形势,把刘邦招来,让他来带领百姓,县令放下过去的身份,作一个跟随者,他的身份就能被洗白了。

    可惜,县令没能接受萧何的善意,也没有看清形势,最终断送了性命。

    县令一开始接受了萧何的建议,派樊哙去叫刘邦。樊哙走后,县令就后悔了。他想:“现在带领百姓起兵,要是成功了,混个王侯不成问题;如果让刘邦来带领,那不是拱手把王侯的爵位让出去了吗?他刘邦就是个混混,能比我强?我堂堂县令怎能屈居一个逃犯之下?”

    沛县令到这个时候了,还有这种想法,这人真是看不清局势啊!就是这样看不清局势,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樊哙很快找到了刘邦。很怀疑刘邦在逃亡的日子里,是不是一直和萧何、樊哙有联系,这黑白两道就没断暗中来往。

    刘邦这时候手底下已经有一百多号人了,见樊哙来请,就带着手下百多号人来到县城。

    沛令这时候已经反悔了,他关闭城门,据守城池,不让刘邦进城;又怕留在城内心里倾向刘邦的萧何、曹参等县吏对自己不利,就想杀掉萧何、曹参。

    这时候,县令再一次看不清局势。他不知道,他手底下的萧何、曹参等人在体制内,是他的手下,一旦脱离了体制,萧何、曹参都是将相之材。这样的人,又怎么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够拿下的呢?

    萧何、曹参翻越城墙出来投奔刘邦。刘邦用帛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上去,向城内的人宣告说:“天下受秦政之苦许久了,现在天下人都起来反抗秦的暴政;沛县的父老们,你们还为沛令守城吗?沛县马上就会被诸侯的兵马屠戮了!如果现在把沛令杀掉,选择贤能的人立为首领,来响应各地诸侯,你们的家室就可以得到保全;不然的话,全县老少都要遭到屠杀。”

    沛县的老百姓见到这信,就率领城内的年轻人一起杀掉了沛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入城。大家都推举刘邦作沛县县令,刘邦再三推让。萧何、曹参等官吏都惜命,害怕起事不成遭到满门抄斩之祸,都极力地推选刘邦。刘邦面色坦然地说:“今天沛县县令这个位置是很特殊的,我刘邦恭敬地让给大家,如果谁愿意担当,就可以来坐这个个位置,我们都拥护;如果大家觉得为难,不做这个位置,我愿意来担当!”

    众人没有一个敢做沛县县令的,刘邦就做了沛县之首,称为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