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野君王 » 第八十章

第八十章

    被曹操认出自己是真正的英雄,刘备一点都没有兴奋。相反,他恐惧之极,以至于连吃饭的筷子都吓掉了。

    刘备为什么这么恐惧?想想就明白,当今天下,曹操连兵强马壮、地广粮足,势力完全碾压他的袁绍都看不上,单单认为刘备是英雄。那么在群雄逐鹿中,刘备就是他曹操真正的对手。逐鹿的游戏规则是:两个都有可能抓到鹿的人,把对方干掉,鹿就成了自己的。这样的竞争对手现在就在身边,趁着得劲还不赶快干掉他,那样就省了后来许多麻烦。

    刘备是想在曹操面前掩盖他的英雄本色,让曹操看不出来,他就可以在这里安顿一段时间,其他的再从长计议。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尽力隐藏也没瞒过曹操的眼睛。

    既然已经被曹操认出来了,就得赶快离开。正巧,淮南的袁术兵败,要去河北投靠袁绍——不再是竞争对手,面临共同的敌人(曹操)哥俩又和好了。

    刘备请求带兵去截击袁术,借此机会赶快脱离曹操。曹操没有多想,竟然答应了。在这件事上,曹操的思想还是比刘备慢了半拍。

    刘备带着曹操给的几万兵马去截击袁术。此时称帝没成的袁术,众叛亲离,成了过街老鼠,身边兵将大多离散,截击非常简单。袁术遭刘备截击,无力对抗,无奈之下又返回了老巢寿春。可笑的是,袁术在出走之前已经把寿春宫焚毁了。他本来想着自己走后就不再回来,别把豪华的住处留给别人,没想到走投无路的他又回来了。回来后,迎接他的是残垣断壁、瓦砾废墟。大热的天,袁术连个地方凉快都没有,想喝口蜜水,手下连凉水也没递过来,袁术仰天长叹,吐血而亡。

    刘备截击袁术之后,就留在了徐州——不能再回曹操那儿了,回去后指不定哪天就被曹操给杀了。这时候的曹操已经和北边的袁绍对峙上了,刘备趁此机会,杀掉了曹操委派的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徐州。

    刘备觉得曹操在北方面临袁绍这个强敌,无法分身,自己可以趁机发展。没料到曹操竟然从与袁绍对峙中撤回来,全力对付他。在曹操看来,势力比自己大许多倍的袁绍好对付,最可怕的是刘备。如果不趁刘备实力不足、立足未稳赶快消灭他,等他发展起来,就对付不了,英雄是不会轻视英雄的。

    正如曹操所料,刘备实力不足,立足未稳,被曹操打败。再次失败的刘备,往北投奔袁绍去了。

    打败刘备之后,曹操开始认真地和袁绍决战,著名的官渡之战就此爆发。曹操这方兵力少,粮草和后勤供应都不充足;袁绍这方,兵多将广,粮草物资充足。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曹操以及超高的智商,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合理的调配,以及超强的忍耐与坚持最终打败了袁绍,以少胜多打赢了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则是因为智商低下、不纳忠言、调配失当、心胸狭窄。

    袁绍被打败之后,不久就郁闷而死——战争的失败、政治斗争的失败对人打击是致命的,许多人能够承受一场大病,却经不起一场大败!袁绍死后,两个儿子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打的你死我活,长子袁谭甚至投靠过曹操。可悲呀,权力的争夺叫人变得愚蠢可笑——这哥俩也不想想,你们哥俩团结一致也未必是曹操的对手,曹操在那里虎视眈眈,等着收渔翁之利,你们拼死相争拿不到手的东西有意思吗?

    袁氏兄弟在相争中被曹操轻松灭掉,北方广大的土地归了曹操。这时候的曹操,手中掌控号令天下的朝廷,脚下占据大部分的土地,马上就可以平定天下,建立不世之功了。最终却没有一统天下。

    曹操没有一统天下的原因有几个:第一,残暴好杀。比如征伐徐州时杀了数十万百姓。这种杀戮会引起多少人的愤恨,多少人的抗争?像老家在琅琊(今临沂市)的天才诸葛亮,就死活不肯归附曹操,还要拼尽一切讨伐他;残杀士人,导致已经归附他的陈宫、张邈等人叛离,一旦叛离,就彻底对立,抵抗到底;残杀皇后皇子,导致天下愤恨,都骂曹操为奸贼。曹操想用恐怖手段夺取并稳定权力,是痴心妄想,这样夺取到的权力,只能维持一时,不能长久;这样的权力只在表面,不能赢得人心,必须用武力维持,失去武力就会失去权力;这样的权力,只会叫他握在手里也害怕,抱在怀中也紧张,紧抓不放、心里不安,最终也保不住——这样的权力要它干嘛?

    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原因之二,是狂傲自大。

    在打败袁绍之后,曹操的势力确实是天下第一了。现在的中国,还有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几大势力。

    曹操觉得这么强大的袁绍都被他打败了,其他人已经不足为虑。他要乘得胜之威南下,拿下荆州、江东、益州,一举统一天下。

    南征荆州非常顺利,这时候的荆州牧刘表已经死了,接任的刘表次子刘琮直接投降了。那么大的地盘,那么重要的战略要地,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来了。益州的刘璋吓坏了,连忙派张松为使者去拜见曹操,表达归顺之意。但是志得意满的曹操没有重视刘璋,也慢待了使者张松。感觉受到侮辱的张松,一怒之下去找了当时在荆州的刘备,要帮助刘备占有益州,与曹操对抗。曹操在傲慢自大的情况下,丢掉了本可以到手的益州,给了对手机会。他的做法削弱了自己,壮大了对手。

    骄傲造成的致命后果,曹操还没有意识到,他继续在骄傲自大的状态下做错事,削弱自己,壮大敌人。志得意满的曹操忘了,骄傲之后必有失败,骄傲使他看不见潜在的危机,看不见自己的短板。

    不仅曹操本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整个曹操集团都被胜利弄的不理智。极少数聪明人要么死了,比如一流谋士郭嘉;要么不说话,或不敢说实话,比如贾诩。

    郭嘉是曹操团队里一流的谋士,算无遗策,可惜在随曹操平定辽东时病死了。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贾诩,不方便说实话。

    对,这个贾诩就是给李傕、郭汜出主意,让他们攻占长安,一个计策搞乱天下的那位。贾诩智商相当高,不过他的智商都用来自保,而不是为国家、为百姓谋划。

    他看出李傕、郭汜早晚要败亡,就辞去了官职,早早地离开了他们。为了自保,他投靠了西凉军阀张绣。在曹操征张绣时,他建议张绣投降。张绣投降之后,曹操没拿他当回事,不但态度傲慢,而且过分地霸占了张绣的婶子。

    张绣气愤不已,降而复叛,向贾诩问计,采用贾诩的计策把曹操打得大败,曹操的长子及侄子都在这场战争中被杀,如果不是手下拼死相救,曹操本人也会死于这次的战争。

    曹操好色不计后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和袁绍都拉拢张绣,张绣与曹操有深仇大恨,自然不会投降曹操。是贾诩斥退袁绍的使者,堵住了张绣降袁的路,力劝张绣降曹。最终证明这个决断是正确的。在那样的情况下,帮助张绣做出正确的判断,你就明白贾诩这人真是了得!

    判断是正确的,路也走对了,只可惜一些事情是改变不了的。比如,张绣与曹操的尴尬关系;连带着贾诩的身份在曹操集团也不如那些始终跟随的人。

    正因这缘故,在曹操占有了荆州之后,要进一步征讨孙权,拿下江东时,所有的人都认为一定得胜,只有贾诩表达不同意见。他建议曹操应该停下来,不要急于向江东用兵,而是大力发展荆州,当新占据的荆州稳固发展起来之后,江东可以不战而屈。可是志得意满的曹操没能听进去这个建议。一贯明智的贾诩看到了这场战争的潜在危险,无奈曹操和他的智囊团不听,贾诩只能识趣地闭上嘴,不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