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她最美的时光 » 第十章 亲情磨合期

第十章 亲情磨合期

    一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清羽又经历了一次月考,妈妈也在学校正门对面的巷子里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居所。

    这附近都是本地居民,建了一栋一栋的私宅,大多不超过四层,一楼多半自家住,上面用于出租给陪读的家长。

    因为学校有规定,对于家不在市区内的学生,要有家长的陪读申请和证明,才允许学生在外住宿。清羽妈妈收拾好住处,写了申请,并亲自到班主任那里方面说明。周末就把清羽的行李从宿舍搬了出来。

    清羽家住二楼,另外一户是一位学生的奶奶在陪读,楼上还有两个妈妈陪读,但别人家都是儿子,这里的家长普遍更重视儿子。因此这一栋楼里就只有清羽一个女孩儿,跟楼上楼下的邻居也没什么往来。

    妈妈刚来时,还不太适应这种生活模式,这里的家长每天生活的唯一重心就是孩子。清羽六点起床去上早自习,妈妈也跟着起床做早餐。白天里学生不不允许出校门的,但家长可以进来送饭。因此家长们会在下早自习前把早餐送到学校里,找个惯例的地方坐下,等孩子下课来吃饭。清羽妈妈喜欢在校门口的小篮球场边等,那里有一级一级的台阶,刚好可以坐下休息。

    下课铃响,没有被陪读的学生就结伴去食堂,有人陪读的就去找家长。

    清羽起初也不习惯,跟妈妈坐在篮球场边吃饭,总觉得奇怪别扭。但时间长了,发现大家都这么干,也就无所谓了。球场上每天还有男孩抽空打球,正好趁着吃饭的功夫,还能看看球,也是种乐趣。

    只是这种场景有些奇怪,按理说男生打球的时候,应该是女生围观尖叫,充斥着荷尔蒙的气息。但在这群学校里,围观打球的是一群妈妈,奶奶,以及埋头干饭的各色学生,是不是还有被篮球砸到饭盒的,那一顿也就泡汤了。

    早饭后,清羽回到教室准备上课,妈妈回家收拾卫生,楼上的两个妈妈性格热情,每天都喊清羽妈妈一起去逛菜市场买菜,清羽妈妈原本是独立由文艺的人,也挨不住情面,天天和一群陪读妈妈在菜市场里挑肥拣瘦,为三毛五毛的计较半天。

    不过这也有好处,没过多久清羽就发现,妈妈的手艺飞速提升,时不时还能看到从来没见过妈妈做过的新菜式,比如糖醋排骨,马蹄肉馅儿的春卷儿。妈妈说是楼上的妈妈们教她的,还问清羽口味如何。清羽自然是大加赞赏,要知道妈妈一贯是不喜欢做饭。每次都是抱着混饱肚子的态度随便煮点简单玩意儿。每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的日子最惨,因为外婆那时候是一定要回舅舅家去的,所以家里只有清羽爸妈掌勺,别人家的春节是饕餮大餐,清羽家的春节是凄凄惨惨,一年中伙食最差的时候。

    清羽明显发现,妈妈被影响了,也被改变了很多,简单说就是变得“世俗”。陪读的妈妈天天就是围绕着孩子,但他们闲暇时候总一起玩闹,一时打打扑克,一时集体织毛衣,一时又研究新菜式,再不行就围在院子里一起摘菜,家长里短,嬉笑怒骂,生活的气息非常浓厚。妈妈脸上也多了笑容,越来越不矜持,越来越像个平凡又可爱的妈妈。

    话说,从前妈妈虽然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在剧团的工作,但始终难改文艺秉性。在家的时候不是练嗓子就是画画,闲时还爱看书,但妈妈只看着情情爱爱的书,琼瑶的小说全套都有,世界文学名著也只挑《简爱》这类的看。

    清羽小时候什么书都想看,因此总是翻爸爸妈妈的书,爸爸的书多半是科学杂志,电脑杂志,创业致富的书,只能随便翻翻,没什么多大兴趣。妈妈的书就好看多了,但她总不允许清羽看,说小姑娘不能看那些书,怕学坏。

    清羽才不会乖乖听话,不管妈妈把书藏在哪里,她都能悄悄翻出来,半夜趁着爸妈睡了,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年少时不懂情爱,也看不出什么脸红心跳的感觉,只觉得看了个有趣的故事,有时美好,有时伤感。但唯独那本《简爱》,大概是看那书的时候,清羽已情窦初开,她沉迷于书中很久,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跟书里那个不漂亮但内心充盈的女孩一样,能深刻感受到爱情的烈焰,自尊的压抑,以及最后终能与那个同样骄傲的先生和解释怀的喜悦。

    后来清羽爸爸发现了她的秘密,强行没收了那本清羽最爱的书,自此清羽再也找不到。但那书里的爱情,却在清羽心里生了根,蠢蠢欲动,等待着雨后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