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鬼主沉浮 » 第十四章 父亲的抉择

第十四章 父亲的抉择

    月亮的清辉似水一样在院子里流淌,像是在这个小院里编织了一个透明的网,把所有愁绪都笼罩在这里。屋子外面的土地上一排排的苎麻苗昂然挺立,虽然刚刚一尺来长,但是依然迎着月光奋力的向上生长,一派恬静淡然的模样,与屋内主人的满腹惆怅截然不同。

    这边屋里:本来应该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愁的睡不着觉。一会在考虑刘启安到底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一会又摸着自己怀里的镜子,希望它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他就根本不需要为钱而操劳,所有问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一会又担心这东西该不会是个假的外挂吧,不然怎么会这么长时间一点作用都没有。。。

    而那边屋里,望子成龙的刘启安也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所谓老来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刘启安,早就过了爱幻想的年纪,生活的经历磨去了些许的激情,对待事情看重的是现实情况。爱好也好,擅长也罢,只要对修炼没有用处,那就统统应该放弃,年轻人就应该一门心思扑在修炼上,这样才能心无杂念,激流勇进。只是眼下,自己的大儿子不顾自己的阻拦学了医术,二儿子现在又心猿意马、分心他物。实在让人操心,想他年轻的时候要是有刘恒杼这般条件,估计做梦都能笑醒。那时候父亲整日吃酒赌钱,他们兄弟二人全赖母亲接些零活才得以度日,至于修炼开脉的费用,呵呵他们是想都不敢想,可是即使是那般困苦,他们兄弟仍然一心心念着修炼,不曾有过半点他想,如此这般才有了今日的些许成就。怎么到了下一辈,在条件这么好的情况下,反而钻研起了奇淫巧技这些上不了门面的事情来。。。

    “老爷,怎么还不睡觉。”却是丰氏听到丈夫长吁短叹,关切地问道。

    “在考虑二郎的事,这孩子真让人头疼?”刘启安回答道。

    “二郎?二郎不是挺好的吗?既没有耽误修炼,还能自己赚钱了,他那制作的肥皂,三天能挣上接近三百五十个铜板,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有三两多银子呢。”丰氏真心觉得刘恒杼这样的生活很好,能挣钱还不耽误修炼。

    只是刘启安却不这样认为,在听到妻子的话后,连忙说道:“妇人之见,简直是目光如豆。眼下恒杼只是在锻体境,有时间有精力去做些杂事,而且挣得银钱确实不算少。可是等他境界高了,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吗?这终究不是长久之道。”

    “那老爷是如何打算的?”

    在这个男主外、女主内的世界里,丰氏怎么说也只是一个妇人,即便有些聪慧,但是碍于见识的浅薄,对于儿子未来前途的大事总归要听刘启安的。

    刘启安略微沉吟,而后徐徐开口说道:“我打算把二郎送到五长老那去。”

    “送到五长老那?这样做族长那边会不会有意见?毕竟。。。”丰氏的话没说完,但是刘启安已然明白妻子担心的事情:即使是在一个家族内,关于权利的斗争也是依然存在的。刘氏一族现在主脉有六支,每一脉的主事人担任族中长老,而族长严格来说就是最大的那支主脉的长老。

    “夫人的担心不无道理,这样明天我去找下大哥,看看他怎么说。”其实刘启安心里也担心这事,不然以刘恒杼在这方面的天赋,自己直接引荐过去就好了,也不至于这么发愁。

    。。

    翌日一早,还在惴惴不安的刘恒杼起床来到妹妹的卧室,打算叫梧桐起床去修炼,却不想在屋内碰到了刘恒机。只见到刘家大郎一身灰色短打,却是修炼的打扮,正提拉着睡眼朦胧的梧桐往前院走,看样子是带她去修炼了。

    见此情景,刘恒杼惊讶的说道:“咦,今天是什么日子?你竟然要带梧桐去修炼了?”

    无怪刘恒杼如此惊讶,往日里刘启安、刘恒机因为要去医馆坐诊,教导妹妹修炼的事一直是刘恒杼来做的。

    “今日父亲去找大伯商量事情,医馆关门一天权当做休息了。闲来无事,索性就来看看梧桐跟着你这段时间修炼的怎样?”刘恒机回答道。

    刘恒杼听到刘启安去找大伯刘启平,又见到刘恒机要检查下梧桐的修炼情况,再联想昨日爹娘的对话,心中难免有些生气,看来刘启那还是不相信自己。这么想着语气生冷的回答道:“哦,那你可要好好检查。我去后院修炼了。”

    “后院地都被刨开了,没地方了。。。”看着转头就走的弟弟,刘恒机如此喊道,只是没能得到刘恒杼的任何回答,只能摇摇头,无奈的带着梧桐去修炼了。

    。。

    下午吃完午饭,闷闷不乐的刘恒杼就被父亲带着出了家门,径直往东城赶去,目的地正是刘氏一族在沥阳城内最大的产业---万工坊。至于前去万工坊的目的,出门前刘启安也已经和刘恒杼说明白了——此行前去拜见刘家五长老,同时送刘恒杼去学习锻造技术。

    此时正值五月中旬,正是阳光明媚的仲夏。与以前要做生意来去匆匆不同,今天父子二人走的很是悠闲,骑马漫走在城中,河面吹来的微风拂过脸庞,温柔的像是母亲的手,在河面荡起阵阵波纹给人以安静的感觉;河水两岸满是翠绿的垂柳,映得水面碧绿通彻;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景象。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宋代词人柳永描写宋代钱塘的盛景。不过现在,刘恒杼觉得这词用在沥阳郡也很是应景。连绵数千里,浩浩荡荡的沥水养活了周边数以亿计的生灵。滚滚沥水从西向东,奔腾不息。沿途中又有各支流向外延伸,沥阳城内便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作:慈沥河,取义慈祥的沥水支流,盖因这条支流养活了沥阳城内数百万的居民。慈沥河自沥阳城西南起,至沥阳东城偏北位置而终,并且此位置因为常年在河水不断冲击下,形成一片面积不小的湖泊。沥阳城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沥阳东市便设立在这湖的南岸。

    随着距离万工坊越来越近,刘恒杼终于压不住心中的疑问,开口问道:“爹,您不是一直都希望我专心修炼,不要去学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怎么的突然就要让我去学打铁啊?”

    当然‘打铁’这个词是刘恒杼的说法,而刘启安却一直强调是去学习‘锻造技艺’。

    刘启安听到刘恒杼又一口一个‘打铁’的说辞,赶紧纠正道“说了多少次了,那是锻造。而且锻造之术前途广大,又岂是你那些奇淫巧技可以相提并论的。”

    对于刘启安的这个说法,刘恒杼的理解是现实主义作祟。大家都是技术工,为什么打铁锻造是康庄大道、前途远大;而生产肥皂和羽毛笔这些就是奇淫巧技,上不了台面?根本的原因就是武器这些铁器比肥皂羽毛笔这些东西有用。毕竟这个世界崇尚武力,谁拳头大谁有理,就能掌握世界的资源。你有肥皂、有笔、还有钱但是没有武器,而别人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一把刀,最终的结局就是笔是人家的、肥皂是人家的、肥皂是人家、钱是人家的甚至连你的人也是人家的。这种情况下,打铁的自然要比其它技术工都要厉害。嗯错了,是锻造。毕竟这么厉害的技术说成打铁也太过粗鄙。

    刘启安看着一旁的儿子,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不是擅长发明创造吗。我便寻思着如果强迫你放弃去捣鼓那些东西,安心修炼更可能会适得其反,索性不如因势利导发挥你的特长,来学习锻造技艺。在咱们刘氏一族中,五长老最是擅长此道,这事我和你大伯也商量过了,他也赞成我如此安排。”

    “您今天上午去找大伯就是为了这事?”

    “不然呢,咱们毕竟是族长那一脉的,把你送到五长老这里总要问问你大伯的意思。”刘启安回答道。

    刘恒杼听完惭愧的低下头,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早晨居然误会刘启安了,以为他不相信自己的话,还让刘恒机去检查梧桐的修炼进展,却不想他是去给自己找门路去了。

    没一会,父子二人便来到万工坊门前,刘启安看着低头不语的儿子,拍了拍刘恒杼的肩膀,鼓励道:“锻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艺,你要好生学习。真要是能够登堂入室,便是获得一个开脉名额也是不难的。”

    刘恒杼颔首:“孩儿知晓了。”对于打铁什么的,刘恒杼谈不上喜欢,但是他喜欢兵器。兵器这东西对于男孩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还在五六岁的时候,刘恒杼拿个木棍就能耍上半天,再大些就自己用木头,竹子这些材料自制刀啊、剑啊这些兵器,睡觉都得放在床头。现在有机会自己制作真正的兵器,心里难免有些许期盼。

    “嗯,走吧。”见刘恒杼点头应下,刘启安放心不少。自己这个儿子虽说有些跳脱,但是答应的事还是算数的。往前又走了几步,刘启安突然回头,很是严肃的对刘恒杼说道:“对了,等会见了五长老,千万不要说打铁,他不喜欢这个叫法,要说是来学习锻造兵器的。切记!切记!!”

    刘恒杼不由哑然,心中嘀咕道:想不到这个五长老竟然如此的注重牝牡骊黄,哦不对,一会要去拜师学艺了,对待老师要注意措辞,应该说是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