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雄之路,从刷任务开始 » 第12章 这钱还得你来出

第12章 这钱还得你来出

    杨泉在太守府宴请傅衡,除了郭田以外,他还叫来了张利和成公英二人。

    入席之后,杨泉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向傅衡请教。

    “我初为敦煌太守,有心要解决商队安全的问题,拓展大家的财路。但是这段时间以来,明察暗访,久久不得其要。傅衡兄常年行走凉州商道,能否指点一二。”

    傅衡看了看杨泉,回道:“呵呵,杨郡守刚刚上任,壮志满怀,令人钦佩。但是这敦煌治安每况愈下,治无所治,不治也罢。”

    杨泉不明白他的意思,问道:“噢,如何这样说?前几任太守都是怎样治理的,怎么还不治也罢呢?”

    傅衡喝了些酒,配合一些情绪,有些上头,语速明显加快:“历任太守都说要管制商道,民商也都竭尽助力,但哪一次不是热闹开场,最终都成了镜中水月。”

    “镜中水月?”杨泉困惑,急忙问道:“为何如此?”

    傅衡欲言又止,似乎还保留了一丝清醒,摆了摆手:“哎,不说了,不说了,喝酒喝酒。”

    杨泉觉得傅衡总是藏着掖着,话都是说一半留一半,于是就甩了个眼神给成公英和张利。

    两人收到讯息,端起酒杯就开始对着傅衡轮番轰炸。

    不过那傅衡确实酒量不行,不一会儿就败下阵来,被杨泉等人灌醉,小脸儿喝得通红。

    见时机成熟,杨泉便又切回正题,问了起来。

    这一次傅衡借着酒劲儿,终于倒了点东西出来。

    “这还有什么为什么呢,我傅衡哪一次不是出钱出力,可是我那十分钱,别说三分了,能有一分真的用到了这商道上吗?”

    “之前那些县令啊,太守啊,全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玩意儿!”

    成公英见他把县令也拉上数落,面露不悦,辩解道:“我可没拿你的钱啊,我想找你还找不到呢。”

    傅衡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成功县长,不是我不愿意见你,而是你那些手下可没少抢我,我躲你还躲不及呢。”

    端起酒杯自己一饮而下,然后迷迷糊糊地又说:“所以啊,杨郡守,您也别忙活了。我傅衡自己找护卫就行,逢年过节直接来孝敬您,岂不是更省事?”

    杨泉听明白了傅衡沮丧的缘由,一锤桌子,生气大吼:“大胆傅衡,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的意思是我杨泉做事是假,图你钱财倒是真的呢?”

    桌案被锤,那酒壶也顺势倒了下来,洒了一桌子。

    傅衡被杨泉这一通火气给吓到,酒醒了八分。

    顿觉自己说错了话,忙到厅中跪倒求饶:“郡守息怒,郡守饶命,傅某酒吃多了胡乱说话。”

    杨泉虽然有些火大,但是知道罪不在他,没有再责骂,走上前将傅衡扶起,说道:“哪里有胡乱说话,我看你这次说的都是大实话!”

    命令傅衡回到座位坐好,杨泉向他说道:“以前的事情我管不了,但是我杨泉和他们不一样。”

    随即杨泉向在场所有人宣布:“我已决定要在商道沿途新设卫所,专门为往来商队提供保护。”

    “创设卫所?”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郭田首先说道:“目前商道沿途就有几处亭驿,专门负责护卫,再建卫所,不免重复。”

    杨泉摇了摇头,哼笑一声,说道:“那亭驿,每三十多里才一处,要来何用。”

    “我意改造现有两座亭驿,并沿途每十里新设一处卫所,专门提供护卫,押车来往于相邻卫所之间。”

    张利听完说道:“太守英明,如此一来,我看哪些土匪还敢造次!”

    郭田摇了摇头,说道:“说得容易,十里一处?那单从敦煌县城往阳关就要设置八处之多。这其中的建筑、人员、维护等各种费用,谁来出?这钱我可变不出来。”

    杨泉说道:“未来敦煌商道护卫全部收为官办,强制发予文书通行。来往商队按照货物数量和价值缴纳相应费用,所得用来充当卫所经费。”

    郭田又问:“那初始资金怎么办?那入不敷出又怎么办?我不可能靠画饼去募人吧?”

    杨泉早就等此一问,而且已有对策,那座上傅衡,就是他的心中所想。

    于是杨泉微笑起来,转头看向傅衡,问道:“这么大的事情,我们哪里办得了,傅兄你说是吧?”

    傅衡心里一凉,听这意思像是要向自己要钱,便回答:“太守心中想的这个卫所,确实所耗不小。”

    杨泉连忙点头,举起酒杯,对着傅衡说道:“那就有劳傅兄帮村一二了!”

    傅衡见杨泉果然向自己要钱,心里感叹狗改不了吃屎,今天又要被扒一层皮。

    但是转念一想,肯向自己要钱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问道:“敢问郡守需要多少?”

    杨泉笑了笑,说道:“傅兄就是爽快,不过你先别着急肉疼,我这卫所,虽说是官办,但却愿意与你同享。”

    “同享?”傅衡满眼狐疑,超出自己认知。

    “我欲将这卫所成份分为百份,你可自行认领,出资和所得皆按照比例分配,每年一次,童叟无欺,我来作保。”杨泉又说。

    “认领?还要给我分钱?”傅衡一脸的不相信。

    “此卫所为了商队而设,那么愿意参与的商贾都可共有之。所花,所得,皆按照各自份额履行即可。官府负责护卫的招募、调度、训练和维护等事务,除了必要费用之外,其他所得全部用于分配。”

    杨泉继续说:“而且贼匪并不是天生为贼,大多数还是讨口饭吃。我们招募护卫的对象就可以包括这些已经进山为贼的人,从源头上进一步解决问题。”

    傅衡毕竟聪明,听懂了这里面的意思,但说到底根本不相信杨泉说的。

    一方面过往从未实行过如此机制,另一方面他不看好杨泉心肠成色,更不相信面前这个年轻太守会把口袋里面的钱拿出来。

    但是他傅家是凉州豪族,现在杨泉手下有兵,又把持凉州边郡,不能和他撕破脸皮。

    在他傅衡看来,这新式卫所,杨泉要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要么是头脑发热的蠢货想法。

    只要先忍一忍,隔一段时间,说不定还没开始一切就结束了。

    既然他和自己开了口,本着陪他玩玩儿,破财免灾的态度,傅衡答应出资认领,并且帮助杨泉去游说其他商贾。

    可是不只他傅衡不相信,在这兵匪横行的凉州挣扎了多年的商贾,哪一家又会相信呢?

    所以傅衡卖力吆喝了半天,响应他的的没几个,肯出钱的更是寥寥。

    之前杨泉先行拿傅衡的钱和郡里的库银垫支,着手让郭田启动选址筹划和人员招募。

    如今筹不来足量银钱,但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于是杨泉便带着手下亲兵,亲自护送敦煌商队不断来往于县城和二关,通过亲手保护商队来完成日常任务,积攒经费。

    跑得满嘴黄沙,满腿黄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杨泉终于把卫所初步建立了起来,开始拿傅衡手下的商队练手测试。

    除了郭田专门为卫所招募的护卫之外,杨泉还命张利和成公英,拨出手下少量亲兵,轮流驻点各卫所。

    一方面通过训练有素的骑卒来领头护卫,增加对匪贼的震慑力。

    另一方面也起到一个监督巡查卫所执行力的作用,可以将沿途事项及时汇报到太守府来。

    就这样,当杨泉认定卫所可以正常运转之后,立马命令郭田起草了一份文书,并广而告之。

    正式将商队护卫一众事务收为郡府专营,不许私设私雇护卫。

    并告沿途关口、亭驿和乡里,没有卫所文书,一律不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