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雄之路,从刷任务开始 » 第29章 再会傅衡

第29章 再会傅衡

    玉门县城是酒泉郡的一座重要城池,再往东南二百里就到酒泉治所禄福县。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拿下玉门县城之后,杨泉早已下定决心不会再走,从此这玉门县就是他杨泉的最前线。

    所以占领玉门之后,杨泉做出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赶快修缮玉门城防,恢复秩序,务必尽快把这里变成一座坚城,构筑成为进军酒泉治所的桥头堡。

    同时赶紧给远在雒阳的赵岐写了一封书信,向他解释了为何自己要回攻玉门。

    到目前为止,杨泉已经占有敦煌全郡和酒泉郡的两座城池,手握30个成就点。

    由于杨泉急需一名武力超群的武将,便借着王渠在此前的战役中立下大功的机会,名正言顺地封赏与他。

    花费了20点成就值为其兑换了一把博浪锤,武力+7。

    【兑换完成,剩余成就点10】

    拿到锤子之后的王渠,武力成长为了87,军中地位也逐渐提升,渐渐地已经脱离张利管辖,转而由杨泉亲自派遣。

    【王渠:武力87,智力64,内政31,忠诚92;装备:博浪锤(武力+7)】

    87的武力值在三国已经算是上乘,以后对上凉州一众猛将,也有了与其搏杀的本钱。

    杨泉对此非常满意,现在内政有一位81的郭田,武力有87的王渠,唯有谋主位置仍然空缺。

    目前完成占领玉门的支线任务之后,杨泉还有一个拿下酒泉郡的主线任务,和招揽贾诩的支线任务需要完成。

    “贾诩啊贾诩,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入我麾下呀!”

    ……

    在玉门县衙,杨泉与手下众人日常议事,与大家讨论接下来的安排。

    因为此时刚刚经历了几场战斗,建设玉门和沙头城防都还需时日,此时不宜再起战端,所以杨泉决定要返回敦煌。

    那么此刻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便是,留下谁来防守玉门和沙头。

    特别是玉门城池,处于酒泉最前线,距离酒泉郡治所禄福县仅两百里,骑兵两日可达。

    王渠的数据他已经掌握,便仔细看了看另外两位武将的数据。

    【张利:武力61,智力32,内政56,忠诚63】

    【成公英:武力71,智力80,内政80,忠诚89】

    一时难以决定,杨泉便问他们三人,谁愿意留下守城。

    没想到张利第一个站了起来,主动请命留在玉门。

    “杨太守,我愿意留下来防守玉门!你只管放心回去享福,有我在,玉门牢不可破!”

    旁边王渠看见张利主动请命了,可能是想到自己刚刚被提拔,也想在这前线建立声望,便跟着站起来请求留下。

    杨泉脑海飞速运转,思考再三,很快有了主意。

    见成公英似乎也想站起来莽,杨泉抬起手给他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说话。

    随后杨泉便对张利和王渠说道:“留在玉门,不是让你们去打仗的,我料这玉门一时半会儿并不会有什么战事。”

    “噢?不是打仗,是干什么?”张利想不明白,便开口问道。

    杨泉示意他们两个坐下,说道:“玉门附近适合屯田,但我看很多农地都已经荒废,我的意思是要将这农田好好打理打理。”

    “屯田吗?”张利大声问。

    “对,屯田。你张利会吗?”

    张利又站了起来,说道:“这屯田有什么难的?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事杨太守放心交给我,我定把这农田给你打理清楚了!”

    这一番回答正合杨泉心意,因为杨泉早就在心里开始为张利前程考虑了。

    虽然张利跟了他最长时间,从广至县尉开始就听命于他,但是他作为战将属性实在太拉胯,现在在这小地方还能有所施展,以后兵团规模越来越大,他的那点能力实在难以统率。

    那么,如果张利能够在屯田这件事情上有所建树,以后即便是不带兵作战,也能在后方有所作为。

    这样考虑的话,杨泉决定将这玉门县令一职暂且交给张利,让其好好研究屯田之要。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是杨泉难以释怀的,那就是张利的忠诚度问题。

    “忠诚63?!这个数据实在危险,像个定时炸弹一样,随时可能爆发危机。”

    杨泉心里暗忖如何应对,便一方面任命张利留守玉门,另一方面命令王渠防守沙头县。

    除此之外,还秘密交代了王渠一件事情,要他平时留心玉门县事务,一旦发现什么情况都要及时报告敦煌。

    于是在将所有事情交代清楚之后,杨泉携成公英返回了敦煌,留下张利和王渠各自做事。

    ……

    回到敦煌之后,杨泉稍作休息之后,便前往傅府拜访傅衡。

    因为崔勇之前和傅衡有交情,这一次他亲手砍了崔勇的脑袋,想去探一探傅衡的态度。

    同时崔勇死之前说的那个什么崔家坞堡的事情,杨泉不是很明白,也想去问一问他知不知道。

    傅衡刚好这几日正在敦煌,知道杨泉来访,赶紧出门迎接:“杨君,我方才得知您回到敦煌,正打算隔日便去太守府拜访,何劳您亲自过来看我。”

    杨泉听他满嘴油腻,不想和他商业互吹,便给他努了努嘴,让他看身后马车。

    只见傅芸正掀开马车帷裳,一身长裙席地,显得比入府前成熟一些。

    “哥哥——”

    傅衡看见傅芸跟着杨泉一起回家来,先是惊讶,再然后换成欣喜,赶紧上前将傅芸扶下马车。

    三人一起走入内堂坐下闲聊。

    傅衡也故意不和杨泉聊正事,因为他知道杨泉主动前来,必会主动发问。

    确实如此,杨泉闲聊一阵后进入正题,尝试着问道:“傅兄,你可知道那玉门县令崔勇的近况?”

    傅衡先是看着杨泉,停了一停,然后嘴角一扬,笑了出来:“杨君莫不是太小看我傅衡了呢,崔勇被杨君斩杀的消息早就传遍,我岂能不知?”

    “不仅我知道崔勇已死,而且还知道崔勇死状之惨,全身被片千刀,以告慰渊泉冤魂。”

    ??——

    “被片千刀?你这都是在哪里听说的?我杨泉有这么残忍吗?”杨泉听到这么不靠谱的传言,五官皱成一团。

    傅衡拿起果盘上的蜜饯,塞到嘴里,然后说道:“杨君怎么可能那么残忍,都是市井传言,街巷演义罢了,我就一听。”

    囧!

    “那崔勇和你到底什么关系?”杨泉又问傅衡。

    傅衡想了想回答道:“那崔勇在玉门做官,我有贸易从玉门过,与他结交图个方便,这是一层关系。”

    “一层关系?难道还有其他关系?”杨泉问道。

    “不瞒你说,那崔勇来自武威崔家,其家族筑有一座坞堡,就坐落在武威郡的南部,规模甚大。崔家在武威一带颇有势力,连凉州刺史左昌都要买他们的面子。”

    傅衡接着说出来这第二层关系:“所以说,我与他结交并不仅求个贸易方面,与崔家搞好关系,在这凉州行走多多少少也有些方便。”

    “原来如此!我是说这崔勇临死之前还用什么崔佳坞堡来唬我,原来是这个意思呢。看来支线任务要我放走崔勇也属实是用心良苦呢。”杨泉自言自语。

    傅衡此时一改刚才的轻松表情,面色有些凝重,说道:“杨君,此次你杀了崔勇,虽然说是为了我们敦煌郡的百姓出了口恶气,但是也彻底得罪了左昌和崔家,以后可少不了有麻烦,万万不能大意啊!”

    说完傅衡看了一眼旁边坐着的傅芸,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杨泉看懂他担忧妹妹安危,便安慰他说道:“傅衡,你知道在这凉州,要想活得痛快,活得通畅,靠的是什么吗?”

    傅衡从妹妹身上收回目光,又去抓了一把蜜饯,吃了起来:“我一商人,只知道要想财运亨通必须要靠上下打点,尽力疏通。”

    杨泉笑了笑,摇了摇头:“你那始终要依靠别人,左一个关节,右一个牵绊,真到关键时刻全是泡影,谁也不会帮你。”

    随后他随后掏出自己佩刀,啪一下子摆在案上,说道:“我杨泉只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