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群雄之路,从刷任务开始 » 第38章 段煨再见

第38章 段煨再见

    贾妍来到玉门之后,杨泉让傅芸尽心陪伴,自己则整日忙着政事军务。

    他判断了贾诩的心思所在,但并不能确定。

    不管贾诩那边最后能不能有所助力,要拿下酒泉郡都必须要加紧练兵备战。

    正好郭田这把内政好手紧急驰援,杨泉做起事情来也有了更强的底气。

    之前主动进攻禄福县受阻,杨泉兵马有所折损,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治理,杨泉在玉门和沙头推行宽政,不仅不与民争利,还勒紧裤腰带开源节流,尽力扶持民生,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回流玉门。

    随着玉门县和沙头县这两座城池的户口数量有所回升,杨泉能够招募到的士兵数量也开始增多,很快杨泉的队伍便达到了战前的规模,让他又有了发起进攻的底气。

    不过杨泉这一次可不打算再主动出击了,他在等一个信号,一个贾诩可能会给他带来的信号。

    这期间,杨泉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书写一份书信,让人秘密潜入禄福县城交给贾诩。

    信中丝毫不提兵马钱粮,只是转达贾妍对他的思念,将贾妍遇到的开心事儿讲给贾诩听,让贾诩知道杨泉是真的有用心照顾他的女儿。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前贾诩回信只是聊表谢意,并无其他。但是在最近的一封回信中,贾诩提到了一个杨泉从未听说过的事情。

    “……段煨常年行贿于左昌,或田地房屋、或金银歌姬,数不胜数……最近更是将禄福县税收转交左昌,数量之巨十之有二,表面上说是以资凉州刺史府公务之用,实则落入左昌私人口袋……”

    杨泉紧紧捏住贾诩送来的竹简,如获至宝,赶紧将郭田喊来问计。

    郭田来后,看完书信,自言自语道:“贾诩刻意将这个消息告诉我们,必然是有他的用意,可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杨泉绞尽脑汁思考:“段煨行贿左昌,这件事情是他二人的把柄。但是这个把柄告诉我并没有用处,那么告诉谁能够有用呢?”

    隔了就那么一小会儿,杨泉和郭田一对眼,异口同声说道:“赵岐!”

    他杨泉也是个朝中有人的主,而赵岐作为京官有弹劾有罪官员的权利。如果杨泉将左昌和段煨之间私相授受的证据交给赵岐,让他帮忙参左昌一道,变化岂不是就来了。

    而且之前和赵岐的交往过程中发现,后者也不喜如此地方习气,对左昌也丝毫没有好感,此事算给赵岐再做个球。

    于是杨泉赶紧找人拿笔,和郭田认真研究核对遣词造句,书信一封,并遣快马连日送往雒阳,盼望赵岐能够弹劾左昌。

    赵岐果然是个有心之人,没有白在官场混那么久。他敏锐地找到了一位更看重该份密报的郎官,以其势力为依托正式上表弹劾左昌。

    事情进行到此,本来以为大功即将告成,可没想到这份弹劾左昌的奏议竟然在最后关头被人拿了下来。

    这也合理,毕竟左昌一个酒囊饭袋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上呼风唤雨,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人脉关系。提前获知有人针对于他之后,赶忙舍钱免灾,在雒阳好一番疏通,终于将奏疏拦下,化险为夷。

    京城中事化险为夷之后,他左昌必然会秋后算账。只可惜他找错了对象,并不知道是杨泉等人在背后作怪,反而将矛头对准了禄福县的段煨。

    也或者是根本不想操心到底是谁在搞鬼,在他看来,此事与段煨有关,那么只要把段煨这个当事人给解决了,岂不是一劳永逸。

    堂堂一洲之刺史,要解决一个下辖郡的太守,何其简单,甚至都不用提前禀明朝廷,自己先斩后奏即可。

    于是一纸罢书很快被送到了禄福县的段煨手里,而送罢书的人是左昌的得力助手,名唤梁契。

    段煨接到罢免书的时候,被气得半死,信中直指段煨在丢失沙头和玉门县的事件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是何许人也,能不知道其中关节吗,一下子就反应过来有人害他。可是并不知道是谁在背后使坏,因为税收这个事情知道的人并不少。

    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办法,便一心想要伺候好梁契,各种跪舔讨好,还奢望能有所转圜。

    但是他哪里知道左昌此刻哪里缺的是钱,缺的是一份安全感,这份安全感只能通过更听话更妥帖的人来实现。

    认知到这一点后的段煨,没有了办法,只能遗恨酒泉,连夜辞官回乡,彻底甩手不干了。

    临走之际段煨找到贾诩等一众老乡,问道:“是否愿意一起归乡,来日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贾诩暗笑段煨天真,其他人愿意追随的也是寥寥,甚至那个才被提拔的陈迄也支支吾吾,不愿随他离开。

    最终段煨带着少量亲随离开酒泉,贾诩和大部分过往酒泉官吏留了下来,继续在梁契手边做事。

    左昌见肉中刺已走,终于顺了一口气,立即任命梁契暂领酒泉郡太守,并上表朝廷奏明此事。

    至此借助赵岐的手,贾诩给杨泉的密报终于达成了目的,完成了投名状的第一步。

    ……

    玉门县衙。

    杨泉坐山观虎斗,已经得知了酒泉内乱的消息,此刻也是兴奋异常。

    “恭喜杨君,双喜临门!”郭田满脸堆笑,拱手恭贺杨泉。

    杨泉微微笑,回道:“双喜临门?我只知道段煨那蠢货终于滚蛋了,如何对我会是双喜呢?”

    郭田听杨泉装莽,知道他不可能不懂,便笑道:“杨君绝顶聪明,岂能不知。段煨一走,酒泉治理一团乱麻,暗潮涌动,士气跌落谷底,此时正是拿下酒泉的最佳时机,此为一喜。”

    “除此之外,弹劾左昌之事虽然是我们联系的赵岐,却是在贾诩的暗示之下所做。此事就是贾文和的投名状,说明他已下定决心来投,此为二喜。”

    郭田语罢,杨泉晃着手指指向郭田:“我看你脑袋灵活得很嘛,可就是不喜欢打仗,要是你能多看些兵书计谋,我哪里还需要贾诩嘛。”

    郭田相当淡定,回复杨泉:“我还是老老实实做些衙署之事吧,为杨君募募兵,理理财,心安理得,更为顺手。”

    杨泉知道郭田特长所在,不再和他开玩笑。一想到谋主之位即将落定,心下就涌来一股热流,一下子站了起来。

    “贾文和点灯指路,如今已经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该主动去走第二步了。”

    郭田不解杨泉是何意思,便问道:“第二步?什么第二步?我们是否应该与贾诩沟通一下。”

    杨泉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好与他沟通的,我杨泉有自己的节奏,他贾文和自保就好。”

    于是杨泉决心已下,大声吩咐郭田:“去唤张利,王渠等人,午时过后召开军议,我要再攻禄福!这一次必须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