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下室燃灯篇 » 第九章 身处宝山不自知

第九章 身处宝山不自知

    接下来的两天,虞舜没有再出远门,而是带人拿锯条出去锯竹子,旧体育场外有一片竹林。

    人不能只看眼下,更要着眼未来。

    外面那个超市里基本可以确定是能弄到大米的,而他们没有勺子和筷子,以前都是用的泡面里的叉子。

    而且没有碗,用的还是烧杯之类的实验器材,甚至是轮着用。

    幸好虞舜昨天带回来锅的同时,还带了捞勺,不然火锅都没法吃。

    筷子倒不是找不到,学校外面有许多餐馆,用心找总能找到些筷子,但虞舜不愿意去找,原因有很多,也可以直接归咎于他的洁癖。

    水杯也没几个,喝水也是麻烦事。

    所以,用竹子做竹碗、杯子和筷子,是挺能增强幸福感的。

    其实发烧的人一天就好了,但竹子都锯来了,索性就一起做竹餐具了。

    而做完餐具,火锅味也散干净了,被子又取了下来,不用再担心谁着凉了。

    但这也只是短期有效,屋子里的潮气还是太重了。

    最后统计了一下,竹碗多做了八个,水杯更是做了四十多,有些做坏的,后来直接劈开躺倒,做成了小盘子,很有日式风格。

    筷子是用细枝做的,先烘干,再打磨光滑,也做多了。

    “做多了好啊,说明有余,好兆头!”

    其实虞舜第一反应是以后会添丁,但这话没法说。

    “什么鱼?”

    有人没注意听,突然听到有鱼,还以为要吃鱼呢。

    “嗯?”

    “不是说要吃鱼吗?”这人呆萌的问道。

    “哪有鱼啊,学校人工湖里倒是养了些鱼,但也没法捞啊。”

    “公园的湖里应该也有鱼,但是更没法捞了。”

    “或者可以做个鱼竿钓鱼。”

    “不一定,公园不好说,学校的人工湖可能能弄到鱼!”还是这个想吃鱼的人,为了吃鱼开始动脑了。

    “人工湖的水本来就很浅,都不能没到腰,”苏童看了一眼自己,又看看虞舜,果断改口道:“都不能没虞哥的大腿,地震之后水肯定溢出了许多,现在真不好说还剩下多少水。”

    “而且以前人工湖是有水管补水的,但是现在补不了了,要是我们花点时间,是可以把水放干净的,那里面我见过两只手掌那么大的鱼!”

    苏童说的很有道理,地震之后还真没谁注意过人工湖,学校有两个人工湖,大点的那个其实是废弃的游泳馆改的,以前有游泳课,后来没了,游泳池就改了人工湖,但那里被封着。

    小点的是图书馆前面的,也就是苏童说的这个,与其说是湖,不如说是连成一片的池塘,上面建了木桥,有怪石,养着金鱼和碗莲,还有几从芦苇。

    图书馆靠窗的位置,可是风水宝地。

    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总是会有人借了书在池塘边的椅子上看书,看一会书晒一会儿太阳。

    也经常有人喂鱼。

    许多人,尤其是大三大四的那些人,是会带着饭去图书馆的,包子皮,面板屑,都是喂鱼的好东西。

    有时候学习忘了吃东西,凉了的包子吃不下了,晚上回寝室的时候顺手掰开,连皮带馅扔水里,鱼吃的可欢了。

    所以两个苏童巴掌大的鱼是很可能的。

    “明天继续去收集物资,我会绕那边看一眼,你明天也记得提醒我。”

    “好的虞哥!”

    “学校里还有没有别的,一般人没注意到的食物,都来说说看吧。”

    被苏童一打岔,虞舜发现学校里似乎还有发掘的潜力。

    “生科那边好像有养兔子,解剖用的。”

    “你知道在哪吗?”

    “不知道……”

    “虞哥,我这两天有个疑惑,不知道该不该提,”李鹏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觉得食堂才是宝地吗?”

    没等其他人质疑,他又继续说道:“食堂里有非常多的蔬菜、肉、蛋等东西,我知道这些东西容易坏,但是,食堂里最多的东西不应该是大米吗?”

    学校在蜀地,食堂里的主食是米饭,面食较少,馒头是没有的,倒是偶尔会有窝头提供。

    师院师生怎么也得有两三万人,就算有一半以上的人不吃食堂,那也是一万人的供应量,新鲜的菜品可以每天供应,但大米总是存了不少吧?

    但是灾难之后,愣是没听说谁去挖掘食堂了,所以李鹏一直怀疑自己,到底谁才是对的!

    “上次在超市,挖到粮油米面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学校三个食堂,两大一小,要不我们去小的那个食堂转转?”

    两个大食堂在宿舍区,各两层,还有专门的清真区,还有煎饼果子窗口和肉夹馍窗口一直开放。

    而小食堂在行政楼旁边,一般是老师在那吃,有时候在附近上课的学生也会过去。

    不过在那边上课的人少。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那地方同样远离商业街,一般没人过去。

    学校附近的两条商业街,分别对应两个宿舍区,而行政楼在学校正门不远,正对着宽阔的大马路,正门是学校的门面,附近也没各种店铺,空旷的很!

    学校很大,实验楼到行政楼,以前正常的时候也要走十几分钟,因为实验楼是后建的,只能建在偏僻的地方。

    在商业街相反的方向,虞舜怦然心动!

    果然,一味地蛮干是不行的,集思广益才是正确的,虞舜检讨了一下,为什么自己没想到这些呢?

    倒不是说虞舜不够聪明,而是他思考的方向更多是在如何带领同学更好的活下去。

    而且,他很累,身心俱疲,别人还能轮休,他从来没休过,这两天他也是锯竹子的主力,他都没时间思考。

    他的压力太大了。

    “下次谁有想法直接说。”虞舜冲李鹏点了点头,然后对其他人说道:“我们是一个整体,当我有遗漏时,你们要及时提醒,我们需要集体的智慧。”

    “其实最有智慧的建议不就是离开这里吗?虞哥,你不想走了吗?”

    沉默,笼罩了这间教室。

    姚鼎新见没人应声,便自顾开了灯,拿出纸笔来,这东西倒是不太缺。

    “下个月,我们这里就会变得跟南极一样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