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地下室燃灯篇 » 第三十三章 做鞋

第三十三章 做鞋

    冰雪世界当然算不上,现在只是冷了两个多月,但终归是要早做打算的。

    这天晚上,他们没在玩游戏,而是拿着各种枝条和布条,准备做几个鞋套看看防滑效果。

    但不管做什么,有竞争才更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更多的想象力。

    防滑效果好不好,走一走就知道,而且冰面也简单,化开点水,往地上一泼,他们要是时间够,都能整出一个滑冰场。

    大学经常会有小组作业,所以他们这次也不是所有人都做鞋,而是分成了好几个小组。

    具体分成几个小组,他们还争论过,因为不够平均分的,总共八个男生,十三个女生,二十一人,男女搭配是个问题。

    原来的搜寻分组不适用了,于是他们顺便借着这个机会划分了几个小队。

    二十一个人,三七二十一,所以分三队是最合适,而他们也正好有三个人相对威望高了点。

    虞舜自不必多说,第二个就是高悦悦。

    然后第三个是团支书,大学里,支书和班长没有大小之分,但当时竞选的时候,女多男少,女生那边的票仅限于压过男生。

    如果两个女生和虞舜一起竞选班长的话,虞舜起码有大半概率能上位,另外的概率就是高悦悦了。

    但这不能否定支书的人缘和威望。

    三个小组的组长都是以前班里的风云人物,这种结果没有出乎意料,但虞舜其实是不太满意的。

    末世这么久了,同学们还是没能展现自己。

    领导力,可能真的是天生的吧。

    除了自己,虞舜其实最看好的人是杨洪宇,虞舜对他的评价还要高过高悦悦。

    他很聪明,很多事情他总是能第一时间找到关键,但他不善于表达,以前,不管是组织聚餐,还是学校的活动,只要是团体活动,杨洪宇总是完成的最好的。

    曾经有个见习活动,也是分组比赛,当时虞舜和杨洪宇不在一个组里,他听到过杨洪宇质疑组长的决定,但那个组长并没听他的。

    然而虞舜想了想,他说的挺有道理,然后按照他的方式试了一下,竟然赢了,从那之后,他对杨洪宇的关注就稍微多了一点。

    但,这人就是没有领导力,他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尽管他的想法可能更好。

    所谓的领导力,在言语上的体现更多为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

    “我们这样做行不行?”

    这就是没有自信的表述。

    “我们先这样做,效果不好再改。”

    这就是强势而自信的表述。

    别管对不对,首先要让别人相信你的判断,群龙无首,就是群虫。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遇到事情的时候,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个选择,谁都不服谁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人站出来,用肯定的语气压过其他声音。

    而不是问别人:“你觉得这样行不行?”

    疑问,就是犹豫,就是优柔寡断,就是不够果决,就是婆婆妈妈。

    所以杨洪宇这样的人,其实连个军师都做不好。

    军师还会给上中下三策呢,他一策都给不出去。

    人的智慧并不一定真能展露出来,金子也可能一直蒙尘。

    但这一点也不可惜,因为我们以前人太多了,聪明人也太多了。

    见杨洪宇确实扶不起来,虞舜也就熄了让他当组长的心思。

    三个七人小组固然不错,把虞舜摘出来搞四个五人小组,每个小组两男三女,那不是更好吗?

    但除了班长和支书,还真没办法立刻选出另外两个组长。

    杨洪宇没有领导力,也就没有强大的执行力,虞舜也不会因为他的聪明帮他上位。

    最终三人小组成型,然后另外两组女生们以虞舜一个顶俩的理由,瓜分了另外六个男生。

    虞舜和杨洪宇,再加五个女生为一组。

    倒也不算差,起码虞舜能听取杨洪宇的意见。

    在做鞋套的过程中,杨洪宇就调理分明的点出了关键的几点。

    防滑鞋套的重点是防滑,但这不是第一需求,第一需求应该是舒适。

    他们未来可是要穿着这种鞋套走路,而且一走就是几万里,舒适性和耐用性与防滑性应该并重。

    所以单纯的防滑效果好没有用。

    不然的话,鞋底绑一个钉板,防滑效果绝对好,但水泡也绝对少不了。

    诚然,以后磨出来茧子就好了,但水泡处理不好,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到时候一群人互相挑水泡,就不提感染之类的风险了,到时候好几天走不了路,好几天赶不到下一个服务区,这问题不就大了吗?

    他们之前能做到平均两三天路过一个服务区,但这是建立在地势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断掉的高速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出蜀的时候,都是连绵的大山,就算没有隧道,盘山公路一埋,他们甚至可能好几天找不到路。

    蜀道难,出蜀才是他们最大的挑战。

    他们没有现代工具,只能像古人一样凭借双脚,甚至还不如古人,古人还有白天能看路呢。

    所以水泡,是最好不要起的。

    出蜀确实是最大的难关,黑夜中眼睛看不远,万一走到山上发现是绝路,再回头重找方向,耽搁几次,就可能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所以杨洪宇说的很对,鞋套的舒适性也要得到保证。

    这就是虞舜看好杨洪宇的原因,他和虞舜一样,想到了出蜀的困难。

    只是虞舜为了不让同学们绝望,而刻意忽略了这个问题。

    他其实也没绝对的信心能够出去,但他不能表现出来,他要是都没信心,那这个队伍就不好带了。

    他们本就是因为虞舜而走到一起,准备去乌苏的。

    如果领头人都放弃了,都不抱希望,他们的精神也会直接崩塌。

    杨洪宇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提出蜀的时候也没细说出蜀的难度。

    但是管他呢,现在最要紧的做鞋,赢了另外两队。

    虞舜发表了一定要赢的宣言,然后看向队伍里的五个女生,虽然但是,手工活确实是虞舜的短板,杨洪宇也不太行……